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旅游,去做一次精神旅游。我们将要到一座精神殿堂,与2500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进行对话,去聆听他的声音,去触摸他的智慧,去汲取他的营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最大的麦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简介苏格拉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这篇课文,共490字,只有两个生字。我相信经过认真地练习,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了第一段。 (1)
 1、(媒体出示图片)面对满地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向弟子提出了什么要求?
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2、如果你是苏格拉底,给学生提要求,既要让他们听得清又要让他们记得住,那么,苏格拉底的话应该怎样读?(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弟子们说这一句话呢?严肃、命令)
3、我们加上提示语,再来读一下。
 课件出示:苏格拉底       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4、你们听懂苏格拉底的话了吗?明白了什么了?(苏格拉底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最大的麦穗,一个是只许进不许退。)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意思是要求弟子们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
5、你读懂了字面的意思,很不错,能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苏格拉底要求其弟子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表面上是提出一种要求,实际上是告诉弟子们:时间不能倒流,生命不能重复!有句话说得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人生的路上,我们要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要错失良机。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小结:看来大家不仅体会得好,读得更好。
(二)、学习了第二段。 (2-6)
    1、 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弟子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到最大的麦穗,他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
   多媒体显示 :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a、弟子们此时的心情怎样?(懊悔失落)
    b、从哪些地方看出来?(抓住“两手空空”、“如梦初醒”等体会)
c、你能不能读好这句话?(弟子们失去良机、一事无成,无比惋惜 (懊悔失落)读中表达。)
   2、他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难道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低着头往前走,挑挑拣拣……)? 弟子们到底是怎样追求最大的麦穗的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第3、4自然段。 划出弟子们摘麦穗时表现的有关语句?
(1)、出示相关语句:  (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123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2)、同学们请你对他们的做法发表意见,谈谈你的看法。
 a“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态度犹豫,不能当机立断。
 b“……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摘麦穗很认真,但眼光不够开阔。
 c“总认为……总以为……”——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不能立足眼前,首先抓住“现在”。
(3)、如果你们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此时听到老师说“你们已经到头了”,会怎么想?
  3、过渡,面对弟子们的表现,苏格拉底是如何教育弟子们的?请读课文的第六小节。
 投影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见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a、指名读,苏格拉底仅仅是在讲摘麦穗吗?想一想,苏格拉底此时说话时的语气?(语重心长意味深长)
  b、为什么说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呢?
 c、其中,“有一穗是最大的”与“最大的麦穗”是不是同一穗?为什么?
(第一个最大指的是整个麦地里确实存在着一粒最大的麦穗,它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而言的;第二个最大的指的是弟子们在麦地里所能见到的,所能把握住的那粒最大的麦穗,它是主观感觉的,是相对而言的。)
  d、读到这,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用上“虽然……但……”、“即使……也……”说几句话。(  生:虽然弟子们两手空空,但从师傅的话中弟子们一定受到了教育。    在人生路上,即使错失了良机,我们也不应叹息。    虽然麦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但弟子们未必能碰到它。    即使苏格拉底教训弟子们严格了一些,也是为了他们的成长。)谆谆教诲,语重心长
师小结:(最大的一穗是我们的追求,而眼前的穗才是我们要紧紧抓住的机遇)
  e 、齐度读此段。
(三)、学习了第三段。 (7)
1、过渡,苏格拉底的弟子虽然没有找到最大的麦穗,但是经历了一次体验,聆听了一次教诲,由此参透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a自由读这段话,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b指名读。
  c说体会。 (人生追寻理想,就像弟子们在麦地里选取最大的麦穗一样。要善于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d麦穗”为什么加引号?(麦穗就是机会,麦地就是人生)最大的追求” 指什么?(指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眼前的一穗” 指什么?(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实实在在” 如何理解?(就是抓住眼前的机遇,完成当前的任务,才能不会错失良机。)123
e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于“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但更需要抓住自己眼前出现的机遇,实实在在地完成好当前的任务,这样就不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了)
分组讨论一下,然后把它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有时,读文如看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小结:我们应该要有远大的目标,但更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这样,一穗一穗积累起来,就会得到一堆闪光的金子,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四、走出文本,回味无穷
     同学们,走出那金灿灿的麦地,回首今天的快乐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获,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怎么说?(我们明白了:抓住机会,把握当前。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但也应该注重现实 )  
五、 最后,老师收集了有关珍惜机遇的名言送大家: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 托马斯.莫尔
                 板书:     最大的麦穗
                    抓住机遇
                                  把握当前。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77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