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板书设计|《纪昌学射》教案设计及反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2021-10-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妻子、虱子、拜见、纪昌学射、相当到家、百发百中”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1.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懂得本领的习得离不开好老师的指导,要学会尊敬老师,听老师的教导。

2.懂得本领的习得需要自己的刻苦训练。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学情分析

分析教材:《纪昌学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课的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

分析学生:四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几则寓言故事,对寓言并不陌生,加上寓言故事本身篇幅短小,老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从小故事中见出大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引导倾听:古时候,有一个叫纪昌的人,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猎人。但还不是天下最好的射箭能手。(大家知道什么叫“射箭能手”吗?)当时堪称天下第一的射箭能手是飞卫。纪昌决定和他比试一下箭法。纪昌先射中了空中一只鸟,飞卫大笑。纪昌又射了一箭,射中了水中一条鱼。飞卫还是笑着摇头。世人都说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是最难射中的,然而在飞卫眼里,这只不过是雕虫小技,只见飞卫提起弓,不经意地射了一箭,射穿了一片正在飘落的树叶。那片树叶却没有改变它飘落的轨迹,只是在空中停了一秒钟,仿佛犹豫了一下,然后又慢慢落下来,纪昌的心中一阵刺痛。这一射朴实无华,然而却让纪昌彻底折服了,于是他决定向飞卫学习射术。

讲到这里,就有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寓言故事,请孩子们拿出你的右手,用手指跟着老师来写题目。这个“昌”字上面是个“日”要写小一些,下面是个扁扁的“日”,我们可以念yuē,要写大一些。(写完后)这个字在表示姓氏时念三声jĭ,当然近几年也有一些人念四声jì,不过我在查阅资料时发现:这个字在表示姓氏时正确的读法是三声jĭ。好,读读题吧!(抽生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堂上最美的风景是琅琅的读书声,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读文)(课件)刚才大家在自由读书,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动。请大家按照老师的提示来概括一下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以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能够使我们的表达更有条理。12345

2.最后,纪昌练得怎么样?(生答)(板书:百发百中)〖强调“能手”〗你知道他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吗?(生:他非常认真刻苦……他非常具有恒心……因为他练好了眼力)教师相应板书——“认真刻苦、坚持不懈、练眼力”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次练眼力

①师:刚才那位同学提到飞卫师傅并没有一开始就教纪昌开弓射箭,而是先让他练眼力。文中写了纪昌几次练眼力?(两次)请大家默读第2自然段,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师: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一读,说说你的感觉。

生:“两年以后……眨一下”我感觉到纪昌非常神奇,我太佩服他了……我觉得纪昌能够练到如此程度与他的认真刻苦是分不开的。

师:能不能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学生朗读)

②师:能抓住关键句子来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课件)

③纪昌能练到如此程度,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神奇,同时也从心底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那么他究竟是怎么练习的呢?找到相应的句子给大家读一读。(学生读)

④师:孩子们看见过梭子吗?(出示梭子图片):梭子是织布用的工具。形状像小船,中间是空心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织布的过程中梭子运行的轨迹。(出示视频)孩子们注意看,在织布人左右手中倒来倒去的就是梭子。谁愿意当一回纪昌来感受一下梭子织布?其他的同学来当一回飞卫师傅,告诉他练习时有什么要求?能不能把老师强调的重点更突出地读出来?(学生读)问纪昌:明白你的练习要求了吗?

师:下面我来织布,你来盯。其他同学要注意观察他的眼睛。

问纪昌: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生:眼睛很累)你真是一位敢于尝试的勇士!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观察到他刚才眼睛什么样子?

生:睁的很大,看上去很认真(睁大眼睛注视)

⑤师:是啊,纪昌也是这样练习的。(课件)抓住关键词来品读句子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课件)(出示纪昌练习的句子)能不能抓住关键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⑥师: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平时有没有注视过什么?

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我曾经很认真地注视过……

师:那你觉得你们的和纪昌的注视一样吗?有何不同?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们的注视时间很短,而纪昌一注视就是两年,我感受到了他的坚持不懈……我们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注视,而纪昌是为了练眼力,能感受到他很刻苦。

⑦师:刚才我们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课件)谈了自己的理解,体会到了纪昌这种认真刻苦、坚持不懈,(课件)能不能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学生读)

⑧师:古代女子几乎天天织布,而纪昌也几乎天天这样练习,而且一练就是两年,展开我们想象的翅膀,猜想一下两年时间内都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生:妻子看到他练得很辛苦,可能劝过他……他可能练到很累的时候想到过放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别人看他这样练习可能嘲笑过他。

⑨师:刚才我们通过展开想象(课件)猜测出两年之内纪昌可能遇到的情况,可一个坚定的信念使他坚持了下来,(课件)读!(根据学生朗读进行具体的朗读技巧指导,如轻重、缓急、停顿等。“睁大”“注视”应重读,“来回”之间应稍作停顿等。)12345

春天,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但他能谨记师傅的要求,无心出去游玩,他每天在妻子织布的时候,读——

夏天,高温炙烤着大地,蚊蝇成群,他还是能一遍又一遍地想着师傅的要求,他每天在妻子织布的时候……

秋天,大地一片金黄,当人们都纷纷走进大自然去观赏迷人的秋色时,他还是每天在妻子织布的时候……

冬天,白雪皑皑,寒风刺骨,但丝毫都不能动摇他练习眼力的决心,他依然每天在妻子织布的时候……

⑩师: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两年认真刻苦,坚持不懈地练习,纪昌本领练得怎么样了?(生:相当到家)(课件)

师: “相当到家”可以说成“相当          ”’?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生: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你认识中间这个标点吗?大家看,破折号前后都表示同一个意思,后面的内容补充说明了前面“相当到家”的具体程度,这个破折号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针刺眼皮,眼睛不会眨一下,你能做得到吗?是啊,无法想象,多么夸张,这也正是博大精深的语言魅力啊!把夸张的语气读出来。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师傅说什么?

生:师傅我的本领已经练得很好了,你赶快教我射箭吧。

师:那么师傅要告诉你:虽然你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到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听了之后,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回去继续练习。

2.学习第二次练眼力

师过渡:刚才我们在学习纪昌第一次练眼力时,抓住了关键词句谈了自己的理解,根据生活实际体会到了人物的品质,还能展开想象,更加感受到了纪昌的恒心和毅力。下面让我们回到学习小组中,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共同学习纪昌第二次练眼力(也就是第三自然段),互相说一说你的理解。(学生小组交流谈体会)

①学生交流:通过最后一句话我看出了纪昌练的很刻苦,他太了不起了……通过纪昌练习的句子,我感受到了他很认真。

师:你是通过哪个词看出来的?(板书:聚精会神地盯)能不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孩子们看见过虱子吗?它比芝麻还要小呢!车轮有多大?比划比划。古代的车轮可比现在轿车的车轮大多了,再来比划一下!虱子能被看来像车轮一样,神奇吗?佩服吗?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②师:纪昌练到针刺眼皮,眼睛不会眨一下,用了两年的时间,那他是用了多久才练到小虱子在眼里就像车轮一样大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原文吧:

古文拓展:(我读原文,孩子们读注释)

出示: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注释:十多天过去了,虱子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这只虱子竟有车轮那么大。稍大一点的东西,就像一座座小山那么大。)

③师:回顾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此时的纪昌不仅    ,还能    (课件)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答案,让我们抓关键词语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四、总结寓意,升华情感12345

1.回顾课文,进行小结:你知道飞卫师傅为什么非让他先练这些吗?这和射箭有关吗?

生:这是在培养他的注意力……这样能增大他射中的机率……师傅是想先让他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板书:基本功)

师:纪昌最后的成功除了自己努力练就的基本功外,还离不开谁?(生答)没有师傅飞卫的严格要求(妻子),也许纪昌也成不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孩子们知道吗?成语“百步穿杨”这个故事说的就是飞卫。他可是个真正的射箭能手啊!有了这样的师傅,使纪昌学射事半功倍,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啊!

2.想不想知道纪昌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请看故事(出示《纪昌贯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结合我们刚才运用那些方法,谈谈你的体会。(学生交流,老师肯定学习方法,如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

师:看来啊,练好眼力确实是学好射箭的基本功。有人说:“寓言是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经从寓言《纪昌学射》这只魔袋里取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早就听说咱们班的同学多才多艺,告诉老师,你最擅长什么?能不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跟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经验?(课件)要想学好      (本领),必须先练好      (基本功)。

生:要想练好游泳,必须先练憋气……要想骑好自行车,必须先掌握好平衡……要想打好篮球,必须先练好运球……

3.孩子们从纪昌身上收获真不少啊!(课件)现在,你最想对纪昌说什么?拿起笔来写一写吧!

师: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相互交流会有更多的思想,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4.总结:同学们,小学是我们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希望大家从现在起练好我们的基本功,如语文中的听、说、读、写都是基本功。同时也预祝大家将来能够成功。

最后,老师希望大家能把我们今天学习的《纪昌学射》这个小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像《纪昌学射》这种含有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希望大家有时间能多读一读。

教学反思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文章并没有把笔墨用在纪昌是如何学习射术,而是详细的讲述了纪昌两次练眼力的过程,说明只有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取得成功。寓意十分明显。在处理教材时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凸显“实践”,注重读中感悟

文中两次练眼力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是第二次的基础。所以,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第一次练眼力上。为了引领孩子感悟纪昌苦练的品质,我带领孩子层层深入地品读句子。一读,让孩子理解“注视”的字面意思。二读,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与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在纪昌的注视中含有的那种坚持不懈,认真刻苦的品质。三读,通过想象,感悟只有认真刻苦还不够,还要有恒心,有毅力,让学生在品词读句中层深入的感悟纪昌的学习品质。

二、 渗透学习方法,并贯穿课堂始终

首先,初读课文后我给学生提供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目的是渗透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和运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词语把语言组织的更有条理。学完全文后,我再次提供句式进行训练时,就能水到渠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语言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渗进联系生活的方法。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兴趣盎然,对词语的理解和对纪昌的学习品质的理解更加深刻,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领会联想和想象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用激发想象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力求把联想和想象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能力。采用由扶到放的方法,引领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在学习第一次练眼力的过程中,我适时的向孩子们渗透学习语文的方法,并放手让孩子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学习第二次练眼力。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通过自己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在课堂运用的各种学习方法适时给予肯定和提炼,力求学习方法从学生中来再到学习中去。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来理解文章内容。12345

三、 故事链接,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开头设计的故事导入,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质疑—理解,变演绎为探究。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去主动读通、读懂文本。体会主人公的品质。就今天的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寓言的学习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由于本课容量比较小,所以在学完本课后,我又加入了《纪晶贯虱》的故事作为拓展阅读。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孩子们深入体会打好基本功后的重要性;二是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这节课我力求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实践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有些学习方法的处理可能还不够准确和到位。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研究和探索。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inianjiyuwenjiaoan/10060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