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020-10-1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谈话导入:
1、师:孩子们好!愿意接受老师的考验吗?
专门卖孩子们穿的校服的店我们叫它——专卖店
师:专门进行的一次采访叫——专访。
师:专门研究地质学的科学家叫——专家
师:专门送我们出去旅游的汽车呢叫——专车
师:专门运送重要的乘客或货物的列车叫——专列。
一、初读感知
1、刚才,我们谈到过专列,(出示火车图)你们瞧,这就是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专列。猜猜看,这次专列送的会是谁呢?
师:这趟专列运送的不是重要的人物也不是重要的货物,而是一群在我们的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燕子。是一趟燕子专列。
2、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师:孩子们的好奇心真强,那咱们来听听课文是怎么说的吧。(播放朗读)
(1)、听了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2)、这么生动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读读呢?打算怎样读?
打开课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像刚才听过的朗读一样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
3、刚才孩子们非常认真地读了课文,现在这些词语,老师想看你们掌握了没有?
开火车读—-齐读
二、感受燕子的不幸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成千上万只燕子高高兴兴地从南方飞回北方。然而,它们在瑞士境内却遇到了麻烦?究竟是怎样的麻烦?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找出燕子遇到的麻烦,用波浪线画出来。(生读,勾画)
1、组织汇报:燕子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2、出示句子]再读,看看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3、交流:
(1)生:我感受到燕子很可怜、很不幸、很危险
师:能用我从-----感受到--------来回答吗?
生:我从“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感受到天气寒冷。
生:我从“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感受到燕子的不幸。
(2)a、理解:气温骤降:天气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下降。
b、理解:长途跋涉(燕子飞过了很多地方,一路上非常疲劳艰苦。)
(3)想象:燕子都飞过哪些地方?
师:此时,在你们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想象)
(4)读出燕子的不幸。
三、感受关爱
师:这群燕子的命运如何?它们又得到了哪些人的关爱呢?读读后面剩下的部分。
1、政府:是怎么体会到政府对燕子的关爱的?
[出示句子一]与国家的其他大事相比,一群遇难的燕子是多么“微不足道”啊!而且更没听说过,哪个国家会为一群动物兴师动众,可瑞士政府却能下如此命令,让我们用朗读夸夸他们!
2、居民:居民又是怎样关爱这些燕子的?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
(1)、[出示填空]看看这个句子,请你在文中圈出括号里要填的词语
“听到这个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2)指名填空。
(3)从所填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a、体会到人们为了找到燕子,不怕寒冷,焦急地寻找。.
b、“纷纷出门”,你仿佛看到了哪些人出门?
“四处寻找”,你们想他们会到哪里去找?123
(4)师:让我们一起加入这寻找燕子的队伍吧!(引读)
3、贝蒂:出示插图,图中可爱的小女孩就是小贝蒂,猜猜,她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1)生:她在想,燕子啊燕子,你可要坚持住啊!我救你来了。
生:她在说,可怜的小家伙,你知道你的同伴在哪儿吗?
生:她在想,加油,只要我多找到一只,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
(2)师深情描述。
(3)、自由读这段话。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交流,师巡视)
(4)汇报:你读到哪里最感动?
师:你仿佛看到了她怎样在山间岩缝里寻找?
师:小贝蒂不在乎什么?在乎什么?
多勇敢,多有爱心的孩子呀!(指名读——齐读)
四、总结:
师:在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面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它们又是幸运的。这种幸运离不了瑞士政府、居民、贝蒂的关爱。这种关爱给了动物生的希望,铸造了人与动物间的和谐。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音乐《爱的奉献》
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浓浓的关爱,成千上万只燕子得救了。它们坐上漂亮舒适的专列,即将离开瑞士。车厢里,成千上万只燕子唧唧喳喳。现在,你们就是其中一只,你想说什么?
师:让我们把所有感动和感谢都融入到朗读中去吧!列车开动了,引读---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结束语:孩子们,就是因为有了活泼可爱的动物和生机盎然的植物,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才会如此多姿多彩、美丽温馨,它们是我们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孩子们,让我们在《爱的奉献》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板书:政府
不幸——居民-------幸运
贝蒂

教后反思:
《燕子专列》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课文,但是整个事件的每一个情节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洋溢着浓浓的温情,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教学时,我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一、入情入境,以境激情
“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在学生理解燕子遇到的麻烦时,我播放了一段大风大雪的录像片,狂风暴雪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此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这样说:“风猛烈地刮着,雪纷纷扬扬地下着,真是狂风暴雪,天寒地冻,这么弱小的燕子承受得了吗?”。通过这种煽情性的语言,创造一个情感氛围,让孩子在学习中能不知不觉地被感染。
在观察课文插图时我饱含深情地说了一段话,引导学生读读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结束时煽情的声音又再次响起:“在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面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有了瑞士政府、居民、贝蒂的关爱。它们又是幸运的。这种关爱给了动物生的希望,铸造了人与动物间的和谐,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接着,音乐《爱的奉献》轻轻响起,我相信随着音乐的播放,一定会掀起文章情感的高潮,引起学生的共鸣。此时,我问: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你想说什么?学生在真情而悠扬的背景音乐中表达内心真切的感受。进一步唤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萌动的爱心,升华学生的情感品质,催生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实现从感悟、积累到运用的语言训练。12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精神影响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二、重点词句,“读”占鳌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读既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是感悟,又是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情感的陶冶所以,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如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感受燕子遇到的麻烦一段,根据孩子的学习经验,课堂上肯定能找到一些相应的词语,如描写天气寒冷的词语,描写燕子疲劳的词语,我抓住了能够体现燕子处境危险的三个词,“饥寒交迫”、“长途跋涉”、“濒临死亡”,让学生谈感受。这样,不仅谈出了词语表面的意思,而且还读出了词语背后含着的东西。从词入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力求体现三个准度的整体推进,达到以文入情的目的。
在学习小贝蒂一段时,我问“你读到哪里最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在小组里说一说。”这个开放性的自学要求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经历“感悟——提炼”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适时地指导朗读,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体会。
整节课首先是自由质疑,初读感知,接着,品读感悟,深入情境,同时又在研读中感受浓浓的爱心。清亮的童声始终响彻课堂,琅琅的读书声成了课堂最美的语言。
三、引导想象,体悟真情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通过读展开想像,获得情感体验。
在学生感受到天气之寒冷给燕子所带来的麻烦,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引导想象燕子的处境,引起孩子对燕子的同情,再结合孩子的理解指导朗读,水到渠成。
描写贝蒂那部分,是人类对燕子的真情流露,展现了人类爱护动物的美好品质,也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由此教学时,我就抓住这“动情点”,通过课文插图让学生想象“她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从而触摸人类关爱动物的美好品质,也让孩子们在悟情入境的体验中达到心灵境界,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我觉得动情点挖掘比较有效,孩子们比较成功。
在教学居民们的寻找那段我引导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谁走出了家门”,“你们想他们会到哪里去找?”感受瑞士人民是人人关心这件事,人人都在献爱心;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恶劣环境与人们献爱心之间的关系。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00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