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七律·长征》教学设计8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4-2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从容不迫的自豪感。短短四句诗成为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自主感悟中,鼓励自由表达的探究性阅读。本文是一首七律诗,距学生实际生活教远,在内容的理解上结合注释并不困难,而诗的背景,赞颂红军英勇无畏精神则是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课有机地与课外相结合,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文本形成共鸣,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同时也深刻地领悟出毛主席豪迈的诗风,更好地引导背诵,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增强读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教学难点】

  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纪录片。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3、歌曲《长征》。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情导入

  同学们,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你知道哪些?(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畅所欲言,教师调控,补充),红军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根据地,这时毛主席挥笔作诗《长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25课。

  (教师板书。)

  从交流中获取新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全诗,自学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全文主要写了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借助注释理解,也可以小组解决。

    (学生读文,边读边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小组讨论交流。)

  2、展示学习情况:

    指名读文,学生互评,理解个别词语(读音注意“礴”,练习薄的“薄”加上石字旁,读“bó”,”磅礴”的“礴”。)概括全诗主要内容。

  在读文中巩固了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三、整体感悟,情感升华

  1、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知道了这首诗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难”以及红军战士的“不怕难”,那么请大家再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知道了难和不怕难?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词语。

  2、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

  3、汇报自学:

   ⑴ 从远征和万水千山看出长征路途的遥远,从不怕和只等闲看出红军战士蔑视困难:

    ① 理解二万五千里的长度,出示长征路线图。123

    ② 这么遥远的路途,红军战士却说不难,很平常,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学生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轻视困难的精神。)

    ③ 用你的朗读来表现(指名有感情朗读)。

   ⑵ 从“五岭逶迤”和“乌蒙磅礴”感受到了长征路途之险之难:

    ① 出示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是何等的艰难。

    ② 讨论:

      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越过五岭和乌蒙山的?红军把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视为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 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

      (指导学生读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⑶ 从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感受到红军在长征中经过了无数次战斗,牺牲了无数战士,长征不仅苦,而且难。

     播放相关影片,并读出第五、六句诗。

   ⑷ 从最后两句中感受到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

  引导学生借助直观的图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情感。

  4、同学们,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你们愿意听一听用《长征》这首诗谱写的歌曲吗?(播放歌曲,歌曲配有一些长征画面)听了这首歌,看了这些画面,请你闭目回味回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要急切地表达?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让学生通过特有的氛围牵动记忆表象,点燃思维的火花,诱发联想。

  5、这首诗引起了我们不尽的遐想,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让我们放声朗读吧,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学生先自由练读,指名读全诗,配乐朗读。)


四、背诵诗句

  组织全体同学练习背诵,体会红军战士的战斗豪情。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抄写生字。

  2、继续背诵。

  3、读读收集到的毛泽东的其他诗词。


【板书设计】

 25、七律·长征

           万水千山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尽开颜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岷山千里雪

 


【练习设计】

  1、抄写词语:

    只等闲  腾细浪  走泥丸  云崖暖  铁索寒  万水千山  尽开颜

  2、填空:

   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远征”指____“只等闲”是指_______全诗的意思是_________。

   ⑵ 《长征》诗中写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从这首诗中你感受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123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教学建议】

  1、整体感悟,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教学中感悟课文诗句的意思,不要孤立地讲词析句。在学生通读之后,把握住全诗的主要内容,提问,从诗中哪里读出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的“不怕难”,从而引导学生回到诗中,潜心思考,梳理脉络,在两者的对比中,帮助学生领悟意蕴,体会情感。

  2、资源的合理利用:

    由于诗的背景和长征中感人的点比较多。合理利用课外及多媒体资源,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加深感悟。

  3、朗读注重指导:

    在教学中要充分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受。指导句时,要注意采用多读的方式,并且可以通过范读适当指导一些朗读技巧。


【资料链接】

  1、七律:

    诗体名,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2、长征: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见线路图)。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3、关于《长征》一诗的创作: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诗兴豪迈。长征途中的千山万水和激烈壮阔的战斗,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令他的思绪自由弛骋。他多次为红军的英勇而慨叹,多次赋诗言志。1935年9月28日,在全军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毛泽东即席朗诵了这首诗。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0883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