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等奖]《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5-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设计理念:读中悟写,读写结合。
设计思路:以“了不起”为明线,以“父爱”为暗线,引导学生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读出爱。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灾难
1、播放影片片断,感受灾难。
2、引入课题
你能用上一两个词语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面临6.6级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可就是在这样的一场灾难中,这对父子创造了如此神话般的奇迹,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真是一对——(生: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了不起。)
父与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呢?这是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的话题。
二、合作探究 交流感悟
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细细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学生汇报。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一)、父亲了不起
     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的变化.
预设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a.“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b.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时,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伤心,表现出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声.②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评议,齐读.)
    c.“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①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②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d.“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①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②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在支撑这父亲—— “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③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④a  生谈体会,(时间长、困难)b  看课件:书上的插图,并配以音乐。c  渲染气氛:书上并没有具体描写父亲是怎么挖的,可是看到他现在 这个样子,我们不难想象,面对着坚硬的钢筋水泥,面对着锐利的玻璃破碎的瓦砾,父亲是怎么挖的呢?d  生想象(是呀正象同学们说的那样,父亲就是 这样挖的,他忘记了痛苦和饥饿,忘记疲劳和危险,坚持不懈地挖着。)123
⑤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38个小时…….师读(两遍):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读——
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父亲?你读——
    是的,一位历经艰辛、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父亲已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就这个样子了,他还在苦苦挖掘。这哪里是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呀,这分明是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这分明是一尊高大的塑像,再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同学们,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不顾危险,不畏艰辛,不知疲劳地挖掘呀?(父爱)
    多么伟大的父爱,多么惊人的力量!就让父亲的高大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里吧,你读(配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抽读——齐读)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总结学法: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是怎样读懂这段话的?(抓住写父亲动作和外貌的词语,比用语,展开合理的想像,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这里我们重点抓住了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理解父亲的了不起的,阅读写人的文章,就是要抓住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的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品质。这是阅读写人的文章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大家要在阅读实践中多加运用。以后我们读描写人物类的文章,也要这样,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外貌等,仔细体味,并展开合理的想像。我们写人,也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和外貌去描写。
     正是因为有对儿子的这句爱的承诺,才促使他苦苦挖掘38个小时而没有放弃,他要用行动去证明对儿子的爱承诺,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 二),儿子的了不起。
   默读13自然段到最后,你又从哪儿看出了儿子了不起?
1、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过:“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①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②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③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这种坚定的信念终于让父子团圆.读一读父子之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2、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生说).(①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123
   结合板书,小结: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时刻记着父亲的爱的承诺,鼓励自己和同伴战胜困难去等待生的希望;当获救时,他又让同伴先出去,一般孩子能做到吗?不能,儿子阿曼达是多么——了不起!我们抓住儿子的语言并想像他等待时的处境,读出了儿子的自信和勇敢,读懂了儿子了不起
四.总结全文,发散思维,升华情感
    父亲对儿子爱的承诺(板书:    ),支撑自己不畏艰难,不分昼夜挖掘儿子是多么的坚韧、坚强;儿子因为父亲的爱诺言,在危难中获得了生存的勇气和信心。这对父子都因为记着爱的诺言,他们创造了奇迹,延续了幸福。这是一对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呀!齐读课文最后一节:这对了不起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让我们读出幸福.
五、总结延伸“爱”。
1、同学们,伟大的父亲谱写了惊人的神话。
我们深深领略了这(指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他们真是一对(指板书)——了不起的父与子!
学到这里,你想对父亲或儿子说点什么?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汇报写话。
2、推荐文章  升华情感:
父爱是人间美丽的亲情。不是吗?有诗为证(课件):
第一次读完这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刘老师就想到了一首小诗,现在我把它送给大家。(配乐)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
 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
 这个人就是父亲,
 这种爱就是父爱。
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zhuó)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高尔基也曾深情地赞美:“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地震无情,父亲有爱。这种父爱是通过特殊环境和特定事件来体现的。其实,从古至今,有无数的文人雅士,热情讴歌书写着父母之爱,课后请同学去读读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所写的《父亲的爱》。看看这两篇文章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父爱的,到时我们再交流交流。
2、虽然,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但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父爱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父母的爱啊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请你选一件你在生活中所感悟到的亲情小事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
板书: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               子
决不放弃          坚忍不拔
恪守诺言          舍己为人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958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