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课文]19、天火之谜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吗?
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古时候,我们中国人把它称为“雷神”,西方人则把它看做“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揭题:天火之谜
    3、学生质疑:“天火”指什么?它为什么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出示要求: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重点读好以下词语:
雷电交加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相机理解:怒发冲冠、不足为奇、冷嘲热讽、安然无恙
    4、紧扣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读好有关段落。
    5、相机进行分段,并且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1)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2—5)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雷暴的谜。
第三段(6)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暴、劈、毙;揭、钥、匙、颠
    2、交流这两组字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3、学生书写。
    四、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难点:指导学生认真地朗读体会,学习文中知识,阅读一些相关文章,深入了解富兰克林的情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4、指导练读,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第二段。
1.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
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板书: 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
6、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读一读
7、讨论交流
(1)指名读“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的有关语段。
出示:“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毙杀动物……“体会观察之仔细。12
(2)出示:“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体会推测之大胆。
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
(3)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
(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
(4)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
8、有感情朗读2-4节,再次感受人物特点。
9、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怎样的呢?扣住“普普通通”。
10、引出第5节。齐读,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
11、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
(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等语言)
12、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板书设计
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
天火之谜(富兰克林) 勇于探索 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完成有关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感受文章地有关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练读有关词语。
二、学习第三段。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
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完成课后练习。
四、指导复述全文。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
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回忆文章地主要内容:
(1)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2)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3)认真实验勇于实验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
4、以四人为一组,复述。
5、展示。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往直前、大胆探索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大胆的推测、不懈的研究何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重点:给课文分段,会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难点:能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49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