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如何培养学生强烈的进取心

杂文收录 2025-09-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张上明 [原创]

湖南省常德市一中(长怡)

 

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学生快速进步并转化为高素质学生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是一个班主任、特别是优秀的班主任所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应当呢?笔者发现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会有明显成效。

一、培养学生坚定的自信心。坚定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证。徐特立曾说:“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想办法克服,再难的事也可以办好。培根曾有一句名言:“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有畏惧思想的人,怕困难,怕艰苦,怕失败,束缚了自己的想象力和首创精神,往往很难将事情办成功。

为了培养学生坚定的自信心,班主任可采取多种方法。一是利用各种机会真诚地称赞学生。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心理学角度揭示出:“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班主任教师要细心观察,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实事求是地、及时地赞扬学生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和潜在的优点,让学生自我认同、肯定。我就曾在开学之初,对本班每个学生逐个谈话,谈话中尽力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他们前程远大、大有可为。谈话的结果是:全班学生士气大振,信心明显增强。赞扬是火种,可点燃学生心中的憧憬和希望;赞扬也是雨露阳光,能促使学生不断成长、进步。二是采用暗示教育法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暗示教育法即借助语言、表情、动作、环境等对学生的某种言行进行无声的教育,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信心十足、愉悦兴奋的进取心态之中,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如班主任可利用眼神暗示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可用拍肩、摸头等动作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强学生的信心。班主任还可恰当采用“皮革马利翁效应”培养学生自信心。“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期望变成现实”的一个复杂的心理影响过程。一旦教师对某学生有所期待,就会在潜移默化中给这个学生以更多的激励和指导,同时学生也会因此对自己提出积极的前进目标,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制,学生的自信心一定会更强。

二、培养学生高度的自觉性。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把学生培育成人,须着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学生心灵的火花”产生的前提是什么?我认为首先应该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觉性因素。有了高度的自觉性,还怕学生“心灵的火花”不能“点燃”?还怕学生不能成才?

要培养学生高度的自觉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学校、班级事务的参与和主体意识。可向学生广泛宣传“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管理的主力”的观念,在学生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三自”教育活动。首先让学生自我认识。让学生认识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这两个自我之间往往有较远的距离,而这距离常常能促使学生去改变、发展现实的自我,成为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因此,在自我教育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理想自我的形象。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志存高远”,保证理想自我的塑造具有激励作用。为此,在新学期开始时,班主任可召开“我的理想”主题班会,让学生充分谈自己的远大理想,使学生从他人的崇高理想和自己理想的宣讲中受到激励、促动。其次是自我监督。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对自己的行为、心理加以监督和调整,让学生借助于目标的吸引力和导向作用,及时发现问题、并理智分析处理自己存在的问题。班主任可定期组织学生自我总结,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心理自我反思,有问题的自己对“症”下药。再次是自我反馈。让学生常常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如果通过反馈,学生感觉出达到、甚至超过了预期所订的阶段性的小目标,就会由此产生成功感,无疑会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行为的进一步增强,如果相反则可能引起其警惕、改进。班主任可引导学生制订自己的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及三年奋斗目标等,学期结束时是全班学生自我反馈阶段性目标的良好机会。对于达到自订目标的表扬或奖励,对未达到者,班主任可与其共同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激励其日后的斗志。

三、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力。当今的社会充满竞争,更需要竞争。有这样一则报道。1996年世界爱鸟日这一天,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应广大市民的要求,放飞了一只在笼子里关了4年的秃鹰。事过三日,当那些爱鸟者们还在为自己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发现了这只秃鹰的尸体。解剖发现,秃鹰死于饥饿。秃鹰本来是一种十分凶悍的鸟,甚至可与美洲豹争食。然而它由于在笼子里关得太久,远离天敌,结果失去了生存能力。这则报道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活中出现一个对手、一些压力或一些磨难,绝对不是坏事。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竞争可以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培植进取心、毅力和大胆首创精神。”要告诉学生,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谁都渴望能获得帮助,谁都会盼望被人温暖,谁都会希望有人能让自己逃避严厉的风雨——而且,也确实会有一两次这样短暂的时刻。但是,有谁会长久地站在你的身边呢?除了自己,你别无他物。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去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怎么为自己负责?正视现实,努力进取!

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竞争力,班主任教师还可在日常学习以及各项活动中,经常向学生提出挑战。如利用“激将法”去刺激上进心强、有潜力的学生自己战胜、超过自己。也可让学生之间互相“摆擂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学习竞赛小组,小组之间开展竞赛,让成绩好的学生两两结为对子互相比学习成绩、比遵规守纪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使其能坦然面对挑战,积极主动迎接挑战,逐渐形成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

(2003年8月《谈》一文入选《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117.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