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2 老师不在……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页:教学设计,第二页:附1:下水文,第三页:附2:主题阅读

目标预设:
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
2.创设或预设老师不在的情境,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3.通过阅读例文,掌握习作的立意选材、写作技巧,知道怎样把老师不在场的情形写具体。
4.能主动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将同学的表现写具体。
教学难点:怎样把同学们的表现写具体;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如何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资源利用:
1.学生已经在阅读过《我要做好孩子》《淘气包马小跳》《草房子》等课外读物,这部分读物中对于儿童的描写比较好,可以成为最好的例文。
2.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历和知识经验。
教学过程:
一、主题阅读
学习单1:
阅读内容:
1.阅读几个片段描写。
2.布置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求摘抄一些人物的细节描写片段。
3.推荐阅读《我要做好孩子》《淘气包马小跳》《男生贾里》《女生贾梅》《青铜葵花》《草房子》等课外书籍,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1.利用午间阅读的时间,组织学生一起阅读上面的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谈阅读的收获。
2.利用午间阅读的时间读推荐的课外书籍,做一些读书笔记。
3.利用阅读课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悟。
以上安排在两周前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精选几篇对学生有直接启示和帮助的文章进行阅读。所选片段一主要注意了细节描写,片段二则注意了面上的描写。这两个片段恰好体现了本篇习作中提到的“具体描写同学们的表现”这一要求。要让习作吸引读者,就要适当地给自己的作文安排一个“插曲”,片段三则体现了“一波三折”。学生阅读后如果能适当地借鉴,习作的水平会更高。下水文精心选择了老师不在的几种情况,适合中等和中下学生模仿练习。推荐阅读的几本书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描写儿童活动的经典读物,阅读这类课外书,会让学生有更多的习作素材。]
二、实践体验
1.提前一周内创设几次老师不在教室的情境,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
2.完成体验记录表。
[设计意图:此次习作的前提就是要让学生体验老师不在的时候,伙伴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如果缺少真正的体验,让学生空谈或者老师不在教室时的场景,学生是回忆不起来的。因此,一定要创设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进行习作才会真正有话可说。]
三、习作教学
(一)打开话题,引发讨论
学习单2:(用时约3分钟)
1.激发学生讨论话题的兴趣,了解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2.引发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来表达,产生表达的愿望。

1.引发讨论的话题。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发言时要尽量启发多种情况:如父母不在家,老师不在教室,在比自己小的孩子面前等)
2.揭示本次习作的话题:老师不在的时候。
3.引发话题:老师不在的时候,你的同伴在做些什么呢?是怎样称“大王”的?
(二)交流话题
学习单3:用时约6分钟
1.组织学生打开话题,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筛选合适的材料;
2.在交流的过程引发学生从多角度思维,从而使话题的范围更宽泛,避免表达内容上的重复。123456

 1.同学们,在你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老师不在教室的情况吗?因为什么原因老师不在教室呢?(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开会、临时有事、听课、学习;在时间上也有不同的:一会儿、一节课、一段时间……)
2.当老师不在教室时,你的同伴在做些什么呢?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指名生交流老师不在时做的事情。
3.小结过渡:其实,不管是好事还是错事,或者是有趣的事,都可以说出来,关键是要说真话。(教师可列举一个自己的例子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设计意图:“说”永远是“写”的前提。为了切实提高本次习作的质量,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因此这个环节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说。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让学生在“问”与“答”中将事情的过程说清楚,将人物的表现说具体。]
(三)例文引路,领悟方法
学习单4:(用时约8分钟)
1.通过例文阅读,体会文章的立意、写作技巧等,指导如何把文章写得更详细;
2.引导学生将老师不在时的过程写具体。

1.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有这么多秘密的事情。怎样才能把老师不在时同学们的表现写好呢?请大家来看一篇例文。
2.阅读例文(下水文一),感悟写法。思考:(1)这篇文章是怎样写好同学们的表现的?(2)除了吵闹的情形,还会有哪些情形发生呢?
3.组织学生交流。
(1)启发学生从写作的方法、写作的技巧等方面来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写法,并形成板书:     
细节描写(动作、神态、语言)
有详有略、点面结合(一群人、一个人)
一波三折
(2)师小结:虽然习作中的同学们很不自觉,但我也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特别真实,特别有趣。在我们班,除了例文中说到的这种情形外,当老师不在时,肯定还有很多其他的情形,你们能说说吗?(这个话题旨在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老师不在时同学们的表现:如班长维持纪律、班干部组织大家开展活动等;要让学生的思维打开来,这样的习作话题才会更广,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千篇一律。)
(3)启发学生说自己的表现:老师不在的时候,教室里真是精彩纷呈啊,那么你在做些什么呢?能不能把你的表现也说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适当地用好例文,对于提高学生、尤其是中下等学生的习作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提高此次习作的质量,选择了例文一做为引路文。这篇例文从选材立意、写作技巧上都有明显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能够一下子找出写好作文的窍门:一是点面结合;二是细节描写;三是有详有略。同时,例文中安排了一个小插曲,使文章变得一波三折,更具可读性。由于学生的经历可能会和例文一样会锁定在“吵闹”这一个场景上,学生的习作很可能会千篇一律,为避免这种情况,在指导中一定要让学生从选材立意上有所突破,尽量不要掉入只写“不自觉”情形的怪圈。]
(四)明确目的,练习写作
学习单5:(这一环节约花45分钟)
1.明确本次习作目的;
2.练习写作。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是呀,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一定发生了许多事情,这些事情往往是你和同伴之间的秘密。如果你能把老师不在时同学们的表现写下来,就是本次习作的要求了。
2.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能注意这几点(指板书),你的作文就会更好。试着按要求写作文。123456
3.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设计意图:经过上面的层层铺垫,学生创作的火苗已被燃起。安排在这个时候写作已是水到渠成。此时给学生充分写作的时间是最好的选择。]
(五)交流欣赏,修改习作
学习单6:这一环节约花2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选择优秀、中等两类作文一起进行评析。主要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点面结合、细节描写、人物活动、情节曲折等方面进行评析。
2.自己修改习作。
3.同伴之间修改完善习作。

1.(约40分钟后)大多数同学已经完成了习作。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两篇。(选择两类习作进行评析。在点评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并及时学习他人习作中的长处,指出习作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2.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3.寻找同伴,帮助修改。
[设计意图:文章不厌百回改。如果仅仅让学生自己修改习作,是改不出好文章的。在这个环节中,先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修改,再邀请比自己写得好的同伴一起进行修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会真正达到修改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
习作要求:我们在小学生活了将近六年了,在这六年间,一定发生了许多值得你回忆的事情。有许多事情像老师不在场一样,是不被老师知道的,是属于你和伙伴之间的秘密。这些事情你从来没有向人提起过,也许是一件好事,也许是一件错事,也许很有趣……无论是什么样的秘密事情,都可以选择写下来。将来等你老了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些童年的往事,说不定你会咧着没牙的嘴大笑呢……
习作提示:选择一件事情,像《老师不在的时候》一样写下来。注意写清事情的经过,写清人物的表现,注意细节描写。安排在此次习作后的一周。
[设计意图:这篇习作是继《老师不在的时候》后的拓展练习。从本次习作要求来看,要写的就是和小伙伴之间的秘密。如果在前面习作指导课上直接来写,有许多学生会因为不明白要求而觉得没有抓手。把这篇习作安排在这儿的用意很明显:前面经过习作指导,学生知道如何写好这类作文,在内容上将范围定得更宽泛一些,这样所选的材料也就更多一点,更容易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此次习作就布置在《老师不在的时候》讲评课后,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像本次习作那样进行具体的指导,只要指导学生审清作文要求就行了。
为了拓宽写作的面,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交流主题阅读中读过的几本课外读物,说说作者是如何写好小伙伴间的小秘密的。]

附1:下水文
老师不在的时候
进入期末复习了,那一大堆复习题像小山似的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哎,苦啊!”教室里不时传来同学们的唉声叹气,就连树上的知了也在不停地替我们催促老师:“让小朋友们玩玩吧!”是呀,我们多么希望老师能给我们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啊!
突然喇叭里传来了“全校老师开会”的通知。我们班的语文课上不成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醒目的大字“默写、背诵26课”,然后就“咚咚咚”地走下了楼梯。
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刚才还是鸦雀无声的教室,现在却像开了锅似的,沸腾了起来。我前面的两个同学开始了腿脚之战;隔座的两位正在为座位的分配不均而争吵;向后看,邵均和俞朗一个用本子卷成了话筒正准备放声高歌,另一个早就离开了座位,屁股开始扭了起来……我也不甘示弱,随手拿起一本书狠狠地砸向前面朱亮的脑袋——谁让他刚才不老实地坐着,害我总是写错字。123456
此时,班长见教室乱成一团,就站到了讲台上,“嗵嗵嗵”敲着桌子。谁会听她的,平日里是老师的应声虫,这回老师不在,看你怎么威风!“安静,安静!”班长正声嘶力竭地大吼着,可谁也不听,我们依旧干着自己的事情。显然,班长恼羞成怒,她用黑板擦狠狠地敲了一下桌子,然后大吼了一声:“再说话,晚上家作就加倍!”这回大家都听清了,教室里突然静了下来——谁愿意无缘无故地多做作业啊。
班长见大家一副听话的样子,便得意地下去了。可她哪料到,她前脚刚离开,下面就开始骚乱起来——只是都压着声音,尽量不让班长看到。
大约过了七八钟,楼梯上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同学们都以为是老师来了,有的匆匆地回了位,有的急着收起了“话筒”,在一起促膝谈心的女生马上摆好一写作业的姿势,可笑的是同桌李明居然把书拿倒了,还是一副津津有味读书的样子……
教室门猛地被推开了,进来的却是顽皮的男生——俞尧。原来这个“调皮鬼”趁同学们嬉闹时悄然离开了座位,并顺手关上教室门,蹑手蹑脚地走下楼去。等到俞尧哈哈大笑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于是,教室里又掀起一阵“笑浪”,有的捧着肚子,指着俞尧说:“你这德行,小心揍扁你!”有的佯装气呼呼地说:“吓死我了!”这些话非但没有惹火俞尧,他还大摇大摆地回了座位,在那边开个人演唱会了。此时,班长铁青着脸上来了。我们见势不妙,赶紧低下了头,装着认真写作业的样子。“俞尧——”一个惊天霹雳,完了,俞尧倒霉了!……
也许是杀鸡儆猴的道理大家都懂,教室里又安分了一小会儿。可是,才不过一会儿,后面几个高个子女生又聚在一起边抄歌词边欢唱,似乎比郊游时还要兴奋。有几个女生围成了一个圈,大包小包的“日本豆腐”摆满了一桌子,她们一边吃一边喝水,辣得直张嘴吐舌头,有的同学甚至辣得流出了眼泪。
咚咚咚,“老师真的来了!”不知谁拉响了警报。顷刻间,教室里恢复了安静。老师推开教室门,看到同学们那“专心致志”学习的样子,脸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唉,老师不在的时候……


那一刻,老师不在……
一个不小心,只听“砰” 的一声,我的手表又掉在地上,捡起来,不疑难问题间发现手表上写着的日期:9月10日。
是的,今天正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我们老早就排好了节目。可班主任黄老师去北京学习不能飞回来,这可是我们在这所小学的最后一个教师节呀,我的心情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课前班级里弥漫着一片寂静。随着一连串美妙的音乐响起,上课了,我们在这里的最后一个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也即将开始。我扫视四周,看见了每一个同学的眼神中仿佛都蒙着一丝忧伤,大概他们都和我有着一样的情绪。唯一可庆的是我们的副班主任施老师可以与我们共度教师节。
“教师节联欢现在开始!”随着主持人甜美而又带有一丝伤感的声音响起,联欢开始。第一个节目是几位女同学的朗读,读得很好,但读到“老师,祝您永远快乐”这一类语句时,声调似乎低沉、失落。我下意识地朝数学老师的位子望去,空荡荡、凉丝丝的。就在此刻,林小跑进来,说了几声,我们才知道隔壁班里的一个男同学摔了一跤,左手严重骨折,数学老师顾不了今天是教师节,匆忙把他送往医院去了。123456
我的心情很失落,从50度降到了0度,班上在座的50个同学,50双眼睛,双双都充满了无限的惆怅。毕竟今天是我们在这儿度过的最后一个教师节,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教师节啊。每一个同学都默默地坐着,教室里的空气在一瞬间“冻”住了。过了不久,一个声音划破了这“冻”住的空气:“联欢会还进行吗?”随之教室里传来几种不同的声音:
“老师不在还怎么开?”
“可我们辛苦排练了多少次了!”
“我们演给谁看啊?”
“不,我们为了老师,演!”
对于我最后的坚决回答,一时间众多同学都愣住了。不一会儿,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演!继续演!”
主持人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明显比刚才多了几分力量。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节目一个个过去,每一个节目都演得很好。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似乎都心里含着眼泪,脸上挤着几丝笑容表演着、观赏着。
我知道,同学们虽然很失望、感伤,但都在心里默默地、深深地祝福着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老师。下课了,教室里弥漫的凝重气息还久久没有散去。
天依旧是那样的蓝,地仍然是那样的绿,但这一刻,老师不在,不在……


老师不在时
    校园是多彩的,同学是多变的,平时个个都温文尔雅,一幅“乖乖猴”模样。可这会儿,老师不在,个个显出了猴子的本性,使出了72变的本领。这一变可不得了,教室随之变成了水帘洞,成了猴子的天堂。
    而我却扮演着唐僧,专门管这些孙猴子。我走上讲台,敲了敲讲台,又干咳了两声,示意他们不要吵闹。可那群男生不仅没有安静,还聚在一起唱起歌来。看彭李彬,一边唱着歌,一边还模仿着歌星的模样闭着眼睛、甩着头自我陶醉呢。旁边的几个男生也在应和着。“罪魁祸首彭李彬,这回看我怎么治你!”我暗暗地想着,大步走到他面前,微笑着说:“彭大天王,今天心情不错,唱起歌来啦,可你最好不要轻易展开歌喉,以免你那天籁般的歌声让大家的耳膜受伤。”一番话说得他无言以对,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紫,一会儿煞白。那群“应声虫”见势不妙早就溜之大吉了。失去了“后盾”,彭李彬可再也“酷”不起来了,同学们也向他抛去了嘲笑的眼光。彭李彬自觉无趣,只好用书挡住脸,飞速地写起词语来。于是我又回到讲台上。第一次看到同学们这么认真地写作业,体验到了做老师的快感。
可刚刚安静没几分钟,这些“小猴”又开始耍花招了。这会儿,东北角的几个又传起小纸条。哼,又是“调皮蛋”李晓搞的鬼!想逃过我的法眼,休想!我忿忿地走过去,一把从李晓手里夺过纸条,把纸条捏成一团,扔进垃圾筒里。然后斥责道:“你们怎么尽捣蛋!”“我们一没讲话,二没离开座位,三没影响别人,怎么称得上捣蛋?”李晓义正词严地说道。“你,你……”我气得肺都炸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大家都以为老师开会回来了,埋头做起作业。可我总觉得怪怪的,老师许久没有出现,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咚,咚,咚”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几十双眼睛投向张健舟,见他正在偷着乐呢!我正要上前训斥,没想到老师正巧进来看见了这一情景,逮了个正着。结果是可想而知。123456
“叮零零”下课了,我又变回了学生,同学们也变回了“乖乖猴”。不知怎么的,我觉得做猴子比做唐僧有趣,但愿我是一只快乐的乖乖猴。

附2:主题阅读
阅读提示1:仔细阅读片段,用横线划出作者的细节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片段一(细节描写)
几个调皮鬼先带头吵了起来,随后大家一哄而上,各吵各的。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声音一波响于一波,可以说是“赛苍蝇下凡,胜知了转世”。突然,一声打骂声传入我的耳朵,我定睛一看,原来是陈根富和姚杰为了一支铅笔这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干戈,打了起来。只见姚杰挥手来了个左勾拳,正好打在陈根富的手上。陈根富人虽小,但有一股说不清的“牛劲”,他鬼哭狼嚎般地大叫一声,使出吃奶的劲向姚杰猛扑过去。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打得难解难分。有不少人赶紧跑上去劝架,但被人家好心当成了驴肝肺——不但没劝成,还被人家骂得狗血淋头。这时,陈根富被逼到了凳子上,姚杰乘胜追击,似乎要把陈根富打成肉饼。突然,陈根富绝处逢生,姚杰摔了一跤,陈根富抓住时机,使出浑身解数向姚杰扑去,好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姚杰被陈根富压在地上,动弹不得。这时的姚杰已经被陈根富打得犹如一摊烂泥,毫无还手之力。我看见陈根富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我是熊猫我怕谁”的笑容……
2.片段二(面的描写):
这时候,同学们都活跃起来,整个教室都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有的大唱浒歌曲,有的谈天说地,有的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有的说起了单口相声……这时候的教室,真能和菜市场媲美啦!
3.片段三(如何写好插曲,使文章显得“一波三折”):
大约过了七八钟,楼梯上传来咚咚咚的脚步声,同学们都以为是老师来了,有的匆匆地回了位,有的急着收起了“话筒”,在一起促膝谈心的女生马上摆好一写作业的姿势,可笑的是同桌李明居然把书拿倒了,还是一副津津有味读书的样子……
教室门猛地被推开了,进来的却是顽皮的男生——俞尧。原来这个“调皮鬼”趁同学们嬉闹时悄然离开了座位,并顺手关上教室门,蹑手蹑脚地走下楼去。等到俞尧哈哈大笑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于是,教室里又掀起一阵“笑浪”,有的捧着肚子,指着俞尧说:“你这德行,小心揍扁你!”有的佯装气呼呼地说:“吓死我了!”这些话非但没有惹火俞尧,他还大摇大摆地回了座位,在那边开个人演唱会了。此时,班长铁青着脸上来了。我们见势不妙,赶紧低下了头,装着认真写作业的样子。“俞尧——”一个惊天霹雳,完了,俞尧倒霉了!……
4.经典阅读(内容略)
阅读提示:通过阅读课外读物,交流书中描写孩子们在老师不在时的表现。如《女生贾梅》中金铃贾梅在补习班上课的一段描写;如《淘气包马小跳》中秦老师生病住院后同学们在学校的表现等。
附3:主题实践
仔细观察老师不在教室里同学们的表现,完成下表:

时间

课程

教师

不来的原因

同学的表现

我的表现

动作

语言

神态









































注:表格中“同学的表现”可以选一个人、可以选一个角落、可以选一群人;
除了“不自觉”的表现,同学们的“自觉”表现也应该重点观察、填写。

123456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74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