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形成过程】人类的形成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出现的概况、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始社会的解体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二、 教学重点
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难点
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让学生阅读导言中的故事。问保守势力为什么要谩骂、攻击达尔文、赫胥黎?
因为后者的观点违背了他们一直信奉的上帝造人说。
在漫长的古代,人们一直坚信人是由神创造的,让学生例举东西方神创造人的传说。
亚当和夏娃的传说 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
达尔文、赫胥黎他们认为人类是怎样产生的呢?由古猿进化而来
(二)课堂实施:
第一大问题: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
古猿想象图
1、古猿是今天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是怎样进化成人的呢?看图示
第一个阶段:猿类
森林古猿
名称含义:“树猿”
时代:xx万年至500万年前
化石产地:欧洲、亚洲、非洲
大小:体长约60厘米
体型像黑猩猩,它可以四足行走,也可以两足行走,爬树、吃果实。
第二阶段:“正在形成中的人”——非洲南方古猿
非洲南方古猿——“露西”
特征: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不能进行真正的劳动,属于从猿
到人的过渡阶段,是“正在形成中的人”
第三阶段:“完全形成的人”
坦桑尼亚“能人”
特征: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进行真正的劳动,已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是“完全形成的人”。
思考:在从古猿向人进化过程中决定意义的一步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直立行走。(人类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因为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用于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而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直立行走促进了脑的发育。(南方古猿露西脑容量约400毫升,与古猿相近 、 早期猿人“能人”脑容量约800毫升 、 晚期猿人北京人脑容量约1043毫升 、 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1500毫升左右)123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够制造工具和进行劳动。
人和动物分属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结果,而劳动离不开工具,不管是石器、还是现代机器,这些工具是人类制造并使用的。而动物是不会制造工具,最多会使用天然工具。如一种海狸用石块敲碎贝壳,猩猩用树枝钓白蚁吃等。
南方古猿是人吗?人类什么时候形成?
是人,是“正在形成中的人”,虽不会制造工具,但能直立行走,而人类出现的标志是直立行走。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正是南方古猿出现的时期。
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启发思维:什么促使其直立行走,要生存,就要劳动来获取食物)
生产劳动。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要用手,促使直立行走,解放了双手;劳动要使用工具,由使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
小结:人类由非洲南方古猿发展而来,生产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因为劳动促使手脚分工,开始直立行走,进而促进脑的发育;劳动的需要,开始制造工具并进行生产劳动,人类形成了(指完全形成的人),因为能够制造工具和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运用:探究动脑筋——火的使用体现人类形成后改造自然的能力。如钻木取火,体现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生产劳动。所以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如火可以作为武器,也可提供熟食,增强人的体质,但不具有决定意义。
3、“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四个进化阶段?(结合书本两幅头像感受人类的进化) 我们现代人属于哪个阶段?
今天的人类依然在进化,但及其缓慢,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想象未来人类进化的形象?(外星人)
4、世界主要有哪三大人种?人种差异出现于何时?人种差异出现的原因?
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显现出来。
(现代人属于晚期智人。热带的黑人、温带的黄种人、寒带的白人。)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辨析现代社会有人宣言“种族优越论”,“白种人是最优秀的种族”观点。
最好能举例。
第二大问题:氏族社会的产生?
1、人是社会的动物,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区别于大自然)
最初的人类社会被称为什么社会?能说说我们现在处于什么社会?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哪些社会?
2、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结合书本介绍他们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
3、人类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什么?(联系现代基本社会组织即社会细胞是家庭。氏族出现于晚期智人阶段,氏族是按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稳定的社会集团,如一对父母生下的子女及孙辈等就构成有血缘关系的稳定的社会集团,联系中国古代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盟战胜蚩尤部落的传说)
氏族先后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什么不同点和共同点?
4、探究氏族是怎样产生的?或如何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氏族的出现?
生产力发展:
旧石器时代——采集狩猎经济——妇女占主导地位;
新石器时代——农业、畜牧业经济——男子占主导地位;123
社会的进步:主要指婚姻关系的变化。
族内群婚——族外群婚
氏族产生的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什么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5、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
实行族外群婚,能避免近亲结婚对人体质的危害;
氏族以血缘为纽带,能增强凝聚力,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6、说说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围绕氏族社会的产生,我们主要了解了什么是氏族?氏族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氏族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明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三大问题:原始社会的解体?
1、讨论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出现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和奴隶制——出现了统治阶级和统治机构等——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与氏族组织相比,国家有哪些不同特征?
3、你认为与奴隶社会相比,原始社会有哪些优点?公有制,天下为公;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4、你认为残暴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的进步还是倒退?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课堂反馈:根据所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设计相关问题,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四)课堂总结:本课我们学习了史前时期即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历史,知道了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氏族社会的产生极其特点和作用,原始社会的瓦解等问题。明白了生产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1224.html
-
【第一单元列方程简单解决实际问题三】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 .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 2.认识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识到...
-
[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详细阅读
第2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2 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二、能力目标1 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口头...
-
波斯语课 苏联|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详细阅读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2、内容:1)经济方面:工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农业:p612)政治方面:a、批判个人崇拜b、平反冤假错案c、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黑面的文学作品公开3 结果:改革失败,19...
-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依据课标准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详细阅读
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a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 实行改革开放 d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建立 b 三大...
-
【初二上册历史绩优学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五单元)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十八、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背景:(1)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2)美国扶蒋反共(3)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2.经过:(1)时间:1945年8月;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 (2)目的:蒋:欺骗舆论,赢取准备内战的时间。...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_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详细阅读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习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 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重难点】英法联...
-
内战烽火剧本_第18课内战烽火详细阅读
第17课 内战烽火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掌 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别插图处理信息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资料,认识美蒋勾结的实质、中共的正确对策,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两手准备...
-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把我们的血肉筑我们新的长城详细阅读
第19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
-
[第12课星星之火]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详细阅读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掌 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论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