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将相和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6-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情感、知识、技能):
  1、认识过度句与过渡段,初步了解过渡句(段)的作用
  2、学会8个生字,理解32个词语的意思能说出其中5个成语意思
  3、进一步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理解课文,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
  4、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顾全大局的品质,以廉颇勇于改过的品德,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重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特点
  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廉颇
  教学准备:  战国末期七国草图,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推敲课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为学习过渡句、段打好基础
  2、学习推敲言行理解概括人物特点的读书方法。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才智超群,不胃强暴,维护国家利益的斗争精神
  4、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查阅资料(3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将相和》,一起把课题念一下。生齐读课题:13、《将相和》这是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是很熟悉。因此呢,上星期,老师布置大家认认真真地去预习了这一课,同时呢,也可以上网去查寻一些有关将相和的资料。今天,老师先给大家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请大家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上来交流一下,好不好?(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
  二、揭题、审题、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分
  1、课题中“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从“和”字可以看出什么?
  2、那么我们想象一下,他们是什么原因是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呢?我们把课文打开,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读一下,想象一下这个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
  三、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24分
  1、推敲小标题,联系课文第3小节,朗读你发现了什么?(任务难,看出蔺相如才智超群)小结学法:联系上下文
  2、听录音第8小节
    要求:边听边想,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把你认为最能反映蔺相如品质的句子划出来。(言行为主)
  3、交流
    出示重点句:
    他理直气壮地说:“......”
  (1)齐读,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可围绕“理直气壮”词提问(“理直气壮”是什么意思?蔺相如骗回了和氏璧,为什么还理直气壮?)
  (2)联系上下文读一读,说一说
  (3)用“理直气壮”的语气读一读
  (4)蔺相如要把璧撞碎,真会撞吗?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怎样?秦王会让他撞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5)、朗读
  4、听录音第9节
    出示重点句: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送蔺相如回国
  (1)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了,后果会怎样?那蔺相如为什么还大大方方?对比秦王态度
    ②重点段意思讨论
    如果有诚意-先交城
    不然无诚意-不交城
    杀了我也没用不讲信用123
    得不到璧
  (2)朗读指导
  (3)小组方法,口答段意
  (4)人物评论:你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有什么长处)
  三、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教育学生学习蔺相如以国家为重、顾全大局的品质和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昨天,我们学了前面两个故事,看到蔺相如为使完璧归赵,在秦王面前临危不惧,以死相拼,渑池会上又是蔺相如机智勇敢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个故事。(板书:负荆请罪)
  二、新授
  (一)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1、出示填空题:
  (1)蔺相如做了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声称,蔺相如听了就。
  (2)他对手下说这样做为的是。
  (3)廉颇知道了,就到蔺相如门上。从此,他们,保卫赵国。
  2、学生自读课文,练做填空题,请学生填空。
  3、小结层意:这三题把这则故事分成三层。第一层讲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因而将相不和。第二层蔺相如为了赵国利益,一再避让。第三层讲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二)学习故事第一层。
  1、先来看故事第一层,一生读。
  2、小结过渡:从这一层我们知道廉颇起初曾想给蔺相如一个下不去,可后来却与对方握手言和,最终将相和好。在这个过程中,谁起了关键作用?
  (三)学习故事第二层。
  1、过渡讨论:关键因为谁?他是怎么做的?他的行动用一个词来概括(避开)。他为什么一再避开廉颇呢?在整个事情过程中,蔺相如的行动起了很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2、幻灯出示: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国。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
  3、齐读,你读了这段话理解了什么?(板书:顾全大局)
  4、老师分层,同学们对这段话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我们再来一层一层细细讨论一下。
  5、齐读第一层:这句话说什么?
  6、齐读第二层:(1)这层围绕哪个字来写的?(2)怎么说“和”这个道理的?(正反两方面)(3)“不和”有什么坏处呢?指齐读。(4)“和”呢?(引读)(5)这句话你怎么理解的?“文”的作用从前两个故事可以看出,“武”呢?(6)是啊,因为我们文武兼备,齐心合力,才保住了赵国;如果我们不和,只能是国破家亡。
  7、齐读第三层:“赵国的利益”指什么?
  8、蔺相如关心的是赵国的利益,他一心为了赵国。你们看看他这段话中几次提到赵国?把“我们”换成“赵国”读一下好吗?
  9、蔺相如的话一心为了国家,处处维护国家的利益。(板书:维护国家利益)
  10、我们能不能读出他表达的意思呢?(读、评)
  (四)再学故事第一层,蔺相如这样说,廉颇又是怎么说的呢?
  1、一生读廉颇说的话,你觉得廉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先看第一句:“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1)他为谁而攻?为谁而战?(2)“克”是什么意思?“攻无不克”呢?“战无不胜”?(3)这“克”、这“胜”来得容易吗?怎么来的?为的谁?3、再读读“渑池相会”中写廉颇的句子,你有什么体会?4、廉颇是一位战功赫赫、声名远扬的大将军。他也是为了国家身经百战,出生入死。这时的居功自傲,我想,只是他一时只看到自己的功劳,而看不到旁人的作用?5、过渡:当蔺相如那一番肺腑之言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又是怎么想的呢?123
  (五)学习故事第三层。
  1、齐读,讨论:廉颇怎么想的?引读。2、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看这幅画面。3、幻灯出示:(负荆请罪图)(1)从图上你能看出谁是廉颇吗?谁是蔺相如?(2)你能描绘一下廉颇的样子吗?(3)他认为自己有什么罪?他背荆条做什么?4、一个威望极高、战功赫赫的堂堂大将军竟然这样跪在人家面前,你对廉颇有什么新的想法?别人会怎么想?(廉颇为了国家的利益,不顾自己的颜面,不计较荣辱得失,勇于改过,负荆请罪,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板书:勇于改过)5、此时此刻,面对廉颇的举动,蔺相如是怎么做的?小结:他们两人,一个是顾全大局、不计前嫌、宽容大度的宰相,一个是顾全大局、不计得失、勇于改过的将军,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握手言和,齐心协力保卫国家,多么伟大的两个人物啊!6、齐读。
  (六)小结文章写作方法。
  1、这篇文章有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合起来就是(生说)。三个故事是怎么连起来的?
  2、这是内容上相连,什么思想贯穿全文?是啊,《将相和》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闪烁着一种爱国主义的光辉。正因为这点,这则记载在《史记》中的故事才流传了几千年。故事中两位伟大人物的崇高品质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人们还传为美谈!我们也应该像他们一样,热爱祖国,处处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国家的利益。
  板书设计:
          将相和 
    完璧归赵 临危不惧   顾全大局
    渑池相会 机智勇敢   维护国家利益 
    负荆请罪 勇于改过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097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