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白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份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2019-12-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解: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开篇即以一句富有意味的“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在读者心里投下一个优美的意象,虽还没了解白鹭的样子,但已在心里有了一个诗意的期待。
  接下来的第二至五自然段,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显得十分精巧。通过与白鹤、朱鹭、苍鹭的鲜明对比以及对白鹭的蓑毛、长喙、脚的具体描写,彰显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和谐之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白鹭的赞赏。第六至九自然段写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以人们以美的享受。作者虽然没有繁复的语言来渲染白鹭,但寥寥数笔却勾勒出几幅清新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
  最后一个自然段与篇首相呼应,对全文作结,以肯定的语气赞美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给读者以余音袅袅之感。
  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静态与动态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韵,恰如清风拂过读者的心田,又似清流荡涤内心的浮躁。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情感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凭借语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白鹭》是郭沫若的散文,文章清新简约,读来韵味无穷。学习这篇课文,要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白鹭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设计思路: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一总领全文的句子,指导学生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再带着“为什么说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悬念朗读课文,通过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导读、吟诵,领悟内涵,训练语感,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简述:
   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的每一句话;理清文章脉落;学习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领悟白鹭的形体美。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郭沫若先生带着我们一起走近了白鹭,你能说说白鹭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印象?
    媒体映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素雅而和谐。
  二、品味。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就让我们再来欣赏白鹭这首精巧的诗给我们带来的优美画卷。
   1.仔细听老师朗读6~8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几幅优美的画面?12345
     板书:钓鱼瞭望低飞
   2.让我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来学习,选择其中的一幅画细细欣赏,欣赏的时候,你可以把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语、句子划出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3.学习6~8自然段(讨论交流,三幅画面可交*出现)。
   (1)清水田里,静静钓鱼(“钓鱼”“图画”——静)
     a.赏析“钓鱼”:清水田里,白鹭伫立,正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他成了一位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媒体映示:清水田里静静钓鱼)你能读一读吗?
      这幅画的背景是什么?画中的主人公是谁?相信你读这一句,一定能把它读好。
     b.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清水绿田中的白鹭钓鱼图吧!齐读第六自然段。
   (2)小树绝顶,悠悠瞭望(“悠然”“瞭望”——悠)
     a.赏析“瞭望”: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最高处,就是小树的绝顶。风儿吹来,小树轻摇,看来像是不大安稳,可白鹭却很悠然,你能把它读好吗?
       “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如果不是在瞭望,它可能在——;如果他真的是在瞭望,它站立在小树的绝顶,或许它望见了——或许它望见了——……
       课文最后虽然是问号,你读的时候,如果把它想象成什么标点,味道就出来了?
     b.请男孩闭上眼睛,听着女孩的朗读,展开想象,晴天的早晨,小树绝顶,白鹭悠悠瞭望之图吧!看到了吗?(男女生交换朗读)
   (3)黄昏空中,低低飞翔(“低飞”“乐事”——颜色美,动态美)
     a.赏析“低飞”:在落霞满天的黄昏,白鹭正低低地来回飞旋着,是那么悠闲,那么自在。这分明是一幅舒展、飘逸的白鹭归巢图,悠闲的你见到悠闲的白鹭,定会其乐无穷。你能把这种乐趣读出来吗?
   (4)欣赏了这三幅白鹭图后,你们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觉?(宁静、优美)想对白鹭说什么?
      板书:韵味无穷
      提议大家将这三幅图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5)看,老师这儿还有一首写白鹭的诗,谁来读一读?
      媒体映示:
             白鹭
             寻常
          铸就了不寻常的美
          像画一样悠然
          如歌一样优美
          似诗一样精巧
          从遥远的时光里
          翩翩而来
     你感受到了什么?(白鹭很美,似精灵……)
     其实,白鹭的韵味还不止这些,请欣赏白鹭带来的优美画卷!(媒体映示白鹭各种形态的图画)
     愿意拿起笔,也写一两句诗来赞美白鹭吗?
     学生写诗,交流,老师点评。
  三、总结。
   1.白鹭,素雅而和谐,在碧水,在树梢,在蓝天,宁静、悠然(媒体映示画面,播放音乐)此时,在你内心深处,你还想由衷地对白鹭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2.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韵味无穷的诗。
     媒体映示:
          白  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素雅 和谐
       清水田里 静静钓鱼12345
       小树绝顶 悠悠瞭望
       黄昏空中 低低飞翔
       ……
    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四、作业。
    老师想请你设计一道有关白鹭的作业题,你会设计什么?请设计一题,祝你成功!

  附板书设计:
                  16 白鹭
               钓鱼  瞭望  低飞
                  韵味无穷

一.引入课文
   在大作家郭沫若先生的笔下,白鹭就是一首诗。浏览课文,找出能体现作者这一情感的两句话。
    精巧    韵味无穷
   过渡:为什么说白鹭是“精巧的”“韵味无穷的”诗呢?
  二.自读课文,点击链接
    找出你认为能感受到白鹭之精巧和韵味无穷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其味道,可适当加一些批注。
  三.交流
   “精巧”的交流:
   §5.白鹭色彩和谐,体态匀称,使人赏心悦目,而作者意犹未尽,进一步写道——(齐读)
    这几句用一个词怎么形容?
   §2.这正对应了课文第二节所概括写的——(引读)
   §3.作者还用了对比的写法,写出了白鹭形态之美。指名读这一节。
    白鹤大了,生硬了,朱鹭、苍鹭也嫌大,而且因为它们色彩太过艳丽,而不寻常了。相比之下,白鹭色彩更为怡人,身段更为和谐。以上种种,我们在作者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白鹭的——精巧。
   再读§5。
   “韵味无穷”的交流:
   钓鱼图:
   漠漠水里,白鹭伫立,映照其中,不是构成了一幅鲜明可感的图画么?作者充满诗意的联想,让人感到韵味悠然,寻绎难尽,甚至会不知不觉地进入那种特定的意境之中。
   瞭望图:
   小树之颠,白鹭独立,披着霞光,迎着朝阳。似乎在极目远眺,所以,人们有了“瞭望”之感,借用作者的追问:“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
   白鹭虽孤独却悠然,是清晨的美景吸引了它,还是在等待早出将归的伙伴。作者为我们留下了浮想的空间。
   晚飞图:夕阳西下,暮色渐浓,炊烟四起,晚景如画。这时,你如果瞥见几只白鹭低低地掠过空际,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作者本人呢?齐读——悠然地……
   小结:无论是水中的钓鱼,还是枝顶的了望,甚或暮色中的晚飞,都饱蕴着诗意,是无声的画,所以作者说——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接读)
  四.齐读全文
   白鹭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而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让我们以激qing的朗读来感受这首诗。
  五.作业
   给图片配上诗作。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12345
   2、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过渡: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
  二、赏读课文第二段
   1、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请朗读第二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语句。
   2、学生交流。(2、5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8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3、再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段是概括描写,哪小节对应这一节进行了具体描写?(第五自然段)
   4、出示第五小节。
    “颜色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读后有何感觉?
    “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你有什么体会?
     (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5、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优美如诗。
  三、精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白鹭不会唱歌)
   2、其实这几方面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让我们来品味品味。指名分节读6、7、8、9小节。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晚飞图)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小节,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体会。四人小组交流。
   4、汇报:
     白鹭钓鱼图:
     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指导朗读。
     白鹭了望图:
     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引导学生感受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指导朗读。
     白鹭飞行图:
     指名读。你是怎么体会“偶尔”这个词的?(说明白鹭低飞并不常见)
     “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你体会到什么?(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乐趣。)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5、尽管白鹭的无声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但“无声胜有声”,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齐读第九小节。
    你有什么体会?(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
    自由练读。
   6、这几幅优美的图画令人沉醉,让我们把它们记在脑海中,指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四、回读第四段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韵味无穷的诗了吗?(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指导朗读。12345
    这段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与第一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五、总结全文
   1、练读全文,将你读得最有意境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
   2、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情景也充满韵味?(竹涛声声;白鸽群飞;日升日落……)
   3、白鹭是一首诗,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如画,大家要反复咀嚼。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liunianjiyuwenjiaoan/79731.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