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真实——文章的生命

杂文收录 2025-09-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宜兴市新芳中学    韩建军

假花尽管美艳,但缺少生命的活力;假话尽管动听,但缺乏生活的激情,虚假的作文面目可憎!长久以来,假大空的现象一直充斥着中学生的作文,很少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学生的写作水平徘徊不前,学生的写作热情有减无增,还学生以真诚,还作文以真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好文章有很多标准,好作文也有很多写法,但万变不离其宗:选材真,情感真,语言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才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基于这样的认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把培养学生能写、会写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实施素质教育以来,这一点更是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不仅如此,新近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也多处强调中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感受独特,体会真切。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提高写作水平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材料的大致真实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们经常抱怨找不到写作的好素材,其实他们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只需留意,便会精彩纷呈:校园生活,快乐与忧愁同在,只要留意,便有精彩;家庭生活,得意与失意同存,只要会意,便成精彩;社会生活,亮丽与灰暗同在,只要在意,便常精彩!其实,生活处处,精彩常在,只要留意,便有精彩!体验生活,品味人生,留住美丽,用心为文,作文的世界必会无比广阔,焕然一新!一沙一世界,一鸟一天堂。学生的生活圈子里也有动人的传奇,根本不必舍近求远、存伪去真!

诚然,来自生活的材料可能不会很典型,可经过你的技术处理,也能化腐朽为神奇!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够真实的了吧,可它同样要经过剪辑加工。作文更是如此,它并非生活的简单实录,它完全可以进行加工处理,使来自生活的素材更典型,更有说服力。有一次,我班一个女同学在课上突然晕倒,老师和同学送她上医院治疗。第二天我布置写一篇作文,题目叫《感人的一幕》,结果全班一大半人写的是这一素材,其中有好些人都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使这一故事更为感人。这是一篇相当成功的作文训练,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这在以往的训练实践中是从未有过的。而且,通过训练,我觉得学生还是可以掌握素材加工的火候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的写作要求中第三条就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不错,生活还是多彩多姿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相信你的作文必会“材源滚滚”,才思如泉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相信你的作文也会有别样的传奇!

(二)情感的绝对真实

作文绝不是无病的呻吟,东施的效颦。好的文章必然真情四溢,

虽然我们的中学生达不到作家们炉火纯青的写作水平,但是,学生们的情感世界同样是多彩多姿的!他们完全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美文。《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的写作要求中第二条就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可事实上,我们许多同学在写文章的时候,缺少真情实感,缺乏激情的投入,很难想象,一篇连自己也感动不了的文章能打动别人。感情真挚的作文,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还是那次作文《感人的一幕》全班写得最好的就是那位生病的女同学,因为她是这次事件的参与者,她有着真切的心理体验,她真正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她的情感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她的语言完全是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这种神圣的情感感动着自己,也感染了别人。真情投入,心灵交汇,必能造就文章的精品!投入地写一次,你也会有神来之笔!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写作的总目标中就已明确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文语言不仅仅是生活语言的简单实录,也需经过技术处理,使之更典型。第一,词语需经过锤炼。“词必己出”,“务去陈言”(韩愈语)古人锤炼语言可谓是呕心沥血: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多次更易,先后用过“到”、“过”、“人”、“满”,最后才选定“绿”字。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也经过多次改动,著名学者王国维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沈德潜在《说诗畔语》中也说:“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永不满足,不懈追求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作文中,我们要为自己的思想找到一个最好的代言人,选择最为恰当的词语。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选择正确的词语,你的文章会恰到好处;选择高雅的词语,你的文章会超凡脱俗;选择经典的词语,你的文章会光彩照人。第二,语言可经过包装。为了给作者的思想找到一个更好的归宿,根据需要,我们可采取“拿来主义”,化用诗句,仿拟名言,匠心独具,妙笔生花!丰田汽车的广告语言就是一则很成功的仿拟:“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我很丑,但我很温柔”,这是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歌词。有的同学就仿拟为:“我很嫩,但我很精神”“我很笨,但我很执著”“我很浅,但我很清澈”。还有一位同学在一篇写游善卷洞的散文中仿拟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变为“众石寻奇千百度,蓦然回首,奇景全在灯火幽暗处。”仿拟贴切,不露痕迹,令人拍案叫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想我们的作文应该是回归真实的时候了,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永远不会过时,因为真实的才是最美的!真实才是文章的生命,真实才是文章永恒的魅力!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109.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