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渔人短文]西沙渔人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西沙渔人  四上(课件)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通过研读“渔人捕鲨鱼”的段落,感受鲨鱼的凶猛可怕,进而体会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的形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在读中琢磨语言,积累语言; 在读中深悟西沙渔人的品格,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研读“渔人捕鲨鱼”的段落,感受西沙渔人机智剽悍的形象。
   难点:通过咬文嚼字,深入体会西沙渔人机智、勇猛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录象播放,导入课文
    放鲨鱼凶猛录像,并谈感受。师:可是有这么一带的渔人,世代生活在海岛,以捕鱼为生,他们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必须面对凶猛异常的鲨鱼。常年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面对如此凶猛的鲨鱼他们是怎么征服他们的呢?
    导入课文《西沙渔人》,初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眼,句句记心。
  二、 初读课文,触发语感
   1、 自由读文
   2、 畅谈感想,整体把握主题。(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
  三、 研读课文,领悟语感
   1、 抓“机智剽悍”再研读文本
   2、 交流体会语句(随即变动交流)
    ■他们驾一叶扁舟就敢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
    a、 理解“一叶扁舟”与“波涛险恶”。
    b、 板书——“孤舟一叶”
    ■他们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参、珊瑚,敢于下海擒拿七八百斤重的大海龟,甚至敢于只身去钓鲨鱼。
    a、 说体会,初步体会西沙渔人的“剽悍”
    b、 引导发现句子特点(递进)。
    c、 指导读句子(注:语气越加强烈)
    ■被倒刺扎痛的鲨鱼发疯似的逃窜。收尽掉绳,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着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奔驰,在蓝得发黑的海面上激起惊涛骇浪。
    a、 你从哪感受到呢?学会抓重点词语学习句子
    b、 “发疯似”、“逃窜”、“强有力”。
    c、 “风驰电掣”——快,是什么意思?
    d、 “惊涛骇浪”——晃。(录像)你能想得出那是一种什么情景?板书“惊涛骇浪”。同学们,西沙渔人就是在这样如风似电,左右摇晃情景中捕杀鲨鱼的!
    e、 指导读:指名读,学生评价。(你把大鲨鱼读成小泥鳅,有气无力的)评价中指导:“惊涛骇浪”高,凶,险。
    f、 激情齐读。
    ■巨大的鲨鱼能拖着小船奔上三五里,甚至一二百里。
    a、 有什么感受?丽水到景宁。(累)(聪明)
    b、 可以引到鱼钩那段学习,具体步骤是;默读课文,想想:西沙渔人又是用什么东西掉起这么庞大的鲨鱼呢?你可以动笔画画,画的时候想想,你为什么这么画?等会儿我们一起看看你的画。
    c、 评价:大、锋利、粗、牢。
    d、 钓钩大,倒刺锋利能;钓钩粗,是为了;*绳的一方有铜片可以。这么特殊的设计一定是经历一代一代人的摸索,一定是经历与鲨鱼无数次的搏斗获得的经验与智慧。
    ■等到他无力再拖动小帆船时,剽悍的渔人便提起钓绳,鲨鱼一露出水面,还来不及挣扎,一柄利斧劈下去,鲨鱼顿时断了气。
    a、 体会:顿时:说时迟,说时快,利索,干脆。机智果断。
  四、 补充对话,丰富语感
   1、 同学们西沙渔人从诱鲨上钩,紧缠不放,最最一柄利斧劈鱼。这一过程
     三五十里,甚至一二百里是何等的心灵煎熬啊,因为这时候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但是他们从不放弃,这就是机智、剽悍的西沙渔人。这让我情不自禁赞叹他——补充诗“孤舟一叶船斩鲨鱼,深海险处擒大龟。惊涛骇浪显智慧,西沙渔人……”
   2、 总结板书
     孤舟一叶斩鲨鱼,
     深海险处擒大龟。
     惊涛骇浪露身手,
     西沙渔人显智慧。
   3、激情诵读诗歌

  (此教案摘丽水市“教改之星”评比一等奖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1234567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2、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
  3、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由鲨鱼引入,揭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圈出你认为比较难读、容易读错的字词,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并请学生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3、再听一遍录音,说说你对西沙渔人的印象(可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或词语)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新词,有意思不懂的可以用各种方法解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桌讨论)
  2、反馈交流
  3、多音字(挣、扎)及有完成课后题2
  四、完成有关作业
  抄写词语,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本第6题
  2、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忆课文大概内容
  2、认读生字词语(多音字及近义词)
  二、学习课文
  学习单元提示,知道默读要边读边思考,可以先提出问题,再到课文中仔细去寻找,让自己的读有目的。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用刚才学的默读方法,自学一二自然段
  2、学生提问(容易的由学生自已解答,有困难的可以相互交流)
  如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可以先理解“剽悍”的意思。除了引导学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以外(敢于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参、珊瑚,敢于只身去钓鲨鱼)还要让学生到全文中去找(船小浪大、海深鱼猛、钓钩特殊、方法巧妙)
  3、小结刚才的学习方法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点名读这两自然段,其他学生找:西沙渔人钓鲨的方法,再想想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
  2、听了这两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一遍,到课文中找答案
  3、反馈交流
  (三)学习第5自然段
  自学后再交流
  (四)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印象中的西沙渔人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
  你对哪句话印象最深,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中有关题目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用“甚至”“顿时”造句,完成有关作业
  2、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忆课文内容
  (1)说说印象中的西沙渔人是怎样的?
  (2)西沙渔人的钓鲨的方法
  二、指导完成有关作业
  1、会用“甚至”“顿时”造句1234567
  先让学生理解“甚至”“顿时”的意思,再造句
  2、作业本第6题
  回答要具体,要点
  (1)勇敢剽悍(2)机智
  三、指导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体会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总体感知,学会10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
   2、学习第一自然段,完成作业本1、2、3题。
  二、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总体感知。
   1、揭示课题后,学生自由读,读通课文。
   2、运用工具书,同桌合作学习,读准生字、新词字音。
  (二)、再读课文,学习字词。
   1、用"--?"画出自己难以读准的字,难以理解的词。(如:多音字"挣"、"扎"的读音,"锻炼"、"剽悍"、"风驰电掣"、"惊涛骇浪"等词的词义。)
   2、分小组共同交流自己的疑难点,能解决的最好在小组内解决。
   3、师生交流,着重解决小组内难以解决的疑难点,并加以强化巩固。(自我发现问题,自行解决疑难点。)
  (三)、三读课文,理清层次。
   1、文章主要写了有关西沙渔人的哪些内容?
   2、学生读文交流。(初步总体感知文意,进而分清主次。)
  (四)、四读课文,质疑问难。
   1、默读课文,用"――?" 画出自己对课文内容不理解的地方。
   2、生生互动交流。
   3、师生释疑、存疑。
  (五)、欣赏美丽的西沙群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图片欣赏美丽的西沙群岛,谈谈自己的感受。
   2、找出课文描写西沙群岛的句子,理解比喻的作用。(绿宝石般)
   3、朗读指导,读出西沙群岛的美。
  (六)、作业设计:
   1、用最适合自己的记字方法记住本课所学生字新词。
   2、写近义词:
     锋利——(  )  机智——(  )  凶猛——(   )  特殊——(   )

                第2课时
  设计理念: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突出研读重点,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句进行尝试阅读,充分发挥研读对全篇课文的穿透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剽悍"、"惊涛骇浪"、"风驰电掣"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词语。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古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发情趣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西沙渔人》,谁能用一两个词来评价西沙渔人?(机智剽悍)
     板书:机智剽悍
    2、什么叫"剽悍"?看到"剽悍"这个词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剽悍的人物?
   3、西沙渔人的剽悍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这是我们本堂课要研究的,研究之前要学会一个新的阅读方法。
  (二)、初读,提出问题:1234567
   1、指名读"学习提示"。归纳: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先要提出问题,然后要寻找答案。
   2、默读课文,自由提问题,写在黑板上。
   3、确定主问题:这么多问题,你认为哪个问题是最主要的?为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
  (三)、研读,感悟形象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哪件事最能看出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
    (1)学生自由读;(2)汇报:钓鲨鱼(板书:钓鲨鱼)
   2、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呢?看录像。
   3、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请大家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钓鲨鱼可以分成几步?
    (板书:请鲨上钓、被拖等待、提绳砍鲨)
   4、哪一步最能表现西沙渔人机智剽悍呢?
   (1)学习"被拖等待":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
    ①说理体会。
     a、抓重点词:"风驰电掣"什么意思?你还见过哪些风驰电掣的镜头?"惊涛骇浪",换个词怎么说?"三五十里,一二百里"有多远?
     b、联系上下文,体会鲨鱼的凶猛,为什么要写如何凶猛的鲨鱼?
    ②带着紧张而敬佩的心情读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2)学习"诱鲨上钓,提绳砍鲨":
    ①刚才我们从"被拖等待"体会出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其它两步又是怎样表现出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
    ②读选其中的一步,先独立思考、体会。(结合"顿时"的造句训练。)
    ③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可以说说、演演、读读等)
    ④汇报。
  5、同学们真能干,用多种方法体会到西沙渔人在钓鲨鱼时表现出来的机智剽悍,课文从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 
    ①指名读;(课文2、3自然段内容)
    ②你从哪里体会到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结合"甚至"的造句训练。)
    ③朗读指导。
  (四)、考试、深化主题
   1、同学们,机智剽悍的西沙渔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西沙远洋发展公司要举行一次西沙渔人资格考试。还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那里还聘我当主考官。考试形式:开卷考试。题目:(可以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任选其中的一个),考合格的同学发给资格证书。准备时间:2分钟,开始!
   2、汇报,发证书。
   3、总结。
  (五)、设计作业:
   1、为自己设计一份作业。设计的形式:可以说说、演演、读读等。
   2、老师布置:讲述西沙渔人钓鲨鱼的事。
   3、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诱鲨上钓  放绳  逃窜  提绳  劈鲨
     西沙渔人                           钓鲨鱼
    (机智剽悍)                        (凶猛异常)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回答课后问题;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扎";理解18个新词语的意思;会用"甚至"、"顿时"造句。
   3、能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234567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能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感受西沙渔人勇敢、机智、剽悍的品格。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学会10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2、--出示课文插图。通过看图,问学生这里描绘了怎样一幅场景?
  二、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通读课文。
   2、--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尝试自己解决。
   3、--默读"自学提示",提出疑难问题。
  三、检查自学。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读一读。
   2、--请学生挑选易读错的生字词领读。
   3、--板书"炼",注意不要写成"练",可结合"锻炼"的本义来理解。
   4、--讨论难理解的词语。
   5、--学习"自学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
     让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自己先提出问题,在教师帮助下筛选、归类、整理。然后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提问经梳理后主要可能有以下几个:
    (1)西沙渔人设计的钓钩是怎样的?
    (2)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
    (3)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西沙渔人是久经风浪锻炼,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第二段(第3、4自然段)具体介绍西沙渔人是怎样钓鲨鱼的。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西沙少年相约钓鲨鱼。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边读边思考,正确回答课后第3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本第6题。

  一、复习回顾。
   1、--西沙渔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什么叫"机智"、"剽悍"?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渔人的机智、剽悍?
   2、--讨论交流,理解句子
    (1)他们驾一叶扁舟就敢出没在波涛险恶的南海上。
      重点词语:一叶扁舟,波涛险恶
    (2)他们敢于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采集海参、珊瑚,敢于下海擒拿七八百斤重的大海龟,甚至敢于只身去钓鲨鱼。
      重点理解:敢于……敢于……敢于,只身、甚至
    (3)但西沙渔人偏偏喜欢钓鲨鱼。
      a、哪个词语体现了西沙渔人的剽悍?(偏偏)
      b、鲨鱼很凶猛异常,从哪儿可以看出?
      c、指导朗读。
  三、深入阅读第二段。
   1、--自读第3自然段,思考:西沙渔人设计了一种怎样特殊的钓钩?
    (1)"特殊"在哪儿呢?请学生找出文中句子读一读。
    (2)让学生用简笔画试着画画这种特殊的钓钩。
    (3)想象说话:从西沙渔人设计的这种特殊钓钩,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看看西沙渔人是怎么钓鲨鱼的?
    (1)四人小组展开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钓鲨鱼的过程。1234567
    (2)比较:这种钓鱼的方法与我们平时所见的钓鱼法一样吗?
    (3)讨论:西沙渔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可见西沙渔人是怎样的?(让鲨鱼拖着小帆船狂奔,是为了消耗鲨鱼的体力,使鲨鱼疲劳,表现了西沙渔人的"智"。)
    (4)除了看出西沙渔人非常机智,你还看出了什么?(西沙渔人的"剽悍")从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
      a、放尽钓绳,小帆船就被强有力的鲨鱼拖着在海上风驰电掣般奔驰,在蓝得发黑的海面上激起惊涛骇浪。
      b、等到它无力再拖动小帆船时,剽悍的渔人便提起钓绳,鲨鱼一露出水面,还来不及挣扎,一柄利虎劈下去,鲨鱼顿时断了气。
    (5)--指导朗读句子
   3、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6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会用"甚至"、"顿时"造句;正确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4、5题。

  一、复习导人。
   1、--听写词语。
   2、--你敬佩西沙渔人吗?为什么?
   3、--导人:跟我们差不多年龄的西沙少年,他们的童年时光是怎样度过的呢?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这一自然段。
   2、--讨论交流。
    (1)西沙渔人的入门考试是什么?
    (2)西沙少年到了几岁时,就相约去钓鲨鱼了?
      a、联系自己,谈谈感受。
      b、比较童年生活,加深体会。
    (3)怎样才会被公认是够资格的西沙渔人呢?
   3、--学生自由背诵第5自然段并尝试听写。
  三、--布置作业。
   1、--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完成作业本第4、5题。

设计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问题体系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抓住“为什么说西沙渔人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这条研读主线,以表现西沙渔人内涵的语言为切入点。读中悟,悟中读; 读中说,读中议; 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从而逐层深入西沙渔人的品格,不断深领其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启迪。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和词语,培养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重点字词的能力。
  2、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研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在读中琢磨语言,积累语言; 在读中深悟西沙渔人的品格,提高整体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
  1 、课件
  2 、引导学生搜集,了解有关西沙群岛及西沙渔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
  1、揭示课题。
  (1)复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课件录像:美丽的西沙群岛,加上引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请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
  (2)在西沙有很多的海猎手,穿行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板书:西沙渔人。齐读课题。
  2、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a 、放声朗读课文,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读通课文。
  b 、读准字音,查有关工具书认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c 、圈点画记,整体感知课文。
  d 、记录或标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希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1234567
  (2)汇报自学情况。
  a 、自学检查:
  指名朗读,随机正音:“模糊”的“糊”读轻声。
  注意字形:“锻炼”讲清本义,学生就不容易写错,并书空。
  b 、随机出示填空:西沙渔人都是些的海猎手。我觉得。
  板书:机智剽悍。理解“剽悍”。
  c 、完成作业:作业本第1 、2 、4 题。
  二、提出问题。
  1、学生提问,教师板书问题,并进行梳理。
  2、师生讨论选一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他们是机智剽悍的海猎手。(如果学生提不出,则由教师提出)反复朗读。
  三、探究问题。
  根据课堂实际,分板块灵活处理,随机解决提出的问题。
  1、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先自己找,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最后汇报。(个人或小组汇报成果)
  2、学生汇报。
  根据学情,引导学生在三方面进行探究:
  (1 )、第2 自然段“3 个敢于”:反复朗读,谈体会,逐层加深体会,读出情味。看鲨鱼吃鱼、吃兽的录像。抓住“偏偏”体验西沙渔人的“勇敢”,板书:勇敢。
  (2 )、第3 自然段“钓钩特殊”:读中说,描述普通的钓钩,与钓鲨的钓钩作比较,有条件课件对比。
  (3 )、第4 自然段“钓法巧妙”:读后理解,说说西沙渔人钓鲨的方法,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及自己的感受。让鲨鱼拖着小船狂奔,是为了消耗鲨鱼的体力,使鲨鱼疲劳,表现了西沙渔人的“智”,小帆船在惊涛骇浪中风驰电掣,分惊险,表现出西沙渔人的“悍”,这种智和悍是结合在一起的。引导抓“顿时”一词不仅写出了斧子的锋利和西沙渔人的利索,还表现了西沙渔人的机智和果断。有条件的话提供钓鲨的录像。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第4 自然段。
  (4)、第5自然段“西沙少年相约钓鲨”。西沙渔人在学生心中已竖起高大的形象,自然对西沙少年为什么要把钓鲨作为入门考试,也就迎刃而解了。
  3、小结:教师引读要点,所以说西沙渔人是勇敢机智剽悍的海猎手。
  四、解决问题。
  1、小结学法。
  2、感情朗读。
  3、你敬佩西沙渔人吗?你愿做西沙少年吗?假如说,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西沙少年,你会怎么做?
  4 、完成作业:作业本第3 、5 、6 题。
  五、检测目标。(任选一题)
  1、我是西沙日报的记者,来采访西沙渔人。
  “你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钓鲨?
  为什么把钓鲨作为入门考试?
  2、一艘捕鲨船来招工,我是机智、剽悍的西沙渔人,向他们推荐自己。
  3、一群意气风发的西沙少年又出发了,临行前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4、从西沙渔人身上你想到了谁?介绍课外阅读高尔基的《海燕》、《武松打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六、根据《西沙渔人》,续编故事《西沙少年》。1234567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242.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