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双金教学视频天游峰]孙双金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两种加评论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13 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前谈话

支玉恒《天游峰的扫路人》(上)(教学录像)

支玉恒《天游峰的扫路人》(下)(教学录像)

孙双金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你们是什么学校的?
  生:通德桥中心小学
  师:好,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孙。
  师:对,孙悟空的孙。孙悟空有什么本领?
  生: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孙悟空会翻筋斗云。
    他还会降妖除魔。
    他还有火眼金睛。
  师:好,不像孙老师近视眼。那么,孙家有哪些名人,除了孙悟空?
  生:孙中山。孙权。孙友田。孙思邈。孙子。
  师:你贵姓?你们家有什么名人?想一想,再自豪地告诉我。
  生:我姓邓。邓爱,邓小平。
    钟,钟南山。
    朱,朱元璋,朱德。
    王,王安石,王羲之,王献之。
  师:说了那么多名人,名人生下来就是名人吗?他们是从怎样的人成长起来的?大胆地说,说错了表扬。孙老师上课,说对了表扬,说错了还是表扬。
  生:他们都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掌声)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普通人的文章。(师板书课题。)齐读。
  生:(齐读课题,声较轻)
  师:大声齐读。
  生:(大声齐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问自己?
  生: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谁?为什么要写扫路人?
  师:好,想到了两个问题,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生:天游峰为什么有扫路人?
  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写扫路人?
  天游峰位于什么地方?
  师:谁知道天游峰位于什么地方?
  生: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峰,有900多级接替。
  师:请你上来。(一名女生)你刚才提了两个问题,综合一下,天游峰是旅游胜地,这里的游人很多,为什么不去写游人,而写一个扫路人,这是你的发现,请你把这个问题写在题目下面,还要写上你的名字。(该女生写问题及姓名)
  师:带着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读正确,不要读破句。看看有几个自然段。你喜欢哪一段,就再读一遍,好不好?
  生:好。(声低)
  师:声音不够响亮就是没有自信心。好不好?
  生:好!(响亮)
  (全体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刚才我巡视了一下,同学们读书真认真,我很高兴。拿出笔来,标一标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12段。
  师:你最喜欢哪一段?
  生:我最喜欢最后一节。
  师:把这一节读给我们听听看。(生读课文)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邹舒。
  师:我很佩服你,你的心理素质好,嗓音好听,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生:因为这一节有一个感叹号。
  师:你不光看到文字,还读动了其中的标点!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节。(齐读)很好,他喜欢最后一段,你喜欢哪一段?
  生:第三节。
  师:请你读给我们听听。(生读)
  师:你的歌一定唱得很好。读这一段,你用了两个调子。前面高调,后来觉得太高,就降低换了低调。(生笑)你为什么喜欢这节?
  生:有一句话写得好。(生读第三句)
  师:有声音,有节奏,对不对?
  生:对!
  师:他喜欢第三节,你喜欢哪一段?123456789101112
  生:第二节。
  师:请你读一读。(生读)我听着你的朗读,仿佛看见了空中飘飘悠悠的银丝。你们想不想读?
  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边读边想。(齐读第二节)“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这句中的“似的”读什么?(板书“似的”)
  生:似(sì)的
  师:“似”这个字组成这个词时读什么?(好似)
  生:(有的读翘舌音,有的读平舌音。)
  师:该读sì。组成“似的”时,该读shì。再读这句话。(生齐读第二句话)五个同学讲了他们喜欢的段落,还有不同的吗?
  生:我喜欢第七段。(生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的汗也快流下来了。不同的同学读了课文后都谈了自己喜欢的不同的地方。听同学朗读时,我的脑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学习上有疑问是很重要的,有小疑问就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就有大进步。默读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划“——”或“~~~”,打上 “?”,看谁发现的问题多,反县的问题大。(生读、划,师巡视)
  师:有问题的请举手。(生大都举手)不举手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什么问题都会,待会儿所有的问题他都得回答。一组六个交流所提的问题。若问题相同,说明你们都是英雄,这叫英雄所见略同。若问题不同,有两种,他的问题你会回答,说明你的水平高;他的问题你不会,你可以向他请教他瘟神么会想到提这个问题。(学生呈马蹄形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第一小组讨论得非常好,很有价值。谁想把问题写到黑板上?
  生;我读了“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这句话,想问:茶为什么能沟通我们的心灵?
  师:她连茶都关注到了!暗坝问题写到黑板上。
  生:为什么说“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
  师;谁来解答?同桌的你来解决。
  生:因为天游峰是武夷山的主峰,是武夷山的代表。
  师:对,连代表都不上,能算到过武夷山吗?
  生:不。
  生:我想问,是什么笑声伴随作者回到驻地的?
  师:多好的问题。会读书会思考的人才能提出如此好的问题。请写到黑板上。
  生:我想问作者为什么这么早走?“我紧紧抓住他的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就是作者为什么反映这么大?
  师:“30年后,我再来看您!”还可提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不是二十几年后还看老人,一定要30年?
  师:对呀!30年后老人100岁了。同一个问题,你思考“为什么早走”,他说“为什么一定要30年”他提得比你好,更有价值。
  生:我想问作者为什么这么自信30年后老人一定活着?
  为什么70岁的老人每天爬上山,爬下山,不累吗?
  师:不是爬,是扫上山,扫下山。请你重说一遍。(生重说)请你写下你的问题。
  生:第七段中,为什么老人倒抽了一口气?
  师:单真,你虽然是个男孩,但比女孩还心细。把你的问题写下来。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好不得意”是什么意思?与“好得意”有什么不同?
  师:“好不得意”就是“好得意”。这就是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他们的意思是一样的。你的问题?
  生:扫路是很劳累的,为什么老人轻轻松松,不劳累呢?123456789101112
  课文第三段中,写老人“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第八段中又写道“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为什么不把这一段的内容合并到第三段呢?
  师:写老人外貌的为什么不合在一起,他还研究写作方法。写在黑板上。再给2个问题,要提的站起来说。
  生:第八节中,为什么用“淡淡的星光”,明亮的光不是更好?
  师:你的意思是为什么是星光不是月光。谁来解决?
  生:写星光较抒情。
  山上没有灯。
  天游峰高,有云海,看不清。
  师:作者发现老人是什么时候?
  生:傍晚。
  师:这时候只有淡淡的星光,月儿可能还没出来呢!
  生:笑声为什么能惊动竹丛里的宿鸟?
  师:就这一句话,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是笑声,而不是别的声音?
  宿鸟为什么不飞到别处,还悄悄落回原处?
  师:好,写到黑板上。我记得爱因斯坦说过,发现1个问题比解决10个问题还重要。我们一共发现了几个问题?(师逐个读问题及学生姓名,共10个问题。)这个同学提了2个问题,大家为他鼓掌。(掌声)
  其实,你们心中的问题更多。下课,休息一下。

                第二课时

  师:刚才下课时,小朋友们很可爱,shì、sì的该怎么读,我打赌我输了我请客。和大家上了一节课,我喜欢上了大家。喜欢大家什么?喜欢大家下了课和我请热地握手、让我签名,更喜欢你们会读书会思考,还喜欢你们听话、安静,大家还可以放松一点,随便一点。实话实说,你觉得孙老师怎样?有好话说豪华,有坏话说坏话。
  生:和孙老师上1小时的课,我们只觉得上了5、6分钟。(老师与他握手)
  师:谢谢你,你真会夸人。
  生:孙老师你风趣、幽默。
  师:我心里甜滋滋的。
  生:如果我给孙老师画张像,我把孙老师画成大头小身子,你活泼可爱。
  师:你画好了,可要送给我!
  生:孙老师会用不同的方法引出课文题目。
  师:什么方法?
  生:让我们先说说姓,再说说名人,再说到课题。
  师:你水平高,老师的新里甜滋滋的。有没有什么坏处?
  生:老师,你要把字典上字的读音和意思记牢一点,就可以背给我们听。
  师:好多花力气背字典。还有什么意见?
  生:你要多花时间,你的课一定会上得更好。回更上一曾楼。
  师:你的意思我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一定把它作为座右铭。
  现在孙老师好象到了南极,这么多问题,还没有备好课,怎么上呢?谁给我出金点子?
  生:让同学们解释一下,你再点评一下。
  师:什么点子?
  生:银点子。
  师:谁说金点子?
  生:你和我们一块儿解答。
  师:什么点子?
  一生:馊点子。
  师:你一个点子也没出,叫人家的馊点子,你来出一个。
  生:让小组讨论,会的解决,不会的请教老师。
  师:什么点子?
  生:铜点子。生:把一些问题并在一起,再作解答。
  师:什么点子?
  生:金点子。
  师:怎么做?
  生:归类归类。
  先读一遍课文,再归归类解答。123456789101112
  师:唐震宇,金点子。你能归归有几类吗?这问题太难了。什么问题最重要,我琢磨了一下,有好几个问题都跟累了有关系,就是:为什么游人累而老人不累呢?
  还有几个问题都提到30年:老人能或到30年后吗?先解决这2个问题。好不好?
  生:好!
  师:哪一段写游人爬天游峰的?你读一读。(一生读)
  你找得准,但听你的朗读爬天游峰悠宰悠哉,谁能让我听了你的朗读能听出爬得累?(一生读)你听他读,好在哪儿?顶天立地——高,900多级,900多级,1800多级——台阶真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也读得好,给你打99.999分,这0.001分扣在哪儿?
  生:要稍慢点。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气喘得厉害,要慢些。(生读此句)
  一级一级要读慢写。因为是一点一点慢慢扫的,不能快。
  师:(生读此句)容易吗?不容易。谁来挑战?读得比他还好。(请半内冠军来读)打多少分?
  生:100分。
  师:听他这么读,我心里也痒痒的,也想读一读。给我打多少分?(生笑)我读了你们也要读。(师读,掌声)给我打分。
  生:99.99的循环。
  师:为什么扣我一点点?
  生:不知道。
  师:讲不出理由,我不接受。
  生:省略号要停两拍,显示老人很累。
  师:听我读得对不对(师读)
  生:你改的。
  “顶天立地”该响一点。
  师:该怎么读,你教教我。(生读)你还没超过我。
  生:应该不止一处重读:“顶天立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倒抽了一口气“要很轻。
  师:听你们一起读,都读得好,我接受。(齐读)超过我没有?
  生:超过!
  师:拜你们为师,你们都是我的小老师。你们比我还强。还要我教吗?
  生:要!
  师:游客们为什么感到累?因为这山太—
  生:庞大。
  师:不对劲,怎么改?
  生:耸入云霄。
  又高又险。台阶十分多。
  第二接有一句话,(生读最后一句)看出友人很累。
  师:为什么找这句话?
  生:从“终于”“得意”可以看出。
  师:你能上下文联系起来读,不错。因为山高,险,游人累。为什么老人不累?(师生接读)老人是不是吹牛、撒谎?
  生:老人已经习惯了。
  老人说他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他离开这里,生活就不充实了。
  老人根本没想到累,只想到把好山好水看一遍。
  师:我不同意,为什么游人累,不也看山水?
  生:老人只想扫地,游人想登山顶。不同的想法产生不同的感受。
  大汗淋漓也许是冷汗,老人老马识途,认识路。
  师:我不同意,上山就这么一条路。
  生:老人把上山下山当做快乐的事。
  师:老人扫干净了路,山水变得更好,老人心里高兴、快乐。我信服。老人果真不累了。通过朗读,要把老人不累的这种感觉流淌出来。(齐读)
  老人30年后能或到100岁吗?是不是拿老人开涮?
  生:老人天天这么扫,很勤劳,能活到150岁。
  山上空气清新,能活到100岁。
  师:老人吃什么?喝什么?呼吸什么?(答略)你能不能说说现在城市里吃什么?喝什么?呼吸什么?(答略,有污染的)你们享受的是物质文明,老人享受的是自然文明。
  生:老人舍不得走,一定舍不得死。123456789101112
  我从第十段看出,(讲述欧亨利的《最后一片树叶》故事梗概)说明有自信、有毅力的人就能活下去。
  师:你读这句话,读出自信。(生)说得好,读得更好。人的心情、意志也能使自己延长寿命。
  生:“三十年后,我再来看你”给老人活下去的力量。
  师:“三十年后,我再来看你”是我给老人的信心,“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是什么?
  生:是老人的自信。
  师:老人能活到100岁有三个原因:一、锻炼;二环境好;三、自信、乐观的心情(师生接读11、12段)老人能活到100岁吗?
  生:能!
  师:这2个主要问题都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你觉得需要老师帮一下?
  生:为什么把老人的外貌分两段写?
  师:(师生读两处外貌描写)前面写老人的穿着,后面写老人的眼睛、眉毛,为什么?
  声:前面是粗看,后面是细看。
  师:根据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笑声怎么陪伴我回到驻地呢?
  生:笑声留在脑海,忘不掉,
  自信、爽朗的笑声刻在了我的新里。
  师:这笑声到了驻地就没有了吗?你能把这句改一改,改得比作者更高明吗?(生写)
  生:我把句号改成了省略号。因为我不论什么地方都会记得这笑声。
  该成: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到永远。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珍藏在我的心里。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珍藏在我的心灵深处。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铭刻在我心中。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让我难以忘怀。
  师:这笑声永远藏在所有人的心中。
  扫路人是不是普通的人?
  生:是。
  师:可他又不是一个普通人。回去后,用一句最精练的话写下你的感受,作为你的名人名言。让你们的语文老师寄给我。

孙双金老师《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赏析
阅读导语——
  [这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丹阳师范附小校长孙双金2002年11月在杭州上的一节阅读教学课。这节课在如何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面会给我们以诸多的启发。]

  (师就自己的姓氏与孙悟空沾上了边,让学生各自说出孙悟空的能耐,并说出与自己同姓的中外名人、伟人。师还就名人、伟人也都是从普通人一步一步做起的,然后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
  师:(板书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分别提出了“天游峰的扫路人到底是谁?”“既然天游峰是一个风景区,为什么不写风景,却写扫路人?”等五、六个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下面请大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学生自己学生字,自由阅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读。
  生:我喜欢读第七段——“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嘘嘘,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老人每天都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
  师:其他同学你喜欢哪一自然段?
  (先后有多位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学生读后教师均问喜欢的原因,并不时地以握手的方式向说得好的学生表示夸赞,然后再让喜欢该段的同学齐读。)123456789101112
  【让学生谈谈看到课题后的意想,然后再带着各自意想的问题选读自己喜欢的语段,凸显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新理念。】
  (教师用“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古训提示同学们要边读书边思考,还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发现更多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文后组成四人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小疑”性的,教师马上请其他同学解答;如果是“大疑”性的问题,就请该生把它写在黑板上,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教师援引古训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发现学习中的疑问,当学生发现“大疑”时则让其写在黑板上,并署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的方式能极大地增强学生探究的热情。】
  (以下是师生们认可的比较有价值的“大疑”性的问题,每个问题后都署上发现者的名字。)
  1、既然天游峰是一个风景区,为什么作者不写风景而是写扫路人?
  2、作者为什么要三十年后看扫路人,而不是三年?
  3、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起来,又悄悄地飞回原处?
  4、不累不累…………为什么老人扫那么高的山而不累?
  5、为什么一杯茶能把我和老人的心沟通了?
  6、作者为什么要写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
  【“学贵有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这就为下面的“探疑”和“释疑”作了很好的铺垫。】
  师:提出这六个问题我觉得真是了不起啊,这是六个思想,六个智慧的火花。我们能把这六个问题都能解决了,我相信同学们的课文一定会学得非常好的。先休息一会,下节课再继续讨论。

  (第二节课)
  (教师首先对上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然后请同学们也来评价老师,说说孙老师上课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有的说孙老师的声音很有磁性,朗读课文很好听;有的说孙老师上课风趣、易懂、有幽默感;有的说孙老师上课能举一反三,提出的问题很能激起同学们的兴趣等。教师诚恳地请同学们提些要求以及下节课怎么学效率才更高,效果才更好,同学们提了不少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合作讨论探究等方面的好建议。)
  【让学生评价老师的教学以及请同学们提出怎样上好课的方法,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和自主性。】
  师:同学们提了很多建议,真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这又给孙老师出了个难题了。六个问题,一个一个来回答,太费时了,你认为六个问题当中最主要的是哪几个?
  (经过师生讨论,大家认为第四点的“累”字很重要。全文好多地方说山高,就是要突出扫路累,老人却说不累。还有一个就是岁数的问题,老人能活到一百岁吗?于是,先就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当前,一些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任意的提问题,而且不管巨细大小,提多少个问题就逐一地解决多少个问题,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无重点,教学时间难把握,过去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现在又变成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而在这节课里,孙老师既鼓励同学们大胆地提问题,又与同学们一道根据其难易程度进行筛选,然后选择主要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这样就较好地把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师:请你找一找课文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写老人扫地非常累的?
  生1:(朗读)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嘘嘘,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123456789101112
  师:听你这么一读,我就感到累得似乎要出汗了。谁来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让我们感到更累?
  (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使人感到有“累”的感觉,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生2:我比她读得好。我读书时眼前就有一幅九百多级石阶的画面,高陡险要。我的声音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是用自己的真情去读的
  师:这是读书的高境界,我为你感到自豪。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朗读后,教师以听后是否使人感到“累”进行评价,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读书体会,这样的朗读指导方式是颇具艺术性的,使“以读悟情”真正地落到实处。】
  师:天游峰高、险、陡,我们常人爬天游峰觉得累,老人为什么说不累?
  (学生有的念读——“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有的认为老人扫习惯了,风景优美,以一种非常乐观的态度去扫,边扫边欣赏风景;有的说老人有一种热爱山水的情感,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老人感到这是一种享受,所以就不感到累。教师由此引导同学们说说现在大家喝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与什么做伴。大家通过联系所处的污染日益严重的环境和城市里浑浊的空气,更感到老人所在的自然环境的优美。)
  师:我们再读一读,感受这自然美。
  (生齐读“老人……”)
  师:听了老人悠然叙说的话语,听了你们悠然的读书声,我也对天游峰神往了,对这美丽的大自然向往了。
  【用读来抒发感受,感受通过读来呈现,“以读悟情”的特征得以较好的体现。】
  师:现在我们接下来讨论。课文说——“我紧紧地握着他的手说:‘三十年后,我再来看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人能活到一百岁吗?
  (生自由讨论)
  生1:我觉得作者是祝老人能活到一百岁。
  生2:作者相信老人能活到一百岁,老人也自信能活到一百岁。
  生3:作者问老人有六十岁了吗?老人伸出了七个指头,说明老人看上去显得很年轻。我觉得不仅是老人自信,我们也相信老人肯定能活到一百岁。
  师:一祝愿(生1),二相信(生2),三肯定(生3)。那么,为什么会肯定地相信老人能活到一百岁呢?
  生1:因为老人的生活环境好,而且每天都锻炼。
  生2:老人很乐观。
  生3:他吃的是自己种的五谷杂粮,没有污染。
  生4:美丽的风景陶冶了他的心情,他的心里很乐观。
  生5: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对世界充满着热情。
  师:不仅爱天游峰,还爱世界、爱人生。
  (生齐读:三十年后,……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
  师:大家都说,老人乐观、自信、豁达。那么,这些都是谁给的?
  生:是大自然给的。
  师:(指课题)文章仅仅是写了扫路人吗?有一篇名著叫《老人与海》,这里实际上写的是“老人与山”。大山赋予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的性格,大山使老人对生活充满了乐观的态度,多么富有哲理的文章!难怪作者不写好山好水,不写美女俊男,却写一个“扫路人”。这个扫路人可不是一般的扫路人啊。
  【老人能否活到一百岁这一问题的最后结论是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逐渐明晰并形成共识的,这样的教学片段充分凸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新理念。】123456789101112
  (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写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讨论后让学生感情再读该段——“三十年后我再看您……回到驻地。”)
  师:这笑声仅仅伴我回到驻地吗?谁来把这句改动一下?
  生1: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一生。
  师:改得多好啊,掌声!为什么写鸟飞走了又飞回来?这不预示着鸟离不开树林,老人离不开天游峰吗?这篇课文有许多感悟,也请你们把自己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写下来。
  (生各自写感悟,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请几位同学念读。)
  生1: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乐观、豁达的性格,我们接受了一次新的洗礼。
  生2:天游峰很美,但天游峰上扫路的老人更美。
  生3:乐观能伴你快乐地度过一生。
  生4:回归大自然,你的心灵就会达到非凡的境界。
  生5:爱你的世界,爱你的人生。
  生6:人生活在自然中的,不管科技有多发达,也别忘了曾经有一片树林,有个清爽的空气,有千万个生命。
  师:这些同学写了他们学这篇课文后的感悟,我说这是小名人名言。希望你们把自己的话写在一张精美的书签上,夹在你的书本里自勉,也可以送给你的朋友,与朋友们共勉。
  【让学生写和说自己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既起到了回归整体、概括中心和提升人文教育的作用,又很好地体现了阅读教学读、写、说有机结合的特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概括中心思想,而实际上让学生说写自己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又达到了体会中心的作用。同学们的感悟是不同的,表达出来的言语自然也是不同的,教师对这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夸赞这是“小名人名言”,这又凸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新理念。】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三十年之后孙老师再来看你们。下课!同学们再见!

  【新课改最大之“改”就是教师要由过去课堂教学的独裁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过去被动的接受性的学习继而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这一重要的教学新理念在孙双金老师的这节课中表现得非常的充分。例如:让学生谈谈看到课题后的意想,然后再带着各自意想的问题选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让学生评价老师的教学以及请同学们提出怎样上好课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合作性地去发现和探究学习中的“大疑”问题,从始至终都是学生与教师和文本之间在进行对话;最后让学生人人说写自己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更体现了自主表达的写作要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沟通是非常和谐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是非常高涨的,之所以如此,我想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已确立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定位。角色定位好后,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就能转化为学生主动、积极、热情地参与学习的内动力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几段孙老师激励性的话语——
  1、刚才你说孙悟空有一双火眼,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他们看到的是人,而你看到的是鸟。是啊,写人不就行了吗,怎么还写鸟呢?而且还说鸟飞回原处。你真是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啊!
  2、(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笑声一直伴随着回到住地?)笑声不可能伴随着回住地,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读书真会思考,我认为你像个小小思想家。你叫什么名字?123456789101112
  3、同学们提的这六个问题我觉得真了不起啊!这是六个思想,六个智慧的火花。
  4、你真会评课,就像个小老师,而且讲的话比老师的水平还要高。
  5、这是读书的高境界,我为你感到自豪。
  6、给点掌声。多美的话啊!真令人佩服。
  …………
  人都是需要别人肯定和夸赞的。在孙老师这热情如火的话语激励下,学生怎么会不和乐于参与、自主探究呢?从这一点来说,孙老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鼓励,能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鼓励,能使学生由矮子变成巨人;鼓励,能使学生由懦夫变成勇士。概言之,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自主!】

孙双金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二种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学生声音小,老师又让声音洪亮重来一次)
  师:我姓什么知道吗?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姓孙,孙悟空的孙。叫我孙老师就行。谁知道孙悟空有什么本事?
  生:能七十二变
  生: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
  生:与天同岁
  生:火眼金睛
  生:是举重冠军
  师:为什么程举重冠军?
  生:他的金箍棒重,是举重冠军
  生:除了如来佛,谁都打不过
  生:能腾云驾雾
  生:拔一根毫毛能变出好多小猴子
  师:孙老师有这么多本事吗?
  生:有
  (众人笑)
  师:老师要有这本事,来郑州就不用坐飞机了,翻个跟头就从江苏来了。但是老师想有这样的本身。谁还知道,孙家的名人还有哪些?
  生:孙中山
  生:孙幼军,作家
  生:孙武孙膑
  师:他们是古代军事家,《孙子兵法》就是他们写的
  生:孙悦,歌星
  师对刚才学生评价:你知道当代有名的歌星,你贵姓?说说你们家的名人
  生:姓吴。吴道子。
  师对另一学生:你贵姓?说说你们家的名人
  生:姓李。李耳,老子,
  师:道家学说的创始人
  生:李太白,李小龙,李时珍
  师:药物学家
  生:李清照
  师:词人
  生:没了
  师:你们李家真是人才辈出啊!老师虽然没有火眼金睛,但也有点本事,眼睛能看到你的将来。如果你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也一定成为李家的名人。
  生:我姓杨。杨家的名人杨过
  师:虚拟的名人
  生:杨万里,羊肉串,杨贵妃
  (众笑)
  生:姓孟。孟子。
  师: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生:姓向,向问天。
  生:补充,姓杨的还有杨门女将。
  师:一门忠烈
  生:我姓王。历史上唯一一个姓王的皇帝也是一个暴君——王莾。西晋的宰相王炎。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王安石。
  师:人都说家丑不外扬,可是他把家丑都说了出来。胸怀多么地坦荡。
  (还有人想说,老师说课堂上说)
  师: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人才荟萃。咱们班能出多少名人呢?让老师看看。看着老师的眼睛。老师看到了,班上有那么多的名人,看到了你们自信的眼神
  ,充满希望,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大凡名人,都是从什么人开始的?
  生:普通人。
  引入: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写普通人的文章。
  (师板书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
  生:齐读课题
  师:写了个什么普通人?
  生:扫路人
  师:读了题目,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如果读了题目就有问题的同学,是聪明的,是会思考的。大家要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只要说就表扬。123456789101112
  生:扫路人是个年轻人还是老人?
  师:你是班上最勇敢的学生,给他掌声
  生:天游峰在哪里?
  生:写什么不好,为什么写天游峰的扫路人?
  师:多好的问题呀,再说一遍。写到黑板上,后面写上你的名字。这是你自己发现的,是你的专利。
  生:扫了几年路?扫路人多大了?扫路人叫什么名字?怎么扫?为什么到天游峰扫地?天游峰高不高?
  师:同学们根据课题提了这么多问题,大家开始会思考了。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把书拿起来。要求认真读,读正确,读流利,不要磕磕巴巴。
  学习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
  师:再读,拿笔标出自然段号。看文章有多少自然段。(生答12个)12个自然段当中,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再读。
  (指名读自己的段落)
  生:我喜欢最后一段。
  师:虽然你和老师一样带着眼镜,可是你却有一双慧眼,这段很重要,你一下就找到了。跟老师读生字。
  生:齐读最后一段。
  生:我喜欢第10自然段。
  师:你喜欢,就用喜欢的语气读吧。
  师:你几岁了?(生答10岁),老师好象听到了七十多岁人的声音。给掌声。
  生:齐读。
  生:我喜欢第七自然段。
  师:老师有要求了,先读,然后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
  生:我被文章内容感动了。
  师:大家一起来感动一下。
  生:齐读。
  生:我喜欢第四自然段。
  师:为什么喜欢?
  生:文字少,但写得好,话中有话。
  师:高明的同学,会读书。读出了话中有话。人都说听话听音。话中含着什么意思呢?齐读。
  师:同桌互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师:读了课文,有什么问题?(两分钟再读书,在有疑问的地方标问号)
  比比谁提的问题最有水平。刚才老师想起了中国古人说得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什么意思?
  生:我的想法就是说学文章要有疑问,小的疑问有小的进步,好的问题有大的进步。
  师:学习最可贵的师发现问题,小问题有小的进步,大问题有大的进步。咱们看看谁有的进步。
  生:作者为什么说30年后再来看老人?为什么不一年后来?
  师:写黑板上,写自己的名字
  生:为什么不说话就能把他俩的心沟通起来。
  生:为什么说没有登上天游峰的人,就没到过武夷山。
  师:读读课文,思考解决。
  生:为什么在这扫路?
  师:这个问题怎么说比较好?
  生:老人为什么舍不得离开?
  生:文中的我为什么抽了一口气?
  师:看到什么抽了口气?
  生:为什么天游峰那么高,老人还说不累?
  生:老人的笑声为什么直伴我走到住地?
  师:太好了,笑声一笑完就结束了,为什么直到住地?你真有一双慧眼。黑板写不下了,大家写纸上吧。
  生:为什么老人说三十年后照样请我喝茶?还朗声大笑?
  生:为什么扫路这么累,老人却说得那么轻松?
  师:做好,看黑板上的问题。大家的问题太多了。看看哪些和自己的相同,哪些不相同?想想别人为什么能提出,自己提不出呢?
  师:老师真高兴,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这节课上出了多少思想家啊。这么多问题,你认为哪个最重要?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余的就全解决了?
  生:找认为重要的问题,说理由。123456789101112
  师:为什么写扫路人,这是全文的中心问题。
  (课间休息)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提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刚才老师有从中找出三个很重要的问题。老人扫天游峰为什么不感到累?2。老人为什么不舍的离开?3。老人说三十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老人真能活到这么大岁吗?
  (师板书:累,退,岁)
  看第一个问题。我们都感到爬天游峰累,老人却说不累。哪些句子和段落描写爬天游峰是很累的?
  生:找书
  生:第二段和第七段
  生读第二段。
  师:你认为哪些要强调一些,就能把险峻读出来?
  生:第一,九百多级,飘飘悠悠,(再读)
  生:齐读
  师:自己练读第七段,让孙老师听了也能抽口气。
  生:比赛读。
  (两个读后,让学生评谁读得好。坐下一个,剩一个优秀的)
  师:你们读得老师也跃跃欲试了,老师也来参加比赛,没有她读得好,就拜她为师,读得好,就给老师鼓鼓掌。
  师:有感情范读
  生:提建议,一级一级读稍快点。
  师两种速度比较读。
  生:老师读得有感情,象播音员夏青。以后多向夏青学习,迈大步。
  生:普通话不标准。“层层叠叠”读准。
  师:在我们眼中,天游峰又高又险,扫起来太难了,太累了。老人觉得累吗?从哪看出?
  生:老人说话说得轻松。
  生读,读出轻松。
  师:老人为什么会说得轻松自在?
  生:从第十自然段看出。
  生:扫了20年,习惯了。
  生:本来不累。我去过天游峰,那台阶人很多,扫路的人一会一停,休息,不累。
  生:这个问题是我提的,我读书后想,他觉得不累,是因为他喜欢他的工作,喜欢天游峰。
  师:是啊,老人把自己喜欢的感情融入其中,不觉得累。(板书喜欢),带着喜欢的感情读。
  师:这个问题揭示了一个小秘密——老人对天游峰的爱,对扫路工作的热爱。
  师:看第二个问题。老人退休了,为什么舍不得离开?
  生:这里环境好。
  师:你们回答老师的问题,我问,你们答。老人说,我喝的是学花岩的水,你们喝的是?(生答矿泉水,纯净水,老师说自来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你们吃的是?(生答买来的)呼吸的是新鲜的空气,你们呼吸的是?(生答污浊的空气,汽车的尾气)还有花鸟做伴,你们呢?(生:噪音,垃圾,坏人,爸妈的唠叨,污水,作业)
  你们接触的是现代文明,老人接触的是大自然。
  生:齐读本段课文
  师:老人爱的是什么?
  生:大自然
  师:看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说三十年后再来看望老人?
  生:四人小组讨论
  (师生分角色读我和老人的话)读时学生发笑,问什么是朗声?
  再读,
  师:三十年后再来看老人,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想让老人多活几年
  师:是相信老人三十年会一定健在。
  用坚定的语气读。老人说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相信自己,答应要求
  师:老人坚信自己能活到一百岁。所以笑声是那么爽朗。充满地读。
  生:读最后一句话。
  师:为什么这笑声能一直伴随作者到住地呢?
  生:笑声留在作者心里
  师:回响在作者心里。老人亲近自然,热爱工作的精神留在作者心里。把最后一句话改一改,更加意味深长。123456789101112
  生:一直伴随我一生
  生:一直回荡在我的心中
  师:(充满激qing地总结课文内容和中心)。老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貌不惊人的扫路人,为什么给作者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呢?
  老人看似普通,但他亲近自然,热爱工作,自信的精神,却深深留在作者心里。海明威有篇小说叫《老人与海》,本篇课文的题目可以改为《老人与山》。我们要走近自然,亲近自然。
  最后,请每个小朋友写一句名言。写感受,写体会,写想法。要写得响当当,用一句话,写上自己的名字。
  生写。教师巡视,看写好的,或竖起大拇指,或点头微笑。
  生:人的一生要充满笑声和快乐,这才是完美的一生。——
  生:大自然师心灵的老师,没有大自然,就没有生命存在——
  生:世界上最伟大的是精神——
  师:这句话虽然不长,但含义很深很深,我再读一遍。
  生:人要相信自己,有坚定信心会使一个平凡的人变成名人——
  师:建议大家写在书签上,获夹在书里,或者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或者送给老师同学。
  这节课上到这,再见。

1234567891011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79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