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23课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课标内容]
(1)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3)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本课所介绍的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通过讨论课课中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答课后畅想天地和自己动手栏目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并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感受新中国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加深对城乡差别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树立历史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文明进步和人们观念变化的关系,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富有竞争精神的积极人生观。
[重点和难点]
重点:日常生活的变化。
难点:(1)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2)城市与乡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学生对本课的理解会有所不同。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讨论体验法。
[教学过程]
先让学生按第24课的要求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化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完成情况,说明学生的调查只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让大家对新中国以来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导入新课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
2、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
二、就业制度的变化
1、企业打破“铁饭碗”和干部打破终身制
3、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
1、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2、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福利院的兴建
[小结]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题,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第29课时]
讲评第六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
[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
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_清朝政局的变动和洋务运动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总理衙门的建立;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曾国藩和湘军;洋务运动。 2.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历史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对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对历史的发展既可有促进作用,又可有延缓作用,从...
-
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19世纪中后期中国出现边疆危机;美日对台湾的侵略;沙俄对新疆的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英国对西藏的侵略;中法战争。 2.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左宗棠在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中的活动,联系他在边疆危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19世纪中后...
-
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详细阅读
一、 新中国的内政: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 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新中国的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部编版]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 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掌 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能力训练过程方法探索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
-
第二课最可爱的人课本内容_第二课最可爱的人详细阅读
第二课 最可爱的人教师寄语: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 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掌握抗美援朝斗争的结果,知道司令员彭德怀的英明指挥,能说出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2、通过对抗美援朝背景和取得胜利的...
-
【人类的形成过程】人类的形成详细阅读
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出现的概况、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始社会的解体等。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
-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第6课(学案)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详细阅读
【课程导入】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起来。但到了50年代末期,我国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指的是一种什么现象?你能说出这种思想带来的危害吗? 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
-
[第15课北伐战争]第12课北伐战争详细阅读
第12课 北伐战争 (一)选择题1 1926年北伐战争中任北伐军 总 司令的是( ) a 蒋介石 b 叶挺 c.冯玉祥 d 廖仲恺 2 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其目的是( ) a 把革命从广东推向全国 b 抢夺地盘和政权 c 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评课|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详细阅读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二、自学导读题:1、战争爆发--------19...
-
【第一单元自测题答案】第一单元自测题详细阅读
一、选择题1 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 中共八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2 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 通过了《共同纲领》②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