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陶校长的演讲》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0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继续学习《陶校长的演讲》。先读一读课文中的这些词吧。
出示:健康 否则 锻炼 作息 堡垒  源泉 承担  值勤 彼岸  道德  激励 鞭策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
(指名领读词语。)
出示:根据意思,找到合适的词语。
来源(           )
激发勉励,使振作。(         )
坚固而柔韧,不易折断。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
比喻内心非常向往的境界(             )
师: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解释了上面的哪些词语?
生:“源泉”的意思是“来源”。
生:“鞭策”的意思是“激发勉励,使振作”。
生:“坚韧不拔”的意思是“坚固而柔韧,不易折断。形容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生:“彼岸”比喻内心非常向往的境界。
出示句子: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胜利的彼岸。
师:文中说“到达胜利的彼岸”就是指什么?
生:获得成功。
生:到达理想的境界。
【这个复习环节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又强化了学生对生词意思的理解。扎实、有效】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还记得陶校长在演讲中到底讲了些什么?
生:每天四问。
师:能把句子说完整吗?
生:陶校长要求学生“每天四问”。
师:哪三问?(相机板书)
生: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生: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生:三问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生: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二、回顾“第一问”,学习“第二问”,小结学法。
师:陶校长是怎样将第一问讲清楚的呢?回忆回忆上节课咱们理清的层次,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生:先讲问什么,再讲为什么问,最后讲该怎么做。
师:陶校长的第二问又是怎样讲的呢?请大家自读第三小节,然后像刚才一样,用单斜线画出这一小节的层次。
(学生自学“第二问”)
师:你是怎么分层的呢?
生:第一层是第一、二两句,写问什么。
生:第二层从“为什么要这样问”开始,到“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写为什么要这样问。
师:你注意到这段话里的关联词了吗?
生:“有了…才能…”
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学问不断进步呢?
(生读)
师:从这段段话里,你捕捉到了哪些关键词?
生:专心致志
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生:认准目标
生:钻进去,展开来
师:作者是用什么关联词把他们串联起来的呢?
生:要想…就要…就要…
师:(富有鼓动性地)抓住关联词和关键词语,就能读好这一段话,谁来试试?
(一生读)
师:他读得怎样?
生:(自信地、赞扬地)他重点强调了关键词,含有关联词的句子读得抑扬顿挫,让人觉得他说的话好像非常有道理。
师:他读得好,你的点评更是画龙点睛。我们也一起读一读吧。
生齐读。
师:学到这里,你发现第二、三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123
生:都是先说问什么,再讲为什么问,然后说该怎么做。
师:层次一样,条理清晰,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言之有序。
师:事实上,这样相似的构段方式使演讲更加通俗易懂,能使听的人更好地把握演讲者的主要意思。还有什么特点?
生:都使用了很多关联词。
师:关联词用处很大,它能帮助我们把道理说清楚,说透彻,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讲的那样,让听的人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所以陶校长的演讲还做到了言之有理。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通过教师的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己理清文章的构段方式,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为后两问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小结学法,学习“三、四问”
师:陶校长的第三问、第四问也是这样写的,下面就请大家运用刚才的方法,自学第4、5小节。
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问?我们该怎么做?
(2)找出句中使用的关联词语。
(3)对哪句话感受最深,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在课文的空白处做上批注。
(指名读自学要求)
(学生自学)
师:“第三问”问什么?
生: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
生:(读书上的句子)
师:我们该怎么做呢?你能完成这个填空吗?
出示: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工作(      )都是一些小事,(   )能培养我们的(      ),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生:口答。
师:这段话中又提到了“锻炼”这个词,不过这次不是锻炼身体,而是——
生:锻炼能力。
师:所以“锻炼”还有一个意思。
出示: ③通过生产劳动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得到提高。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时会表示不同的意思,我们要细细加以区分。
师:“第四问”问什么?
生:问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
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请男生读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男生读)
【运用填空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既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关联词的应用、关键词的理解,简化了学习方式,高效,低耗。】
师:这句话中用“即使…也”是要强调什么?
生:强调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师: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生:即使考了100分也不能骄傲。
生:即使今天不下雨,你也要把雨披带来。
师:未雨绸缪嘛!还有吗?
生:即使天分不好,通过努力,你也能成为有成就的人。
师:(赞许地)瞧,关联词多会讲道理啊!
师:我们该怎么做呢?女生读出相关的句子吧。
出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123
师:这句话中“真人”从字面看是指什么?
生:真正的人。
师:陶校长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呢?
生:有优秀品质的人
生:有道德的人
生:不虚伪的人
生:真诚的人
生:有“公德”、有“私德”的人。
师:(微笑着点头)陶校长如果听到了你们的回答,他一定很欣慰。
【紧扣重点词句进行教学,重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四、略读第六小节
师:到这里,陶校长的每天四问已经讲的非常清楚、透彻了,最后,陶校长以一个画龙点睛般的结尾总结了每天四问的意义,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小节吧。
出示: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生齐读)
五、学习演讲
师:陶校长的这篇演讲稿可谓是言之有理、言之有序。但演讲稿写得好演讲才算成功了一半,关键还要讲得好,下面就请大家代替陶校长给我们演讲。
师:演讲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注意抑扬顿挫
生:吐字要清楚
生:要突出重点
生:还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师:知道得还真不少啊,那就请从“四问”选“一问”,先练习练习吧。
(生练习演讲)
师:哪些演说家先来?
(生一演讲)
(掌声)
师:你觉得这位讲得怎样?
生:他很有激情。
师:说的非常好,他刚才的演讲告诉我们,演讲还应该充满激情,才能打动别人。
生:他注意了抑扬顿挫。
生:他声音响亮,但如果有些地方不结巴,就更好了。
师:(赞许地)你既表扬了他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评价非常中肯。
(生二演讲)
(掌声)
(生三迫不及待地上台演讲,声情并茂)
师:刚才他们的演讲有激情,有感召力,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回家后大家可以讲给家长听,请家长做你的听众兼评委。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标指出,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设计演讲这一环节的目的正在于此。为了取得实实在在的训练效果,演讲前的要点提示、演讲后的具体点评有效地提升学生对演讲的认识。】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在演讲中,
(出示)生齐答: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的观点,筑起科学的(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道德上要学做(      )。这样就一定能在(    )、(    )、(    )、(   )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师: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每位同学可以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拓展说话、写话,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化,也是对文本语言的学习,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327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