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设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在理解每个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标:背诵并默写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弄懂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体会这首诗明白如画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难点:通过对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具学具准备:cai课件。

教时:一课时。

教程:

一、引言揭题,知背景。

1、师语:

在我国唐朝,有一位被称为“诗圣”的伟大诗人,他是谁?大家对他了解多少?(生简介)谁能背诵一下他的诗?

2、知背景,释题。

让我们来看一下杜甫晚年的遭遇吧!(师简介)板书课题,读题,释题。

二、初读诗,读通顺。

1、课件范读全诗。

2、生自由读诗。

3、点生读,并进行评价,纠正字音:妻子(qízǐ)不读(qīzi),漫卷(mànjuǎn)

三、细读诗,明诗意。

1、小组自学:弄懂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2、全班交流。

3、出示课件,读一读,演一演。

四、品读,悟诗情。

1、诗中有一个词最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大家能找到吗?(喜欲狂)

a、诗人兴奋的原因是什么?

(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祖国重归统一,人民可免受战乱之苦。)

b、明明是喜讯,为什么诗人还涕泪满衣裳?(喜极而泣——以悲衬喜)

扩展一: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理解“漫卷诗书”。(以乱衬喜)

诗人视书如命,此时却一改初衷,漫卷诗书,为何?

3、诗人“喜欲狂“还表现按在哪儿?(放歌、纵酒)

4、“巴峡、巫峡、襄阳、洛阳”是四个地名,涉及四川、湖北、河南三省,相隔路途遥远,诗人却只用四个词语连接起来,再加上“即、便”二字,让人感觉如何?(归心似箭)

扩展二:李白《早发白帝城》

5、小结: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洋溢着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

五、实践活动: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情感。

六、快乐作业:

1、给古诗配画。

2、想象此诗情境,叙说故事。

板书设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喜:
忽传 却看 放歌

初闻 漫卷 纵酒

即从……穿……

便下……向……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33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