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2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十一册第三十页《最后的姿势》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的含意。

2、能力目标:

(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与诠释。

(2)理解“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句话的意思。

(3)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体会谭老师恪尽职守、舍身救生的高大形象,表达对谭老师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力目标中的(1)、(2)

难点:能力目标中的(3)

(三)教学准备:

1、了解5.12大地震的概况,收集地震的有关资料、图片和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并用概括的语言归纳,制成资料卡。

2、收集谭千秋老师的相关资料及纪念谭千秋的文章、诗歌等。

(四)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起回忆,引入情境。】

1、导语: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04秒吗?这一刻中国发生了什么惊天大事?(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是的,同学们,那些日子,你们守在电视机旁,一定深刻地感受到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谁能说说地震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灾难?

2、先引导生看书上的两幅插图,再回忆当时电视播放的受灾场景,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图片。

【5.12地震触目惊心,虽过去了一年多了,但学生回忆起来,还是激动不已。这些背景资料的回忆,交流,触动孩子们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为学习新课埋下了情感伏笔】

(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

1、导语:是的,这场地震将一个个美丽的乡镇变成了一片片废虚,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家园、亲人,甚至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天灾面前,却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你知道有哪些感人故事呢?(生交流收集到的感人故事)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最后的姿势》也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板书课题)故事的主人公叫谭千秋(交流收集到的关于谭千秋的资料)

【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浸润着学生的心灵,他们看到了一个个高尚的灵魂,谭千秋的资料交流丰富学生对谭千秋的了解】

(三)【课题引领,初读课文。】

1、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仔细地去看看,并把有关最后姿势的句子画下来,(生读文画句子

2、引导看图,初步感受“最后的姿势“

【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谭老师最后的姿势】

(四)【学生习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音要注意的字:翘舌:漱、释、吱 

前鼻韵母:谭、撼、感、诠、坍

2、形要重点指导的字:漱、墟、凹、释

3、新词:

(1)废墟、坍塌、震撼、塌陷、尘埃(现象)

(2)震振、诠释、生死攸关(感受)

(3)妙语迁珠、大公无私、师德灵魂、爱与责任(品质)

4、生展示朗读,通读全文

【字词是学文的基础,这里用了较长的时间让学生学习生字新词,为通读全文打下基础,也是学生学文的前提。】

(五)【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谭老师早早赶到学校上课

(2-7)地震来临之时,谭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12

(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一位老师的感受。

(11-12)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情赞颂。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803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