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学设计公开课教学设计|夹竹桃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3.品读语言,引导学生感知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体会作者由眼前景合理展开想象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学会表现美。
教学流程:
一、发现话题。
1.【幻灯片:夹】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先看一个字。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当它念 jiá 的时候,它表示的意思是双层的,比如夹袄,夹被。当它念 jiā 的时候,它往往表示夹杂,一种事物里带着另一种事物的特点。
【幻灯片:夹竹桃】
这个词念什么?谁来念一念?
相信大家肯定会念,它念第一声,夹竹桃是一种植物,它既有竹的特点,又有桃的特点,夹杂着两种事物的特点。跟老师一起来念。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夹竹桃。
2.幻灯出示图片(一红一白的夹竹桃):【与图片相应出示:这就是夹竹桃,叶子细长,就如竹子,花朵如桃,芬芳艳丽。红如火,白如雪,红白相互映衬着,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
它很平凡,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他在季羡林先生眼里却是很特别的。
【幻灯片:季羡林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著名古文字学家、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被人所敬仰,不仅是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他对人性的思考。】
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是最富有情意的,最情有独钟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季羡林的笔墨走近那富有情意的夹竹桃。
二、把握课文。
1.课文大家已经预习过了,这些生词你会读吗?请你先自己读一读。
【幻灯片:榆叶梅  荇藻   熏透  凄清  飞蛾   乍起】
跟老师一起来读。
 
2.请同学自己读课文,认真读,用心想,你觉得文章最重要的是哪两个自然段?
【动画:读读  想想】
同学们,我们读一篇文章,往往最能吸引我们去读的就是文章中描写最生动的段落,但是你们知道吗?有的时候文章简短的开头和结尾也需要我们好好地品读,就如本文开头和结尾两段就是文章最重要的两个自然段。
【幻灯片: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
忆的花。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两小节语言虽然简单,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肯定能从中获取许多信息。课文第一小节直接表明作者对夹竹桃的态度:夹竹桃是我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那么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夹竹桃呢,文章的结尾又直接给予了回答: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开头和结尾一问一答,首尾呼应。
同时,这简单的几句话也让我们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文章就是围绕夹竹桃的韧性及引起我的幻想来展开的,表达的中心就是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所以,读课文除了关注文章中那些最精彩的部分之外,千万不能忽视似乎不是最精彩的地方,只要你细细地读,它往往鲜甜的甘蔗一样,越咬,汁水越往外冒。
三、感受夹竹桃的韧性。
1.【幻灯:韧】。韧,左边是“韦”字旁,它代表的是熟的动物的皮,右边是一把刀,整个字连起来就是用一把刀割熟的皮,感觉是柔软的,可又是难以割断的。【幻灯:韧性】由此,韧性,往往形容一种事物的性质是柔软而结实。夹竹桃具有韧性,那其实是它所特有的一种性格特点。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儿呢?文章哪个小节写了夹竹桃的韧性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1234
【动画:读读  想想】
 
2.相信大家都能找到,课文的第四小节写了夹竹桃的韧性,请你再读读这一小节,你能从哪些词句中具体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请你把这些词句用笔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动画:读读  想想   写写】
同学们找到了吗?我们一起来看。
a 【幻灯: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悄悄地一声不响,是说夹竹桃不张扬,不起眼,似乎不是特别具有夺目的光彩的。
【幻灯: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这就是韧性,虽然是不起眼的,不特别亮丽的,但就如打仗,屡败屡战,不服输,永远坚持着。先是一朵一朵地开,最后是一嘟噜一嘟噜的,败了,再开,谢了,再长,那么多的夹竹桃一簇一簇显得那样的生机勃勃。
请同学抓住这些词句,再来练习朗读这句话。
b 【幻灯: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又能从哪里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呢?
【幻灯:无日不迎风吐艳变色】
无日不迎风吐艳,意思就是说每一天都开放,每一天都迎风吐艳。无日不,用的是双重否定,强调不管是在和煦的春风里,还是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论是天气的变化,还是气候的变化,夹竹桃都坚强地绽放自己的魅力。这就是韧性。
【幻灯:无不奉陪变色】
从无不奉陪能体会到一种坚定,不管如何都能坚持的一种决心,这种坚定就是顽强的生命力。
从季节的变化,从花儿的更替,从开花的时间之长来强调永远不变的是夹竹桃,永远默默奉陪的是夹竹桃。
请同学抓住这些词句,再来练习朗读这几句话。
【动画:读一读  】
不张扬,不起眼,这正是“柔”的一面,但它又是坚强的,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它都能坚持,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正是“结实”的一面。这就是属于夹竹桃的韧性。让我们把这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动画:读一读  】
 
3.文章以夹竹桃为题,目的就是为了写夹竹桃,但在写夹竹桃的韧性前却浓墨重彩地为我们写了这些植物这些花木。听老师读这段话。请你用心听,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幻灯片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我们家里的花应有尽有,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请同学们注意这个词:“花开花落”,花开花落指的是不同的季节开放的是不同的花,这个季节这些花开了,到了另一个季节,这些花谢了,那些花又开了。
4.明明要写夹竹桃,可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其他的花木呢?这段话和下面那段话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动画:读读  想想】
相信许多同学肯定已经发现了,写院子里的花其实目的就是为了和夹竹桃做比较,来衬托夹竹桃的韧性。第四小节开头一个词直接告诉了我们这个意思:然而。然而表示转折,直截了当把院子里的花和夹竹桃做对比。1234
写一种事物,除了像第四小节一样直接描写之外,还可以通过刻画其他的事物进行衬托。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就是起到了一个衬托作用。
请同学们连起来读读这两小节,再来感受夹竹桃的韧性。
四、感受作者幻想的意境。
1.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仅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简单的过渡句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另外一种情境。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剂催化剂,引发了我许多幻想。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动画:读一读  】
多么美丽的幻想,你来猜一猜,引起作者幻想的可能是什么原因?
【动画:猜一猜  】
【幻灯: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能猜吗?
或许引起作者幻想的是花香,【幻灯:袭变色】
香气从花枝上袭了下来,一个袭字,体现的是突然的,强烈的,令人无法阻挡的。花的香气浓浓烈烈,毫不客气,渗入到你身上每一个细胞,令你无法的阻挡,沉醉在这种香气里。
或许引起作者幻想的是月光。【幻灯: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变色】
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蒙蒙胧胧,隐隐约约,模模糊糊。
或许能引起作者幻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喜欢。作者对夹竹桃有情意。喜欢,有情意才能赋予它美丽的想象。
就这样,作者站在自己喜欢的夹竹桃下,香气,月影,树影,作者顿时就恍惚了,就有了许多的幻想,就为我们创造了这美丽的意境。
2.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入这独特的意境,要进入这种意境,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把自己当作是作者,自己似乎就站在夹竹桃的下面,用整个心灵,用自己每一个能感受的细胞去感受它。老师来读这部分,请你们用心去感受。
3.每一种幻想就像是一幅画,每一幅画都能为我们创造一份独特的意境。提到画,想起一个故事,宋朝时,一位考生围绕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画了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赢得了赞誉。你觉得在他的这幅画了,什么可以称之为点睛之笔?
【幻灯:踏花归来马蹄香的图片】
在这幅画中,以蝴蝶在马蹄周围飞舞表现了踏马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香的意境淋漓尽致展现。
4.那么在作者的一幅幅幻想之图里,你觉得哪里是它的点睛之笔?哪里描写的最为传神?
【动画 读一读  品一品】
体会到作者幻想之图里的点睛之笔了吗?
【幻灯: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幻想它是什么,就是什么,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微风乍起,叶影吹动。有了这几句,幻想的“地图”“池塘”“墨竹”都成了活的了,变得可爱了。这样写,不仅有趣,生动,更体现了生活的情趣。什么都活了。让人读着读着,也就陶醉在这样奇异的幻想世界里。1234
作者写夹竹桃,进行了幻想,幻想的就是夹竹桃的奇妙、有趣。在作者的幻想中,有静态的描写,有动态的描写。
接下来再请同学读读这几个美丽而奇特的幻想图,用自己的朗读来创造这美好的意境。
【动画:读一读】。
 
6.学到这,我们发现课文的第二小节还没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一小节是在写什么呢?请你自己去读,去发现。
【动画:读一读   想一想】
读懂了吗?课文的第二小节和第五小节一样也是在写夹竹桃的奇妙有趣,由红色的花朵联想到火,由白色的花朵联想到雪,火上有雪,雪上有火,火雪相融,只不过第五小节幻想中的奇妙有趣更富有神秘奇幻的色彩。
请同学把这两小节连起来读一读,体会夹竹桃的奇妙有趣。
【动画:读一读  】         
五、总结拓展。
1.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写的是夹竹桃。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第一部分总起全文,提出夹竹桃是我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第二部分分写。具体描述了夹竹桃的韧性和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结构清晰,非常具有条理。状物的文章就要这样围绕事物的特点条理清晰地介绍。
【相机出示灯片:
一 、总起:夹竹桃是我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二 、分写。
1. 夹竹桃的韧性
2. 夹竹桃的奇妙有趣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三 、总结: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2.作者说,我爱上了夹竹桃。课文学到这,老师相信不仅仅是作者爱,借助作者的文字,我们也一定情不自禁地爱上它:夹竹桃。不仅季羡林先生喜欢夹竹桃,古时候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喜欢夹竹桃,请同学课后可以去从其他作家的笔下去欣赏夹竹桃的风姿。

123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77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