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示儿 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古诗《示儿》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当时的南宋遭受金兵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沦陷,从此江山破碎,不复统一。陆游伤心悲愤,临终前给儿子立下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抗金兵未成的遗恨,有因祖国未统一的无限悲哀,也有对统一大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因此,《示儿》是开展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绝好教材。

   另外,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篇,以《示儿》为点,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积累,并以此加深学生对陆游诗人的认识与崇敬。

二、设计理念

教学内容源自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通过学教材,在课堂上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示儿》这首诗本身从字面意思来看可以说是明白如话,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但真正理解陆游深沉的爱国之情,却并不容易。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我们学这首诗,正是体现这一理念。如果学生真的能够通过这节课产生了对陆诗的兴趣,那可就真正达到目的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训练点:背诵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

3.德育渗透点: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四、教学得失
1、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中我努力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达到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
2、抓住古诗的情感线索,体现古诗感情丰富的特点。
古诗乃作者抒发感情的产物,因此,我抓住那些意蕴深刻的字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体验诗歌的意境,这是我教学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以教材为载体,用好教材,重视积累。
新课标要求我们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把教材作为一种载体,带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点带面,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因此,这节课,我以《示儿》为点,引导学生去收集、积累更多的陆游的爱国诗。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33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