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打二打三打|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7-1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西游记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13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2.学会按照课文后练习第3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对敌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敌人的诡计,并和敌人斗争到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大致理解课文内容,分段,精读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简介《西游记》。
  2.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学们想学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
    ①读准生字字音,并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②口头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几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点段”分段法)
  2.分段讨论:
    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一种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种分法:三次怒打独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读第二段。
    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写了白骨精的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嗅、凝视、吆喝、举、打、识破、追赶)
    说说“以”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 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内容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
  1.完成作业题1、2、3。
  2.熟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一、三、四、五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徒弟、诡计、妖怪、金箍棒、识破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1234567891011
  5.根据课后第2题的提示,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     │孙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 唐僧阻挡 │
   ├────┼───────┼──────┼─────┤
   │ —打  │        │       │     │
   ├────┼───────┼──────┼─────┤
   │ 二打  │        │      │     │
   ├────┼───────┼──────┼─────┤
   │ 三打  │       │      │     │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空有什么特点? (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计敢于斗争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说的“人以悲慈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 (本来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店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不应该对敌人讲慈悲。)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同时这样写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为唐僧最后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作了铺垫。
  三、学习第五段。唐僧不但认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孙悟空怎样了?齐读课文最后—段。
  四、作业。
  1.作业本5、6题。
  2.读熟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熟读课文,回答课文第1题的几个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认识,按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性命索性慈悲诡计多端腾空而去毛发直竖
  二、指名读课文(5人每人一段)
    读后回答课后题1的3个小题目。
  三、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复述“—打”经过。
   ①复述的要求:
   (1)内容正确,不丢主要内容
     妖怪想吃唐僧,变成村姑。
   一打:悟空识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责怪悟空。
   ②语言简洁(说得具体在这儿不作要求)。
   ③语句通顺,用词得当。
    学生试着复述。师生评议。
  2.复述“二打”经过。
  3.复述“三打”经过。
  四、作业。
  1.熟读全文。
  2.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理解20个新词的意思。
   2、缩写课文第2自然段,按照提示(内容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3、懂得对坏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诡计,敢于斗争。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特别是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1234567891011
        在理解的基础上,按课后练习3的提示,复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教学难点:注意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根据提示进行复述,按要求缩写第2自然段。
  教具:投影片 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
   1、了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2、简要介绍吴承恩生平。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回顾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2、难点反馈。
    难读的:喝
    难写的:箍、吆
    易混淆的:诡计(鬼)
   3、通过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理解部分难词。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索性:干脆,表示直截了当。
     慈悲:慈善,富有同情心。
     诡计多端:害人的计策很多。
   4、通过“课题扩展法”说说课文大意:唐僧西天取经途中路遇白骨精,孙悟空三次识破白骨精的变化,打死白骨精的三个化身。
  三、脉络分段。
   1、再读课文,问:“三打”指的是什么?
   2、找出课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个段落,以每次打白骨精作为一段,这篇课文应分几段。
   3、让学生读读课文,用“||”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自然段)
     第三段(第3自然段)
     第四段(第4、5自然段)
     第五段(第6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段。
   1、轻声自由读第一段,先想想这段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即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再说说故事发生的原因。(白骨精残害百姓,孙悟空要为民除害。)
   2、“专门”什么意思?你能用“不但……而且……”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么?
   3、进一步理解“诡计多端”的意思,再以憎恨的语气读这一段的第2句话。
   4、概括第一段段意:唐僧带徒弟上西天取经,一天来到一座高山前。山上住着白骨精,残害百姓,而且诡计多端。
  五、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第2课时

  一、研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各个段落。
   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二、三、四段,想想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变发几次?每次变成什么?为什么这么变?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说说他的性格特征。
   3、自读课文,找出片断重点理解。
   4、交流讨论:
    (1)分析孙悟空的人物特征。
    ◆孙悟空用鼻子一嗅,闻到一股妖气,再用火眼金睛凝视,一下子看出那村姑是一个妖怪。
     ①过程:嗅——凝视。
     ②理解怎样是凝视。
     ③“一下子”看出悟空本领高强。
      指名朗读,点评。
    ◆“大胆妖怪”悟空一声吆喝,举起金箍棒,劈面便打。啪的一声,那村姑倒地死去。
     理解:①吆喝写出了气势。
        ②劈面便打是果断。重点指导朗读。
    ◆悟空看得仔细,认出那婆子也是那个妖怪变的。悟空飞步向前,大喝一声:“妖怪,你又来了,再吃我一棒!”金箍棒当头劈去,那婆子便应声倒下。
     理解飞步向前的勇猛,大喝一声的威武。难点:应声倒下。
    ◆悟空气得毛发直竖,大喝道:“不管你千变万化,妖怪总是妖怪!”说罢抡棒就打。1234567891011
     各自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妖怪吃人本性不变,你今天救了他,他却不会放过你。是妖就要打,哪能讲慈悲!
     联系以上两句话理解“慈悲”,以及应该怎样“慈悲”。
   (2)分析唐僧的表现:责怪——怒喝——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
     唐僧责怪悟空不该错杀好人。(句中的一个“好”字反映了唐僮的是非不分,也揭露了白骨精的狡诈。)
     唐僧怒喝道:“你接连打死母女二人,是何道理?”(唐僧的气愤之情比第一次更深,更能说明唐僧的糊涂。)
   (3)分析白骨精的人物特点。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一个村姑,穿着花衣裳,提着一篮馒头,笑着向唐僧走来。(白骨精善于乔装打扮,做坏事,表现了她诡计多端的本性。)
     那婆子拄着竹杖,口中喊着寻女儿。
     白骨精又变成一个老头儿,手持拐杖,来找唐僧。
     那老头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
     那老头冲到悟空面前说:“你打死了我的老伴和女儿,我这条老命出不要了,索性跟你拼了!”
    (白骨精利用唐僧“人妖不分”的弱点,先是大喊“救命”;再是诬赖悟空“打死了老伴和女儿”,要与悟空拼了,最后利用唐拦住悟空的机会逃命。)
  二、学习第五段。
   1、指名读第6自然段。
   2、最后唐僧怎么做?说明了什么?
     (用“不但……而且……”的句式回答这个问题。说明了唐僧至此,还是敌我不分。)
   3.概括段意:唐僧把敢于打妖的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去了。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但三次怒打,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拦,第一次写法各有不同。这样写既为了避免语句的重复,也为了把故事推向高潮,唐僧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
  四、完成《作业本》第1、2、3、4题。

                第3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完成课后练习1。
   1、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在哪里?(为了吃唐僧肉,“千变万化”,先变村姑,再变老婆子,最后变成老头儿,“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2、你认为用什么词语概括孙悟空的特点最恰当?(孙悟空火眼金睛善于识破妖魔鬼怪的阴谋,具有勇敢斗争的精神。)
   3、唐僧说的“人以慈悲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话错在哪里?(“人以慈悲为本”本来的意思是说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但唐僧对白骨精讲慈悲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
  三、简要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完成《作业本》第5题。
    (1)指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2)投影出示《作业本》第5题的“例”,分析缩写课文的方法。(抓住主要的人与物,删去次要的话。)
    (3)回忆第2自然段主要人物与主要情节。
    (4)自由读课文第二段,独立完成缩写。完成后讨论交流:
       第二段:白骨精想吃唐僧肉,变成村姑。孙悟空识破诡计一打白骨精,白骨精逃走。唐僧责怪悟空不该错杀好人。
   2、用“缩写的话”复述“孙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经过。
   3、按同样的方法,缩写复述二、三打白骨精。
    (1)四人小组讨论,缩写、复述。1234567891011
    (2)指名复述,评议。
      第三段:白骨精变成老婆子,孙悟空再打,白骨精又逃。唐僧怒喝孙悟空。
      第四段:白骨精变成老头儿,孙悟空又打,白骨精装模作样。唐僧以“慈悲为本”,拦住悟空,救了妖精。
   4、完整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指名复述,评议。
    (2)选两位学生上台复述。
    (3)学生各人自己复述。
  四、完成《作业本》第6题。

  教学后记
  概括孙悟空的特点,应引导学生从孙悟空的语言、行动中去体会他善于识破诡计,具有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教材分析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学,适合于学生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取经来到山前,三打白骨精,被师父赶回花果山。其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具体叙述白骨精分别变成村姑、老婆婆子、老头儿都孙悟识破。三打白骨精,情节类似,但叙述上有变化,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
   2、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
   3、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及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概括孙悟空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唐僧师徒来到住着白骨精的山洞前,发生了什么事呢?
  那么孙悟空又是如何与白骨精作斗争的呢?
  二、细读课文,理解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
  1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你最喜欢哪一打呢?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圈圈画画。
  2、交流:
  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打?
  进行朗读训练。
  特别是孙悟空的话。
  3、比较:
  出示课后第3题问题,指名读题
  按照表格,找出文中有关词句。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孙悟空怒打白骨精逃跑唐僧阻挡
  交流朗读,评议,再读。体会文中三打过程中所使用句子的不同和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概括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句式说话:我觉得孙悟空是个()的人。
  总结: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
  三、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你想要对你的亲戚朋友说什么呢?

  听课随感:
  一、该课表现突出的几方面
  课文主要写了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经过,吕老师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描写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词句不同这一文章特色。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因势利导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提供机会。吕老师让学生自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打”,读读、圈圈、划划,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打?再师生交流讨论,老师及时点拨,指导朗读。这样的学习,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动口,在亲身体验中加以领悟,让学生在交流中达到共识,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美。1234567891011
  2、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
  在学生交流自学心得时,吕老师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文中哪些词句用得好,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拦在词句描写上的变化,并从文中找出重点词共同完成表格,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为下一课时复述课文做好了铺垫。
  3、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
  吕老师引导学生比较“三打”,并没有停留在课文中,而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这样写课文内容更为丰富,使人感到新鲜。然后,吕老师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当中,叙述同样内容时要注意:语句要有变化,文章才会更有吸引力。的确,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多知识点都是交*在一起的,也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我们像吕老师一样时时指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学生会逐渐地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二、值得商榷方面
  整堂课最大的遗憾就是参与的学生太少。是否在自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打”进行自由组合,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读读、说说、议议,保证参与度,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然后由小组汇报的形式,师生共同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这样教学,或许在具体交流时还可以节约时间,保证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前唱《西游记》主题曲
  歌中猴哥叫什么名字,还有其他名字吗?
  能不能演一演他的动作?

  一、揭题
    师:今天学习其中一则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师:这个故事熟悉吗,怎么熟悉的?今天学习得有新的收获。
  二、读课文
    师: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用上我非常气愤同情憎恨……
    生读课文
    生:我非常憎恨白骨精
    生:我非常同情孙悟空
    ……
    生:我非常敬佩白骨精,因为他不泄气
    师:对他说法有什么意见?他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干坏事?那可不行,坏事越干越多了。
  三、通读课文,理解脉络。
    师:找“三”
    生:白骨精三骗唐僧。
    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生:白骨精三次跑。
    师:能不能用箭头表示?
      (板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三骗唐僧唐僧三拦孙悟空
  四、深入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段,课文怎样形容白骨精(出示)
     生:“计”指什么?白骨精为了吃唐僧,用了什么诡计?(与三十六计联系)
    生:白骨精三骗为了挑拨离间。
    生:白骨精三骗为了调虎离山。
    生:白骨精为什么扮成村姑?
    生:为了迷惑唐僧
    生:用了美人计……
    师:白骨精用了这么多诡计,可以说它是“诡计多端”。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时间了解敌人,这对描写孙悟空有什么作用。
    生:反衬孙悟空。
   2、师:正面走进孙悟空,看每一个回合。
     自学第二段,选择最能表现孙悟空的句子,把它读好。
     读句子:
   a、“孙悟空用……妖怪”
     指名——评议——练读——指名
     (生:我觉得它重点词语读得很好;师:哪些重点词?)1234567891011
   b、“大胆妖怪……”
     读——评议——练读——指名——评议
     为什么读得重?
     (生:后面不要软下来,评议时说)劈头就打
     生说另外的句子……
   c“啪地一声,那村姑侧地而去”,启发什么?
    生:悟空厉害!
    生:不留情。
    朗读(齐读2遍)
  3、刚才我们是读,其实还可以想。
    选择一个人物,把它内心的活动写出来。

  练习纸:

    白骨精:我要变与村姑、老妇、老汉去骗他们,因为__________
    孙悟空:我一定要打妖精,因为______________
    唐僧:我看到孙悟空打妖精,我要拦,因为________________

一、谈话导入
  师:孙悟空的故事广为流传,你知道哪些有关的故事?
  生1:孙悟空勇战盘丝洞
  生2:孙悟空大闹天宫
  师:你最棒,知道故事还知道用话筒说。
  生3:三借芭蕉扇
  生4: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师:说得非常好,赶快握个手。你不但知道用话筒说,还知道别人说时积极递话筒。你叫什么名字?
  生4:潘梓季
  师:我今天认识的第一个同学就是你。

  二、整体感知
  师:孙悟空的故事数也数不清。今天,咱们学习其中一则非常潘有名的故事,就是----(出示课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注意第二个字的读音(出示
  wù)
  (学生先读“悟”,再齐读课题)
  师:非常好,但是打得还不是那么----
  (学生再精神饱满地齐读课题)
  师:知道这个故事是根据哪本名著改编的吗?
  生:根据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改编的。
  师:哦,还说出了作者。对,它是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的。(出示课件)
  师:这个故事你们熟悉吗?
  生:熟悉(齐说)
  师:我还没上过,你是怎么熟悉的?
  生1:看电视
  生2:看动画片
  生3:看原著
  师:你水平真高,都能看原著了。
  师:我调查一下,你事前看过或听过这个故事两遍或两遍以上的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手)
  师:今天学习得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新的收获,好不好?打开语文书146页,自由朗读课文,请你说说读了课文后,有没有敬佩、有没有气愤、有没有同情,还有没有其他的感受?
  (学生开始读课文,但读得有气无力。)
  师:停一下,今天咱们是万众瞩目,一定有抓住这机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好不好?
  (学生再读课文,读得有精神,很投入)
  师:现在谁来说好说自己的感受。
  生1:我非常憎恨唐僧。因为他不认识妖怪。
  师:对他的说法有意见吗?
  生2:唐僧认不得妖怪,孙悟空有火眼金睛,唐僧是肉眼凡胎。
  生3:我非常同情孙悟空。
  师:哟,这么个大英雄你同情他,说说理由。
  生3:孙悟空勇敢打妖怪,可唐僧却错怪孙悟空。
  师:为他打抱不平。还有吗?
  生4:我非常憎恨白骨精,他三次骗唐僧,把孙悟空赶走。
  师:用心险恶
  生5:我非常敬佩孙悟空,因为他敢于打妖怪,不管唐僧怎么阻拦他。
  师:认定了一件事就坚持往下干。
  生5:我的意见和他们不一样,我是敬佩白骨精,因为他两次都没把孙悟空赶走,他都不泄气。1234567891011
  师:对他的说法有其他意见吗?
  生1:他的说服不对,因为白骨精是要吃孙悟空的师傅。
  师:我问以下,白骨精这样不泄气是干好事还是干坏事?
  生5:干坏事。
  师:干坏事不泄气,你还敬佩他,他越不泄气,干的坏事也就越多了,是吧?(学生5不好意思地笑了)
  师:看来同学们的感受都很多。咱们中国人很喜欢“三”这个数字,比如一个成语叫“事不----”
  生:过三
  师:刘备请诸葛亮----
  生:三顾茅庐
  师:快速读课文找一找,我们课文中就有哪些“三”呢?找的越多越能干。
  生1:白骨精变成村姑,接着变成老婆子,第三次变成老头儿。
  师:叫三什么?
  生1:三骗唐僧
  师:谁?说清楚。
  生1:白骨精三骗唐僧(板书:白骨精三骗)
  师: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答案吗?
  生2: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唐僧三次阻拦。
  (板书:孙悟空三打唐僧三拦)
  生3:白骨精三次逃跑。
  生4:白骨精三变。
  师:请看黑板的三个“三”,你能不能用简单的线段、箭头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要说出理由。
  生:孙悟空
  三打
  白骨精唐僧
  三骗三拦
  我的理由是白骨精三骗唐僧,所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如果孙悟空不三打白骨精,唐僧就不会三拦孙悟空。
  师:说得很好,你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因果关系表示出来。还有吗?
  生:孙悟空
  三打
  白骨精唐僧
  三骗三拦
  因为白骨精要吃唐僧,所以要三骗,唐僧三拦是为了孙悟空不要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打是打白骨精。
  师:他刚才这样说你们有没有意见?
  生:我有意见。孙悟空如果没有三打白狐机,唐僧就不会三拦孙悟空
  师:对,应该先说孙悟空三打,再说唐僧三拦。看来,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就有不同的答案。

  三、研究“白骨精”
  师:现在看黑板上三个人,我们首先来好好研究一下白骨精。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中是怎么形容白骨精的?(学生默读课文)
  生:课文是这样形容白骨精的:白骨精专门残害百姓,诡计多端,善于变化。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大家看这个词“诡计多端”,一齐读一遍(齐读“诡计多端”)
  师:这个“计”是指什么?
  生1:这个“计”是指计谋。
  生2:三十六计
  师:原来白骨精也要先学三十六计,她才能吃唐僧肉。。那诡计是指什么样的计谋?
  生1:很阴险
  生2:很恶毒
  生3:很欺诈
  师:到课文中找一找,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用了哪些诡计?(自由读课文)
  生1:变成各种人物,但被孙悟空看出来,为了赶跑孙悟空,挑拨孙悟空和唐僧之间的关系。
  生2:调虎离山之计
  师:这虎是指谁呀?
  生2:孙悟空
  生3:挑拨离间之计。
  师:解释一下
  生3:使两个原本联结起来的同谋分裂,一个个攻破。
  师:挑拨谁与谁之间的关系?
  生3:挑拨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
  师:白骨精把这些计谋用在对付---
  生:孙悟空和唐僧
  师:对付好人身上,你说恶毒不恶毒?
  师:白骨精为什么变成村姑呀?为什么不变个壮小伙?
  生1:唐僧就不会起疑心。
  生2:为了迷惑唐僧。
  生3:白骨精用了美人计。1234567891011
  生4:用了苦肉计。
  师:白骨精用了那么多阴险、狡诈的计谋,所以我们说她真是--
  生:诡计多端

  四、研究“孙悟空”
  师:刚才我们花了那么长时间去研究孙悟空的敌人白骨精的特点,你觉得这对我们理解孙悟空的特点有什么好处?
  生1:孙悟空是好人,白骨精越恶毒就越要打她。
  生2:还能显示出孙悟空的正义。
  生3:白骨精这么坏就衬托了孙悟空多么好。
  师:总而言之,从白骨精的特点能反衬出孙的特点。接下来,让我们正面走近孙悟空,看看他们交手的第一个回合。
  (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选择认为最能体现孙悟空特点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1:孙悟空用鼻子一嗅,闻出一股妖气,再用火眼金睛凝视,一下子就看出村姑是个妖怪。
  师:他读得怎么样?(学生没有注意听,老师要求生1再读一遍)
  生:他读的很流利,美中不足的是逗号与逗号之间的停顿时间太长。
  生:我觉得他重点词读得很好:一下子、一嗅、凝视
  师:为什么你认为这几个是重点词?
  生:因为这些词可以体现出孙悟空的眼睛亮,鼻子灵。
  (自由练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想想怎样把这句话中孙悟空的特点读出来。)
  师: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指名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
  师:他干嘛要把“妖怪”读那么响呢?
  生:因为妖怪是个重点词,是个妖怪,而不是人。
  师:咱们学着她的样子也来读一读。(齐读句子)
  师:还有没有谁读其他句子的?
  生:大胆妖怪,孙悟空一声吆喝,举起金箍棒,劈面便打。
  师:读得怎么样?
  生:她读得很响亮。
  师:你觉得她读得这么响亮是好呢还是不好?你是表扬她还是批评她?
  生:批评
  师:你觉得应该读轻点是吧?那你读读看。(学生读,但读得比前一位更响亮。)
  师:我觉得你比她读得还响呢。应该读得响点还是轻点?
  生:响点
  师:哦,一读就读出来了,年你再来试着读一读。(学生响亮地读这一句)
  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响,现在明白没有?
  生1:孙悟空很凶
  生2:孙悟空很气愤
  生3:孙悟空对妖怪毫不留情。
  生4:他发怒了。
  (带上自己的感受,再练读句子)
  师:几十个孙悟空一起打,哪个孙悟空敢单个站起来打?(指名读句子)
  师:读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她读得很流利,但美中不足的是“举起金箍棒”读成“金ku棒”了。
  师:那你来把这个词再读一遍。(这次读正确了)
  生2:我觉得她刚开始读得很好,后面就读软了。
  师:你的声音很清脆,你来示范一下,怎么才能读得不软下去。(该学生读得特别有感情,听课老师都不禁鼓掌了。)
  师:她有个地方读得特别好,听出来没有?
  生:“劈面便打”表现出孙悟空对妖怪毫不留情。
  生:“一声吆喝”可以体现出孙悟空很急,担心师傅被妖怪吃掉。
  生:“劈面便打”表现出悟空打妖怪时决不犹豫。
  生:“劈面便打”可以体现出孙悟空身手很快。
  师:我看出来了,咱们班女孙悟空比男孙悟空要打得好。要不再试一试,男孩子争点气,好不好?(学生单独练习朗读本句--指名一男生读)
  师:怎么样?1234567891011
  生:他把“大胆妖怪”读得很响,这个词可以体现出孙悟空的愤怒。
  师:咱们自己也来试一试。(学生齐读句子)
  师:还有没有读其他的句子?
  生:啪的一声,那村姑倒地死去。(出示句子)
  师:为什么找这句?
  生:“啪”的一声,就这么一声妖怪就倒地死去了,厉害!
  师:看出厉害,还看出什么了?
  生:还看出他杀妖怪不留情。
  生:还看出孙悟空身手很好。
  (齐读句子)
  师:够响,再狠点儿。“啪”的一声--(引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师: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中的句子,很好地体会了孙悟空的特点,其实我们除了读,还可以想,想一想他们的内心活动,猜一猜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把他们的内心活动写下来。
  (在作业纸上写下来)
  生1:我变成村姑、老婆子、老头去骗他们,因为他们都不聪明,只有孙悟空聪明一些,只要赶走孙猴子,就万事ok了,哈哈哈……
  师:这还是个洋白骨精。
  生2:我也是选择白骨精的。我要变成村姑、老婆子、老头去骗他们,因为唐僧肉不但香,而且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谁不想自己长生不老呢,我先吃唐僧肉哩!
  生3:我也是选择白骨精。白骨精说:“你这泼猴,还想跟我斗,还是回去当你的美猴王吧!
  生4:我选择唐僧
  师:唐僧读起来肯定和白骨精不一样。
  生4:我看到孙悟空棒打村姑,我连忙阻拦,因为我不知道粗古是个妖怪,不让孙悟空去打,哎呀坏了,我要死了!
  师:临死前最后的忏悔。
  师:谁是选择孙悟空的?
  生5:我一定要把这妖怪打死,第一个原因是我觉得只要有我在,不管什么样的妖魔鬼怪都上该不到师傅的,第二个原因是只要害人的妖怪在,周围的居民也不得安宁。
  师:这个孙悟空很有正义感。
  生6:我一定要打死妖怪,因为他专门残害百姓,还善于变化,如果再不消灭这罪孽深重的妖怪,百姓们可要吃苦了,现在你瞧他又来了,吃我一棒!
  师:非常好!(竖起大拇指)下课了,咱们这课到此为止。下课!

  《三打白骨精》教学赏析
  在浙江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课中,张红萍老师执教的《三打白骨精》,以其精湛的教学艺术与全新的教学理念,倾倒了全场的与会者。“互动、生成、创造”是这堂课给我们的深刻启示,应该说这在新课标、新理念下的一堂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课。
  一、魅力语言,点燃求知火种
  张老师的课非常“活”,学生的思维、语言、情绪甚至动作异常活跃。课堂上发出的阵阵笑声、掌声,处处洋溢着真情。她的语言幽默、干练、朴实、自然、,时时传达着真情,激励着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始,学生对张老师是陌生的,加之他们到了那么多教师听课的陌生场所,感到那严肃的氛围,心情更紧张。张老师采用了一段评书式的说故事开场白(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为去西天取经,历经磨难。一日他们来到一座大山脚下,但见此山悬崖峭壁,地势险恶,山林之中不时腾起一团团妖雾。孙悟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啊呀,不好!”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书本分解。)这段生动、诙谐的开场白,不仅营造了和谐宽松的阅读氛围,更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动机此时,学生的阅读心向在教师的调解与引导下,转向了诱人的故事之中,他们期待的是一睹为快。1234567891011
  课堂上,张老师处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你的水平真高,都能读原著了!”“你不仅知道用话筒说,还知道别人说时积极地递话筒。”学生说得不好时也说是“话筒没打开”。在课堂上,张老师的评价与启发总是同时存在,像这样充满情趣的语言与体态语言不胜枚举。她的评价灵活多样,使学生时时感到温暖,给他们以启迪、赏识,激励着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二、多元解读,促进个性体验
  阅读本是个性化的内化过程,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前理解,亲自去思索、去发现、去品悟,从而在阅读实践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课例围绕“孙悟空有和特点”这一探究主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我感悟。让学会在自由的朗读中,运用比较读,表演读等手段,逐渐让学生走进文本,极具个性化的充满正义的孙悟空形象也深深印入了学生的心灵。
  三、精准点拨,引导价值取向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由,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明显错误“视而不见”,一味地“尊重”,盲目地追求“生成”,追求“奇异”,而忽略了教育的“价值引导”。
  课堂中,当老师让学生交流自己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时,一位学生说“我是敬佩白骨精,因为他两次都没把孙悟空赶走,他都不泄气。”此时,教师没有及时给予评价说对说错,也没有为了肯定学生而进行所谓的发展性思维,而是等该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讲完后,反问道“白骨精不泄气是做好事还是干坏事呢?”学生一下明白了白骨精越不泄气,干的坏事就越多,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张老师既尊重了学生的多元解读,又要重视了价值取向的引导,使学生明辨是非,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123456789101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219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