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历史绩优学案】初二历史上册复习学案(二、三单元)

八年级历史教案 2012-10-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历史教案】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
   xx中学    董xx
六、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兴起(19世纪60.70至90年代)
1.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2.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方式:学习和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4.代表人物:中央---奕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起
十、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根本原因:北洋军阀专制统治
2.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大等校学生  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3.发展:5月4日,北京,学生(主力)------ 6月3日,上海,工人(主力)
4.初步胜利:①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三个卖国贼;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5.意义:①.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十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条件:①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②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工人)起了巨大的作用。 ③干部和组织基础:五四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参加者
                  内容
1921、7
上海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1、通过党的纲领:推翻资政,建立无政,实现共产主义
2、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3、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书记:陈独秀
3.中共二大:1922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4.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八、辛亥革命
(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
         性质
兴中会
1894年
檀香山
孙中山
-----------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
19XX年
日本东京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二)、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19XX年10月10日),19XX年元旦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12
2.目的:①直接目的: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根本目的: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3.意义: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九、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兴起标志
《新青年》杂志创刊   19XX年
旗    帜
“民主”(德先生)   “科学”(赛先生)
主要   地
《新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内容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每周评论》
意义
积极:批判封建专制思想;追求民主和科学;有利于文化普及和繁荣;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为五四运动的发生起了宣传和动员作用.
消极: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文化的态度片面化、绝对化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lishijiaoan/116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