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教学设计|《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执 教 者

韩青

开课时间

2010.3.10

听课人数

30

开课年级

科    目

语文

开课级别

市级

研究目的

回归语文本色,构建绿色课堂

课    题

月光启蒙

 

 

 

 

 

 

 

 

 

 

 

 

 

一、检查预习导入:

1、板书:孙友田,对于孙友田,同学们不陌生吧!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2、是啊,孙友田是位值得我们敬佩的杰出诗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孙友田的一篇文章——

3、板书——启蒙(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这个“蒙”字)知道启蒙是什么意思吗?

4、板书——月光

5、把课题读一下,指名读。⑴指导:你为什么这样读?⑵让我们来一起来美美地读课题。

6、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有话想说,有问题想提,跟大家交流交流。

7、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板书:正确、流利)

2、检查初读情况:⑴做到正确、流利了吗?同桌之间互相考考。⑵全班交流:展示朗读。指导:①第一节中:“篱笆”的“笆”、“时辰”的“辰”读轻声

②第五节中:混沌(混是多音字)这个词以前学过,在哪一课?还记得意思吗?在本文中呢?找到文中句子读读?说说什么意思?知道了“混沌”,推想一下“豁然开朗”是什么意思?

从“混沌”到“豁然开朗”的过程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启蒙。母亲把这份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说成一个四字词语就是——月光启蒙。

莲花落(注意“落”的读音)听过吗?是什么玩意?读读文中句子,你来猜测一下。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第一个“长”读?为什么?第二个呢?)12

③歌谣:(出示)介绍歌谣:指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如民歌、民谣、童谣等。(生读,教师纠正“亮堂堂”的读音。)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④童谣:介绍童谣:适合儿童口头传颂的歌谣,形式比较简单,富有童趣。同学们喜欢童谣吗?说说为什么喜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试试看! (打节拍,趣味读童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解决开头提出的疑问:你能解决哪个问题?从哪知道的?——引读14节

2、母亲是怎样启蒙我的呢?快速浏览全文在书上列小标题。

3、交流:

⑴母亲是怎样启蒙我的?(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

⑵看看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分别是哪几节写的?在文中分段做好标记。

⑶指导概括主要内容:把小标题连起来,再组织一下语言,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小结、质疑。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明白了母亲用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的方式启蒙我的,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题目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搜集儿歌童谣。2、积累描写月夜美景的词句。

 

本课教学层次清晰、环节分明,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流程灵活,教学方法多样,学生学习真实有效,切实提高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实效。导入巧妙、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老师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学习基础为基点,始终以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出现。多种学习形式相结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乏味。

鉴定人                

鉴定单位

(盖章)

溧阳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审核人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80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