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斗争目标。
2.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3.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4.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从中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从而得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XX年的国耻与国难。
2.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学法指导]
1.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从而导入新课。
2.比较分析法。对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对条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的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3.阅读理解法。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描述八国联军在中国的侵略罪行的文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侵略者的强盗面目。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列内容。)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 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 地区。
2、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 率领进犯北京。
3、19XX年八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 仓皇逃跑。
二、《辛丑条约》
1、 年,清政府被迫同 、 、 、 、 、
、 、 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2、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1) 。1234
(2) 。
(3)
。
(4) 。
3、条约的影响;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 ,严重损害了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 。中国完全沦为 。
合作与探究:
1、 学生制表: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异同点。
2、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你能谈谈这个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哪些危害吗?
3、 议一 议: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1234
反馈与小结:
我们这单元题目叫做侵略与反抗。提问: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沦为;甲午战争,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沦为。)归纳出同一时期,中国各阶层又是怎样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来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的,从而明确中国近代历史的两条线索。进行本单元的复习。
达标检测:
一、 选择题:
1、义和团运动斗争的矛头指向的是( )
a、清政府 b、地主阶级 c、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d、英国殖民者
2、八国联军侵华时,中国的皇帝是( )
a、 光绪帝 b、慈禧太后 c、咸丰帝 d、道光帝
3、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等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发生于( )
a、 1898年 b、 1899年 c、 19XX年
d、 19XX年
4、八国联军侵华时的“八国”除了英、法、俄、美、日、德六国外,还包括
( )
a 、西班牙、葡萄牙 b、荷兰、葡萄牙 c、 意大利、奥匈帝国 d、意大利、奥地利
5、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
条约》
6、八国联军侵华时,担任联军司令的人是( )
a、 德国人 b、英国人 c、美国人 d、 法国人
二、材料分析题:1234
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之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祥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联军指哪些国家的军队?
2、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发生在哪一年?
3、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课外拓展】
《辛丑条约》
19XX年12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利时、西班牙、荷兰11国公使提出《议和大纲》12条,强迫清政府接受。19XX年9月
7日,庆亲王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年是旧历辛丑年,所以这个条约称为《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其主要内容是:
1.清政府赔款白银 4.5亿两,分
39年还清(到1940年),年息四厘,本息共计9.82亿两,加上各省地方性赔款,总数达10亿两(相当于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12倍)。清政府以海关税、通商口岸的常关税和盐税作为偿付赔款之用。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人反帝性质的组织,违者处死。地方官对反帝斗争镇压不力者,“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凡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一律停止文武科考试5年。
3.清政府拆毁大沽以及北京到海口沿线所有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常留兵队,分保使馆”,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
5.惩办“首祸诸臣”。其中载漪充军新疆,载勋、赵舒翘赐自尽,徐承煜(刑部左侍郎)等人斩决,董福祥革职,徐桐、刚毅、李秉衡等已死,追夺官爵。
6.清政府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由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1092.html
-
【第一单元列方程简单解决实际问题三】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详细阅读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 .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知识; 2.认识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认识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认识到...
-
[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详细阅读
第2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2 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二、能力目标1 通过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的讲述,培养学生口头...
-
波斯语课 苏联|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详细阅读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1、背景:斯大林模式日益僵化,其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2、内容:1)经济方面:工业,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农业:p612)政治方面:a、批判个人崇拜b、平反冤假错案c、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黑面的文学作品公开3 结果:改革失败,19...
-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详细阅读
第六单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依据课标准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案详细阅读
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a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 实行改革开放 d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 新中国的建立 b 三大...
-
【初二上册历史绩优学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学案(第五单元)详细阅读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十八、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一)、重庆谈判:1。背景:(1)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2)美国扶蒋反共(3)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 2.经过:(1)时间:1945年8月;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等。 (2)目的:蒋:欺骗舆论,赢取准备内战的时间。...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_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案详细阅读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习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2、 通过学习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重难点】英法联...
-
内战烽火剧本_第18课内战烽火详细阅读
第17课 内战烽火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掌 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别插图处理信息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资料,认识美蒋勾结的实质、中共的正确对策,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两手准备...
-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把我们的血肉筑我们新的长城详细阅读
第19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说出驻卢沟桥守军英勇抗战的故事,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关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侵华日军暴行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学习收集历史...
-
[第12课星星之火]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详细阅读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掌 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论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