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珍珠泉》教案|《珍珠泉》说课稿
【jiaoan.jxxyjl.com--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说教材
(一)
《珍珠泉》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组的略读课文。这篇略读课文描写了家乡山林中一眼美丽的清泉,写出了泉水的深和绿,抒发了对大自然景观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
课文是按珍珠泉所在的位置,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以及“我”对家乡的喜爱的顺序写的。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本课内容浅显、语言优美,读着这些文字,仿佛身临其境,眼前真的看到了深绿的泉水,周围被花草树木包围着,潭水在阳光下好似珍珠般耀眼灿烂。因此,在教学本课时,应该弱化老师的“说教”而让学生进行充分地自读自悟。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细腻生动,用词优美。在教学时还要落实语文的工具性,通过有效的设计,让学生体会文章这样的表达方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二)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 在贯穿始终的阅读中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2、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 学习文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 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优美语言。
其中,重点是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而学习文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是其中的难点。 二、说教学策略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上述目标呢?我主要采取以下的教法: 1、 创设情境法。本文语言优美,对珍珠泉描述得细腻生动,因此,先用文本语言帮助学生想象进入情境,再用多媒体动画展现,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中,徜徉在美丽中度过一堂课。 2、 五读剥笋法。新课标中说,培养学生的语感要让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读。因此,特别是对于这样一篇文字优美的的文章,本课将朗读贯穿学习的始终。 3、 除此之外,本课还穿插了重点词句品读法、表演法等。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本课开始时,请学生闭上眼睛,配上柔和的音乐,用优美的声音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语速放慢,给学生几秒钟时间再回味,然后请他们慢慢睁开眼睛。问:刚才你的脑海里都看到了什么? 接着顺势导入:这潭清泉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走近它,瞧一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1) 读准字音,争取读通顺 (2) 思考课文讲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记号。123 2、 把课文的生字词()放在课件中出示。 (镶嵌 青苔 蕨草 青褐色 缘故 嘟噜 绽开 扑哧 筛干涸) (1) 生自由读词语 (2) 个别抽读 正音 (3) 齐读 3、 交流珍珠泉的特点。 先让生来说一说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珍珠泉的特点。(2、3自然段) 个别生来说珍珠泉的特点,并相机板书。 最后得出:四周绿色环绕,潭水绿、清且深,泉水冒泡,好似珍珠 (三) 品读课文2、3自然段。 1、 生自由读2、3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次,想想感受,或者你有什么问题。 2、 发现2、3自然段的结构特点。 问:2、3自然段分别主要描写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 2:绿、深。哪一句总写了这个特点。而后面都是详细地去描写泉水这样的特点。 这是总分的写法。 那第三自然段呢?分总。 3、 交流反馈喜欢的句子。预设: (1)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 这句穿插小练笔。课件出示: 天是那样高,高得 。 天是那样蓝,蓝得 。 是那样 , 。 模仿课文句式,选择其中的一句或两句来写一写。 (2) 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 引导学生领悟:为什么这泉水会被叫做珍珠泉。 师:多美的景象啊,那从潭底源源不断冒出的水泡,在光的照耀下,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就想一串串彩色的珍珠。难怪,这潭美丽的泉水,会被叫做——珍珠泉。 (四) 品读4、5自然段,体悟作者情感 导语:你们现在就生活在作者的这个村子里,这么绿、这么清、这么美丽的珍珠泉就在你们的身边。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读4、5自然段。123 1、 生自由读 2、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得出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3、 齐读(把你领悟出来的情感送到文中) (五) 作业设计,拓展延伸 寻找自己家乡美好的景物,学习课文的描写方式,来写一写。
导入部分是一堂课最开始的部分,这一部分至关重要。本文语言优美,通过配乐范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描述的画面,直接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本文虽是略读课文,但字音不可马虎,是保证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标实现的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炼加工。
通过对课文2、3自然段结构特点的学习和小练笔,实现教学目标中学习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有了上面对珍珠泉“美丽”的认识,再让学生体会作者喜爱珍珠泉喜爱家乡的感情,层层递进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sannianjiyuwenjiaoan/89003.html
-
【星辰《大海的歌》!】《大海的歌》练习设计详细阅读
【应知应会】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作者怎么观察的。 【重点难点例析】 重点是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
一次成功的实验作文400字|一次成功的实验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积累富有感染力的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含义。 3、朗读课文,能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的情景和关键词句,弄清教育家这次实验成功的原因,体会“...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自仪征漫网 点击数:218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 解题,激趣导入。 1、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我们一起来欣赏。 2、 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播放课件。 3、 这首歌你们听过么?这是一首歌唱大海的歌。在同学们的印象...
-
小学语文第六册课文_小学语文国标版第六册《25 争论的故事》教案设计详细阅读
一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4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二 教学重难点:能有条理、有感情地讲述课文中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三 教学准备:搜集《笑林广记》中的一则故...
-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视频_《语文园地一》教学建议和重点难点详细阅读
1、“口语交际”注重讲评,比比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流下深刻印象。 2、“ 习作 ”要先突出要求,再结合“口语交际”和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学写。 3、“ 我的发现 ”是关于反义词的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发现相反的两个字合起来所表达的是另一个意思。 4、“宽带网”可以结合习作进行。重...
-
【少年中国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材分析《赶海》这篇课文记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表露了作者对大海、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第二到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mdas...
-
能辨颜色的手课文原文|能辨颜色的手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会写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盲人如何知道货主欺骗自己的道理。 4、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
-
读《诚实与信任》有感|《诚实与信任》的备课要点详细阅读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7 本课讲述的是“我”(一个中国人、还没搞清楚是谁),在国外弄碎了别人的反光镜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说明了“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好这篇课文,我...
-
《北大荒的秋天》答案_《北大荒的秋天》教后记详细阅读
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79 《北大荒的秋天》描绘的是一幅独具魅力、令人心醉的北大荒秋景图。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一检查,就发现学生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得很马虎,于是我把时间都花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上了,我想“磨刀一定不误砍柴工的”!...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详细阅读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教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