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1 童年趣事 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例文,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体会细节的描写。
2、引导学生领会题眼,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感受童年的欢乐和情趣。要突出“趣”字。
3、激发学生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父母的感恩。
教学重难点:必须是有趣的事,所写的事须趣味十足。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课前准备:向长辈了解发生在童年时的趣事,可以带一些相关的相片或物品来。
教学时间:2课时(其中1课时点评)
第一课时
一、师生聊天,引出话题。
1、昨天老师从网上搜索了许多图片,想送给大家欣赏欣赏。看看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什么?
2、播放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图片,并配上歌曲《童年》
3、指名学生交流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4、适时引题:这些图片正是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你觉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乐吗?有趣吗?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说说自己经历过的最有趣的一件事。(板书:童年趣事)
二、品读例文,享受乐趣:
这篇文章是大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女儿在身患绝症后躺在病床上写下来的,题目是《爸爸逗我玩》。
1、学生自由朗读例文。
2、说说阅读体会。
交流角度:文章的题目给你怎样的感觉?从文中你读出了什么?你喜欢文中哪些语言?为什么?
三、激起回忆,交流趣事。
1、刚才通过图片看到了那么多趣事,现在请你们也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一件事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你从中获得了快乐。它可以是发生在伙伴之间、和家人之间,也可以是自己一个人时做的。
2、交流自己经历过的一件趣事,说说为什么有趣?教师随机拓宽学生的思路,根据学生的发言概括并板书:乐趣、傻趣、意趣、情趣……
四、产生共鸣,勃发情趣。
导语:那要如何才能写出这个“趣”呢?我们不妨想一下,认真的做“傻事”——有趣,如果要让事情更有趣,就应该(更认真的去做“傻事”)
1、写出趣味性的关键在于:写也做“傻事”的过程中的认真。做得越认真就会显得越有趣。请一位学生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童年趣事。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这一“傻事”该如何写出趣味的看法。
3、教师小结(结合学生的发言)
让生明白除了写出事情的趣味外,还应该注意在结尾写出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悟
4、片段比较,讨论写法。
同学们的趣事还真不少!你们想知道我的童年趣事吗?上课之前我已经把它写了下来,还想请你们帮我指点一下哪一段写得好,写得更有趣?你是从哪些句子比出来的?
出示两段话:
(1)那天下午,我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口渴极了,便回家喝开水。可是家里的开水没有了,爸爸妈妈也不在家。怎么办呢?忽然,我看到桌上有一瓶红色的葡萄酒,就拿过来“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没过多久,我就醉了。幸好爸爸回来了,看到我这个样子,就把我抱到了床上。
(2)这天下午,我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口渴极了,便跑回家喝开水。咦,怎么没开水了?爸爸妈妈呢?都不在家!怎么办,我渴得受不了了。忽然,眼前一亮,桌上不是还有一瓶没喝完的葡萄酒吗?我想:爸爸总是说酒不好喝,可他自己却那么喜欢,一定是在骗我。今天我倒要尝尝酒的滋味。于是,我拿了那瓶红色的葡萄酒,小心翼翼地打开瓶盖,一闻,还真香啊!一喝,还有点甜呢!口渴的我忍不住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原来酒是这个甜味儿!可是慢慢地,我感觉浑身热乎乎的,脸颊烫得像在燃烧。糟了,糟了,房屋里的东西怎么都会转了?我赶紧坐到凳子上。恰好爸爸回来了,他看到我这个样子,先是一急,马上又笑了,问我:“是不是偷酒喝了?我看你是酒喝醉了!”说完,就把我抱到床上,我很想告诉爸爸我没醉,可就是没力气了,话也说不出来了,渐渐地便什么也不知道了……123
3、指名交流:哪段话写得好,写得有趣?好在哪儿?(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神态)
4、小结:是呀!我们要把事情写生动有趣,就要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这样不但具体,还让人感觉真实。
五、全体参与,说好“趣事”。
1、把自己认为最有趣的部分具体地说给同桌听,相互指正。
2、个别交流,师生共评,肯定说得好的语句,用得好的词语。
六、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35分钟内完成习作。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第二课时(作文讲评)
一、指导方法:
 上节课我们回顾了童年生活,写下了自己童年趣事,老师很高兴成为同学们作文的第一读者,这次作文大多数同学是以快乐为主题,写出了童年趣事,更主要的是同学们在作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写得很具体。当然,我们的作文当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有些同学的作文还有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语句,有些同学的作文在表达真情实感方面还有些欠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修改修改。
 这次同学们的作文,老师都一一仔细地看过,但老师没有做任何批改,今天把修改的权力留给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互相修改。大家看一看,老师这里有几条修改建议。(大屏幕出示)请同学来读一读。
1、将精彩语句用浪线标出。
2、用修改符号修改:错别字、不合适标点、不通顺语句。
3、是否表达出了真情实感,请你评一评。
 二、学生选择自己想评改的同学的习作,交换作文本。
 三、学生自主评改。
教师随机指导:(评改过程中教师巡视)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写在了空白处,很好!
同学们可以在总评的后面写出自己的名字。
 四、交流评改。
1、指名:评改的是哪篇文章
2、请文章的作者上台读自己的习作。
 3、点评者根据出示的评改建议做点评。
 4、其他同学补充。
 五、学生根据点评者的点评修改习作。
 六、经过同学们互相修改、自己修改,作文更完善了。文章是写出来,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下同学们再把作文反复看看,再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

习作一的教学修改意见
1.开展活动,作好铺垫。
习作前,布置学生回家与父母开展一次谈心活动。让父母谈谈自己童年的趣事,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为习作做好准备。
2.激qing导入,学习例文。
由交流童年趣事导入例文的学习。让学生先带着问题自渎例文:(1)文中写了爸爸“逗我玩”的哪些事?(2)作者是怎样把有趣的地方写具体的?
 在学生认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讨论,读懂例文,帮助学生把握例文的写作要领。可从以下方面引导归纳:作者紧紧围绕“趣”字组织材料,写了爸爸“逗我玩”的几件趣事(画胡子、画鬼脸;编顺口溜、起绰号;说单词);重点突出,爸爸编顺口溜,起绰号逗“我”玩的经历写得最具体。
3、对比阅读,学会修改。
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影印稿片段和发表稿,思考:作者对哪些地方做了修改?为什么修改?怎样修改的?修改后的表达效果如何?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修改作文对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作用,了解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并学会使用。123
4、回忆童年,同桌互说。
根据习作提示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练说。要求学生先回忆在自己的童年时代发生过哪些有情有趣的事,选择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说给同桌听,同桌要能从本次习作要求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还可以推荐几位同学在全班交流。学生评说后教师要做好总结,并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
5、学生作文,认真修改。
学生在练说的基础上,自拟文题作文。作文草稿完成后可以请学生在班上读读,评一评。评议时要紧扣住本次习作的要求。最后让学生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然后誊写在作文本上。

习作一的教前思考和教学反思:
一、利用情感,打开作文思路。
作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写好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就说明真情实感是一篇好文章矛盾重要前提。有人把真情实感比作是文章的生命,这话是有道理的。情感的倾向性是指人的情感经常指向什么和为什么所引起,有不同意识倾向的人,情感的指向性也不同。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易接受新事物,他们的情感往往倾向于生机勃勃的田野,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湖水,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一切有趣的事物。本次教学就是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采访父母,写自己感到有情有趣的事。与访谈的活动过程本身就是有趣的,所以学生一定乐于描述,兴味无穷。
二、放胆表达,自由驰骋
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应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习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作指导应在学生完成初稿之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

课前思考:
     本次习作的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往事或父母交流,聆听父母对自己童年趣事的讲述。根据习作的要求,积累写作素材。因此作好习作准备非常重要。在习作前,学生进行“寻找童年旧事”的活动。寻找的方式可以是找出童年时精彩瞬间的照片,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和父母一起看看父母帮自己录制的儿时的录像;或和父母聊天,共同回忆童年的趣事;也或采访父母,向他们了解自己不知道或已经淡忘的童年趣事,采访前最好列个采访提纲,作一些简单的记录。相信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一定会有话可说,有针对性的说,为具体生动的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作很好的铺垫。

课后反思:
    自主评价: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是学生写的,最有权力修改的是学生自己。”把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际上也就是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再整理和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再斟酌的过程。教学中具体做法:1、自我评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2、小组评改。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学生进行评改。先由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由小组长组织成员对文章进行评改。3、学生互评。学生走上讲台,推荐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也可自荐),先谈作文的成功之处,再谈需要修改的地方。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77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