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机遇险的时候原文|当飞机遇险的时候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1-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知道“掠、马上……”在句中的作用。
   2、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先人后已的精神。
  二、教学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训练分段。(20分钟)
   ○“遇险”是什么意思?说说本课中遇到的“险”。
   ——飞机遇险
   ○这件事情中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他的什么事?
   ——让出伞包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如何呢?
   ——飞机脱险
   ○结合刚才的问题,再读分段。
  2、字词教学:(10分钟)
   ○字音:
   重庆层层叠叠汹涌螺旋桨冻僵跨(越)继续
   ○字形:
   叠僵衡严腾继(断)
  3、课堂作业:(10分钟)
   ○抄写词语词语:2遍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随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先人后已的精神。
  教学过程:

  1、回顾本课各段大意。(5分钟)
  ○飞机遇险——让出伞包——飞机脱险
  2、分段理解并随文解词。(25分钟)
  ○第1段:
   ※飞机在高空中遇到什么危险?找出来读一读。
   ※哪句话最能写出当时的严重情况?
   “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
   “掠”?“一座座”说明什么?
  ○第2段:
  ※小扬眉没有伞包,周恩来同志是怎样对待的?
   口头回答后,完成《课堂作业》时填空。
  ※“周恩来马上解开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
   说说“马上”在句中的作用。
   ※周恩来又是如何对待周围的工作人员的?
  “用命令的口吻”说明了什么?
  ○第3段:
   ※飞机脱险了,机舱里的人们心情怎样?
  以读代讲
  3、作业指导。(10分钟)
   指导《课堂作业》部分作业。

一、教学目标:
  1、能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35个新词语。
  3、能照样子,用“除了……还有……”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恩来同志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时间:3课时
  三、教学重点:
继续训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的能力。
课文第2段写事情的经过部分,具体地描写了人物的品格,是全文的重点段。
  四、教学难点:
课文第4自然段划分归并是个难点。
  五、教学准备:录音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第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照样子用“除了……还有……”仿写句子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并质疑。(3分钟)
  1、出示课题,齐读。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写事)(事情发生在飞机遇险的危急关头)
  3、围绕课题质疑:发生了什么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飞机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结果怎样?123456789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5分钟)
  1、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人翁是谁?
  2、出示小黑板,讨论填空:
   ( )时期,( )从( )乘飞机到( )去,当飞机( ),( )把自己的( )让给( )。
  三、分段(7分钟)
  1、复习“单元提示”,说说写事的文章怎样分段。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
  (1)介绍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各是哪几个自然段?起因、经过、结果又各是什么?
  (2)尝试给课文分段。
  3、交流,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起因 飞机遇到了一股强烈的寒流
   经过 周恩来把伞包让给小扬眉
   结果 飞机冲出寒流的包围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1、2自然段)(20分钟)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地点:从延安到重庆的飞机上 人物:周恩来、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小扬眉)
  2、说说第1自然段段意。
  3、默读第2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读准字音,想想词义。
  (2)找出介绍飞机上各部分名称的词语,并试图画出飞机的简笔画,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3)读读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想想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
  4、讨论交流:
  (1)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飞机的简笔画,标出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机翼、螺旋桨、机身、舱门”等。
  (2)第2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不能调换。
  (3)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词句写出了遇险时情况的危急?(3——6句)(结合理解词义)
  (4)朗读指导。
  (5)引读第7句:在紧急情况下,机长采取了措施——
  5、自由读第2自然段,读出“遇险前后”不同的语气。
  6、指名说说第2自然段的段意。
  7、把两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五、作业:(5分钟)
  1、抄写字词,并完成作业本上第1题。
  2、摘录第2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能写出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3、从周恩来让伞包的动人事迹中,感受到周总理的品质高大、伟大。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3分钟)
  1、形近字组词。
    疆(  )惊(  )桨(  )桶(  )
    僵(  )掠(  )奖(  )涌(  )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
    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课文第二段,看看当飞机遇险的时候,人们是怎么做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20分钟)
  1、带着课后问题自学第3自然段:小扬眉没有伞包,周恩来是怎样对待的?
    划出有关的词句,想想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
    重点词语:立刻站起来 几步跨到 马上解下 亲切鼓励
    人物品质: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3、看图:说说周恩来在干什么?齐读书上的句子
    找出“困难”、“危险”的反义词。
  4、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5、指名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中的词句又反映了周恩来同志什么品质?123456789
    (质疑:他为什么要用命令的口吻)
  6、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体会人物品质。
  三、仿写练习。(12分钟)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说说人物的品质是通过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
  2、创设情境,进行说话训练。
  3、动笔写一段话。
  四、作业(5分钟)
  1、完成作业本上第7题:填空并说说这几句话说明了什么?
  2、完成作业本上第2、3、4题。
    教后感:学生能抓住周总理的动作、语言的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5自然段,总结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恩来在危急关头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3、能仿写一段话,通过人物的动作反映人物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8分钟)
  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二段,然后指名说说每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听写词语。
  二、学习第三段。(10分钟)
  1、指名朗读,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与第2自然段对比着读,这两段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遇险 脱险
    飞机飞得 遇到寒流 冲出寒流 飞机继续
    又快又平稳 蒙上冰甲 冰甲融化 快速平稳
    不断往下坠 渐渐升高 飞 行
  三、总结课文(6分钟)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
  四、交流上一节课的仿写练习。(10分钟)
  1、指名读自己写的一段话,师生评议。
  2、修改。
  3、抄写。
  4、交流
  五、完成其余作业。(6分钟)

  教后感:周总理先人后己的品质,是从他的言行中反映出来的,所以第3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让学生自己读,划找出周恩来动作、语言的词句。同时这一段,也是一个习作的范例,所以我安排了“写话练习”,让学生能掌握这一种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让伞包
        周恩来     小扬眉
        立刻站起来
        几步跨到
        马上解开
        亲切鼓励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从延安乘飞机到重庆途中,在飞机遇险的情况下,毅然将自己的降落伞包让给同机的小扬眉的事,反映了周恩来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德。作为周恩来的故乡-----绍兴的少年,应该更多地了解他,收集他的故事,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层层叠叠”等10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能照样子用“除了……还有……”写句子。
  2、能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能说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周恩来在危急关头,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德。
  5、了解总理更多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难点:感受周恩来在危急关头,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德。
  123456789四、教时安排:2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明白飞机遇险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今天,我们学习《当飞机遇险的时候》这一篇课文。请同学们通读课文,读准生字。若碰到有问题的可相互请教。
  (2)检查自学情况:
    音:同行的两种读音(文中的该怎么读?如何区分?能分别用上两种读音说一句话吗?)
    形:桨(浆)械融
    掌握:重庆层层叠叠波涛汹涌螺旋桨冻僵机械师舱门跨到融化继续欢腾口吻
  (3)提出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再次读课文,参照课后第4题,试给课文分段。口头概括段意,对于第一段,要求学生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等要素。
  3、学习第一段:
  (1)“遇险”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语言写出了飞机遇险了?
  (2)从这一部分语言中,你读懂了什么?
    抓住:事情出乎意料
    情况很危急(理解机翼、螺旋桨、冻僵、坠、掠等词义)
  (3)你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一部分语言吗?(多指名几个)
  (4)读整个第2自然段,你认为该怎么读?(打擂读,齐读)
  (5)请试着给第二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层。
  4、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及作业本对应题。
    读熟课文

                第二教时
  一、教时目标:
  1、感受周恩来在危急关头,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德。
  2、收集总理事迹,准备开总理事迹介绍会。
  二、教学过程:

  1、导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危险,小扬眉因没有伞包而急得哭起来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总理听到哭声后是如何处理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划出你最敬佩总理的句子,再认真读读,待会儿将你的理解和大家共享。
  (1)抓住:立刻站起来
        几步跨到
        马上解开
        亲切地鼓励
        命令的口吻说
    让学生谈谈对总理这些行动的看法。(板书)
  (2)依学生回答的先后顺序逐句指导朗读。
  (3)总结:在这样危急的关头,总理能够把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真是了不起呀!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文章第二段。
  2、教学第三段
  (1)最后,飞机终于脱险了。那是何等幸福的事!
     指导朗读
  (2)结尾说“机舱里一片欢腾”,你想想那是因为什么?
  3、齐读全文
  4、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的作业
  (2)准备听写
  (3)收集总理的故事,深入认识总理,准备开总理的介绍会。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已为人的高尚品质。
  2、练习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
  3、结合本课的生字词,用“掠过”“欢腾”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飞机遇险的时候周恩来同志的动作、语言。
  练习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
  教具准备: 软件、多媒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布置预习。
  这篇课文讲的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想一想:飞机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周恩来同志是怎么做的。123456789
  二、检查预习。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有哪些人?齐读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层,每一层的意思是什么。指名读飞机遇险的四句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及之间的关系。
  3、指名读第三段。从“立刻”“几步跨到”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周恩来动作非常迅速,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帮助别人。)从“马上”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从“用命令的口吻”中体会到了什么?(态度坚决,心中想的是别人的安全,根本不考虑自己。)
  4、飞机脱险的原因是什么?“枪舱里一片欢腾”是什么意思?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给课文分段。
  1、复习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想想该怎么分,在书上做上记号。
  3、讨论分段。说说“飞往重庆”“飞机遇险”“让伞包”“飞机脱险”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二、练习用“掠过”“欢腾”造句。
  1、找出课文中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口头造句。
  3、书面造句。
  三、复习本课生字词。
  1、同桌互相读读词语。
  2、讨论怎样记住生字的字形,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抄写词语两遍。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9飞机遇险的时候
                 飞往重庆
                 飞机遇险
                 让伞包  临危不惧、舍已为人
                 飞机脱险

【内容提要】
   本文写的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到危险的紧急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事迹。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小节):写周总理到重庆去,同行的有工作人员,还有小扬眉。
   第二段(第2小节):写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严重。
   第三段(第3小节):写周总理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
   第四段(第4小节):写同志们关心周总理,周总理关心大家的安全。
   第五段(第5小节):写飞机脱险。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敬爱的周总理在飞机遇到危险的紧急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周总理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在生命危急关头首先想到别人以及对革命后代深切关怀的伟大精神。
  【写作特点】
   本文是按照“飞往重庆、遇到寒流、让出伞包、关心大家、飞机脱险”五层意思写的。每段一层意思,一层一层联系得很紧密,叙述了飞机遇险到脱险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2.读懂课文的每句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习用分层的方法理解自然段。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用“鼓励”、“欢腾”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在读懂课文每段话的基础上,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习用分层的方法理解自然段。
  教学时间 二课时123456789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生字、新词。
  (二)练习用“鼓励”、“欢腾”造句。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指导书写笔画多和容易写错的字。
  (二)指导学生用“鼓励”、“欢腾”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生字、词,并初读课文,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按要求查字典完成第一次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正音。
      本课共16个生字。其中“庆”、“桨”、“僵”、“衡”、“舱”、“融”、“腾”都是后鼻韵音,要注意读准。
      “着”是多音字,可出示多音字组词,加以巩固训练。
    2.指名分析字形结构,重点指导:翼、衡、械、融这四个字。
     “翼”字让学生组词:机翼。
      (1)什么结构?(上中下结构)
      (2)注意书写:上面的“羽”字头,在书写时不带“钩”。
     “衡”,让学生组词:平衡。
      (1)什么结构?(左中右结构)
      (2)中间部分怎样写:(中间是“”不是“鱼”)
     “械”
      (1)读准字音xi8,组词:机械师。
      (2)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3)右边的第三笔和第四笔一样吗?
     “融”
      (1)让学生读准字音r$ng,组词融化。
      (2)“融化”是什么意思?(指冰或雪变成水就是融化。)
      (3)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4)让学生弄清左下方的“”,不要写成“”或“羊”。
    3.出示形近字组词,作巩固练习。
      庆(   )         累(   )          奖(   )
      厌(   )         螺(   )          桨(   )
      设(   )         旋(   )          队(   )
      股(   )         旅(   )          坠(   )
    4.指名读词语,进一步巩固练习。
      重庆 一般 机翼 冰甲 冻僵
      下坠 平衡 掠过 舱门 鼓励
      融化 欢腾 螺旋桨 机械师
  (四)指导造句。
    1.理解词义:
     鼓励:激发、勉励的意思。
    2.指名课文中带有“鼓励”一词的句子。弄清句式。
    3.例句:数学竞赛前,妈妈鼓励我,一定要取得好成绩。
    4.学生练习造句。
    5.欢腾:欢喜得手舞足蹈。
    6.指读课文中原句,弄清句式。
    7.例句: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的喜讯传来,同学们立刻欢腾起来。
    8.学生练习造句。
  (五)作业。
    1.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在造句本上写出造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123456789
  (二)读懂课文的每句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习作者连句成段的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注意2、3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飞机遇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题目回答完整,练习说话。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让学生边听边标出句子的序号,想一想哪几句是写飞机遇到了危险?
   3.指名回答,这个自然段6共有几句话?哪几句是写飞机遇到了危险?
   4.投影出示3~6句。
    (1)让学生读3~6句。
    (2)指出飞机遇到了什么危险?
    (3)在学生分别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按顺序说飞机遇到了什么危险?在学生口述的过程中,教师边听边标画出有关的连接同语。
       先……接着……然后……最后……
    (4)让学生用这一组连词,再次说说飞机遇险的情况。
      这时教师可采用指名说或学生自说的方式,扩大训练的范围。
    (5)讨论:当时飞机的情况怎样?
      “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
   5.待学生按课文内容回答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在朗读过程中,哪些地方应该加重?
    (2)让学生试读,然后同学评议。
    (3)再次指名试读。
    (4)这四句话之间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6.指读第2自然段前两句。
    (1)这两句写的是什么?
    (2)当时飞机飞得怎样?(平稳飞行)
   7.指读第7句。
     这句写的是什么?(采取措施)
   8.让学生动笔练习给本段分三层。
    (1)讨论分层。
    (2)分层的依据是什么?(事情发展顺序)
   9.这个自然段应该怎么读?
     教师以此引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根据情节的发展,读文时要读出轻、重、缓、急的语气,从中体会文章的内容。
   10.让学生分层试读后试说层意。
    (1)飞机开始时在云层中平稳飞行。
    (2)飞机遇到寒流,机翼结冰失去平衡,情况严重。
    (3)机长采取措施让大家准备跳伞。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让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危急关头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周恩来同志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2.待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表示周恩来同志动作的词语及他说的话。
   3.指名回答后,投影出示重点句,通过比较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
    (1)周恩来同志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跨到小女孩面前。
       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
    (2)这两句话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后一句话好。这句话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表现周恩来同志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品格。“立刻站”说明他动作迅速,没有丝毫犹豫。“几步跨”说明他动作快,心情急切。从中可以看出周恩来同志听到哭声马上想到是有人需要帮助。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来到小女孩面前。123456789
    (3)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舍己为人)
    (4)齐读第2句话。
   4.比较第二组句子。
    (1)出示句子。
      周恩来同志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杨眉背上,还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作斗争!”
      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杨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作斗争!”
    (2)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第2句话是从神态和动作语言上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在危险关头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马上解下”说明周恩来同志动作迅速,没有丝毫犹豫。“亲切地鼓励”说明周恩来同志在危急关头沉着冷静。
    (3)指名读句子,体会情感。
    (4)讨论:这时候谁最危险?周恩来同志在危急关头仍然亲切地关心别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临危不惧、无私无畏)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1)为什么别人要把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而周恩来同志却用命令的口吻拒绝了?
       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同志们热爱他,真诚地让给他伞包,此时单*劝说是不会发生作用的。二是周恩来同志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态度是坚决的。这时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突出表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指名用命令的口吻读周恩来同志说的话。
    (3)齐读旁白,指名读周恩来同志说的话。
    (4)教师读旁白,同学们齐读周恩来同志说的话。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高兴的心情。
   2.讨论:“就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
     (指飞机遇险的危急关头,周恩来和同志们互让伞包的时候。)
   3.飞机脱险了,大家的心情怎样?
     (高兴、激动、兴奋)
   4.指名读,同学评议。
   5.让学生想象一下,机舱里一片欢腾是什么样儿的?
   6.齐读最后一段。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时,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叶挺的女儿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品质及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周恩来同志让伞包的经过,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反映周总理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懂重点词句,学习并积累生动的词语;结合画面想象当时的情景,感受周恩来同志对少年儿童的关爱。
  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周恩来同志让伞包过程的描写,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高尚精神是教学的重点。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延安、重庆、层层叠叠、一股寒流、螺旋桨、掠过、鼓励、融化、欢腾”。积累运用生动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4.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教师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上网、查阅资料、访问等)收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交流,加深对周恩来同志的认识。123456789
  2.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有关词句的妙用。注意让学生把周恩来同志的动作、语言和当时飞机遇险的危急情况联系起来思考体会,使学生从周恩来同志的言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1)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可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写飞机遇险、情况严重的四句话,在危险程度上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当周恩来同志听到哭声后,他是怎么做的?结合课后“思考?练习”2,引导学生从“立刻”、“摇摆不定”、“几步跨到”、“马上解下”、“给小叶背上”这一系列词语中,领悟出周恩来同志在生死攸关之际,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可贵精神。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体会小扬眉此时内心想法,感受周总理对晚辈的关爱。
  (3)文中的结束句“机舱里一片欢腾”,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说怎么理解“欢腾”这个词,感受飞机上的人们为周恩来同志高贵品质所倾倒的情景,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生动的词语摘抄下来,试着用其中的两、三个词说一两句话,达到感悟、积累、运用的目的。
  3.加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将自己置身于文中描写的场景去感受体会,以激发学生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对于写飞机遇到寒流之前正常飞行的两句话,启发学生体会乘飞机的人当时的愉快心情,注意读好“又快又稳”、“层层叠叠”、“波涛汹涌”等词,读出愉快的感受。对于叙述飞机遇到寒流、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几句时,注意读好“冻僵”、“沉甸甸”、“掠过”、“眼看”等词,读出情况危急,令人担忧的心情。
  4.本课生字较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有效识记汉字,促使学生对学习汉字始终保持浓厚兴趣。可采取小组学习方式,互教互学,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教师注意检测下列字:
  字音:“延、庆、扬、涌、旋、桨、融、腾”,区分前后鼻音。
  字形:“顾”提醒学生注意左边的写法;“融”提醒学生注意左下部分的写法;“旋”提醒学生注意右下部分的写法。
  5.本文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方面来反映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品质,课后可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一个小片段,也可用上从文中摘抄的生动词语。
  6.引导学生将课前收集的有关周恩来同志的文字资料、图片,与同学们交流。如果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较多,也可以办一期有关周恩来的事迹展览。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123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