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三大改造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10-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教师寄语: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习目标:1、掌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重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文自主完成知识网络

二、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
1、 为什么要进行三大改造?

2、 1953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3、 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三、针对训练
1、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   )
a、互助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制
2、我国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原因(   )
a、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我国按苏联模式发展社会主义
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d、片面强调公有化的作用
3、新中国对资本家占用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是因为(   )
a、国家经济实力不足
b、考虑国际影响
c、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宪法,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d、民族资产阶级对国家无所贡献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
a、1949年10月   b、1953年初   c、1956年底   d 、1957年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发展生产力 b、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
c、变革阶级关系
d、切断通向资本主义途径

5、 讨论如何评价三大改造?

四、中考链接:
1、[09淄博中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2、[09德州中考] 1956年 1月 ,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人民公社化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3、[09泰安中考]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4、[09玉林中考]观察下面我国粮食人均变化图,其中促使1949年至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所有制改革完成   b.对外开放扩大   c.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d.大跃进
五、当堂反思: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后反思:

答案:1、b 2、c  3、 c 4、 c 5、 b
6、尽管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过于迅猛,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是它的完成,是客观的需要。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中考链接答案:1、b 2、a 3、d 4、a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116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