练26键打字的手机软件_练习2 口语交际 借铅笔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2-2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习。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教学重点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习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习

                 第二课时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习
  (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习读。

                 第三课时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三、练习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以下两页是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借铅笔》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2中的一项口语交际训练。教材画了两幅图画,一幅是小猴向熊猫借铅笔的情景,另一幅是小猴还铅笔的情景。每幅图旁还提了几个与图意相关的问题。本次练习是让学生以“借铅笔”为题说说两幅画的意思,根据思考题启发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和还铅笔的,熊猫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这是一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交际内容,一看到这个课题,学生就会感到分外亲切。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口语交际的即时性,导致了学生的思维不够流畅、语言表达不够完整、表演不够形象等现象,因此需要教师在学生交际的过程中作积极有效地引导。
  从“口语交际”这一要求出发,我要求学生说话声音清楚,态度大方,并且通过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懂得向别人借东西的礼仪,学会说“对不起、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从而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表演是一项集语言、表情、动作等一体的需要多种器官参与的艺术。要想把静止的画面内容配上相应的表情、动作活生生地再现出来,从中领悟借东西的礼仪,培养自然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和表演的自信,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实非易事。因此,指导学生能够生动地分角色表演便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234
  巧妙创设实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之一,一上课,我就创设了一个动物故事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即观看动物故事的过程中)我相机作了引导。如:“你们注意看,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这样,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做到了观看有目的、有重点,为形成学生的角色意识作了有益的铺垫。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在学生具备了交际意识的基础上,教师一次次地让学生扮演图画中的角色,通过有层次地演练,并采用师生评价夸奖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在评价中初步学会人际交往的知识。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各种能力,在示范、熟悉交际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表演的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交际活动,灵活得体地使用语言技巧完成交际任务,并拓展交际内容,提高了交际水平。
  课堂即生活,学生课堂上学的,正是生活中要用的,很有实用价值。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加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练习分角色表演借铅笔的基础上,教师拓宽了交际的内容,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平时同学间还要互借哪些学习用品?该怎样借?并分小组演一演。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成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交际内容
  播放根据图画内容改编的小猴向熊猫借铅笔及还铅笔的故事录像。教师相机提示:1、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2、字写好后,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的开始用小朋友喜爱的故事入手,激发了学生说话兴趣,同时,针对训练的重点,教师充分发挥了电教媒体的示范作用,为解决训练的重点作了有益的辅垫。】
  二、指导讨论,培养交际意识
  (出示挂图)
  1、请小朋友结合刚才看到的录像想想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和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2、小猴向熊猫借铅笔时说话的语气怎么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熊说说话时脸上的表情又是怎样的?
  3、如果让你们来表演这个故事,你觉得应该和同学怎样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确本次训练的内容及目标,并逐步形成了学生的角色意识。】
  三、角色表演,学会交际常识
  1、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演。
  2、全班汇报。(指名学生上台戴头饰表演。)
  3、师生评议。
  如:①教师相机点拨:你们看,小猴说话多有礼貌呀,在向别人借铅笔时用了“请”字。
  ②学生评议:小猴得到了熊猫的帮助,应该对熊猫说声“谢谢”。熊猫也会客气地对小猴说:“不用谢”。1234
  (通过评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向别人借东西时和还东西时要面带微笑,说话有礼貌,态度大方的交际知识。)
  【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学生融入了图画的角色中,语言表达连贯又完整,而且在交际的过程中,教师能及时抓住教学的细节让学生明白与人交往要有礼貌的交际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训练的重点。另外,在训练过程中,重视人人参与,加强了口语交际训练的互动性,并增大了学生交际的空间。】
  四、拓宽内容,强化交际本领。
  1、想一想、说一说:除了借铅笔,平时,同学之间还要互借哪些学习用品?你是怎样向别人借的?怎样还的?别人又是怎样说的?
  2、分小组练习表演。具体内容由各小组自由决定。
  【拓宽了交际的内容,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自由地想,尽情地说,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到创新的愉悦,体现了很强的人文性。】

实验目标:
   仔细看图,在观察的基础上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具体课型:口语交际课。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口语交际《借铅笔》。(播放动画)
  二、新授。
   1.看图,了解图意。(谁与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看图,练习说话。
    ⑴.小猴为什么要向熊猫借铅笔?当时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小猴是怎样向熊猫借铅笔的?他会怎么说什么?
    ⑵.熊猫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⑶.做完作业后,小猴又是怎样还铅笔的呢?熊猫又是怎么说的呢?
    ⑷.你能把这件事情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吗?
   3.别看借一支小小的铅笔,里面还有很多的学问呢!有时候别人是不会轻易把东西借给你的。不信请看下面的一段录像。(播放录像:《小猴借铅笔》)
   4.结合图片,讨论下列问题:
    ⑴.你刚才看到了些什么?(小猴的铅笔断了,一开始他想到的偷,后来在老爷爷的帮助下,他知道应该去向熊猫借铅笔。但是,第一次他说话时没有注意使用礼貌用语,熊猫没有理睬他,没有借到铅笔。第二次说话声音又太小,熊猫没听清楚、听明白,他又没有借成。最后,又是在老爷爷的提醒下,他很有礼貌地去向熊猫说明要借一支铅笔,终于成功了。)
    ⑵.你又明白了些什么呢?(要求学生明确借东西时要做到两点:一是说话要清楚;二是说话有礼貌。)
   5.同桌互相练习借铅笔。
   6.指名分角色表演。
   7.评议。(看说话是否清楚,是否有礼貌。)给表演好的同学发小礼品。
  三、练习。
   1.播放录像,进行现场采访。(录像内容:一个学生写作业时,发现字写错了,想找橡皮擦,可是却找不到橡皮,就向同桌借橡皮。)
    教师问借橡皮的学生:你为什么要向她借橡皮?你是怎么借的?
    教师问另一个学生:你有没有借给他呀?你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问借橡皮的学生:你用完了之后是怎么做的呢?你又对她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问另一个学生:他向你还铅笔,你又是怎么说的呢?1234
   2.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必须向别人借一些东西。(显示图片:借油画棒图。)图中的小男生遇到了什么困难?(他画树叶时发现没有绿色的油画棒了。)他该怎么办呢?他会怎样去借呢?用完了又会怎么去还呢?(指名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
   3.分别练习借尺子,借胶水,借剪刀。
  四、总结。
    我们向别人借东西,用过以后要及时归还。无论是借东西,还是还东西都要把话说清楚,还要注意有礼貌。借东西时,要用“请”,“行吗”“好吗”等,还东西时要说“谢谢”。我们要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另外,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五、延伸。
    在生活中,你还向别人借过哪些东西?是怎么借的?今后遇到这类情况,你又准备怎么做呢?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199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