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指导:语文准备应注重积累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关于文言文阅读语言含量增强需积累“打底”
近几年来,文言文考试的发展趋向,大致走过了3个阶段:先是读读背背、加强积累和感悟迁移;然后考在现代语言中有生命力的词(如“夫大国难测也”中的“测”字,即使考 课外语段,2003年考的“徐”和“顾”两字,也说明了这一点);直至去年考开放性试题(谈谈对“强不知以为知”片面认识的看法)。可以说文言文考试的发展变化跨度较大,它只用5年时间走完了现代文试题要用10年才能走完的路程。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考试一方面分值增加,另一方面近两年已拓展到考课外语言材料。
鉴于此,考生除了读好各自版本的课本,背好、默好各自指定的篇目外,还得注意积累。其中包括:一、生活的积累,尽管时代变迁,但有些基本词还是一致的,如“山”、“水”、“人”等。二、长期阅读文言课文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如上述提到的考题“徐”和顾“两个字都学过。三、文化知识的积累,如山之阳为南,阴为北;河之阳为北,河之阴为南。你只要记住江阴是在江南,依次反求,全部掌握。
同时要把握好文言实词的几个特点:一、一词多义。二、通假。三、古今异义。四、词性活用(包括: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运用好这些原理可以顺利地驾驭课外文言文材料。
关于现代文阅读
理解性试题更需整体理解
由于考试时间减少,因此两个语言材料的篇幅可能较以前略短些,试题也可能少些,而每题分值可能有所增加。几年来,现代文阅读呈现这些特点:
题材宽广,内容多样化,反映时代风貌。以2000年至2004年为例,其中大多涉及人们关注的问题。既有讲工作态度问题,如2000年的《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又有说人格的问题,如2003年的《成全一棵树》和2004年的《最完美的礼物》;有反映生态平衡的,如2000年的《沙尘暴敲响了警钟》,也有介绍西部开发的,如2001年的《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等等。
开放性题目份量加重。从2000年的对《沙尘暴敲响了警钟》一文论述的中心的讨论开始,一直坚持质疑和创新。
鉴赏性试题贯穿始终,并有加强的趋势。较早的是2001年的对《山村传圣火》的评价性文字,到2002年的写出你最欣赏的句子,而2003年已提高了要求,从细节角度进行鉴赏,到了2004年则干脆写150字的片断,或点评或写感想。
理解性试题增加,纯知识性题目减少。阅读考你理解文章的能力,而不是考你对文章中知识的了解程度。
对阅读理解,建议大家掌握整体理解的阅读手法。它大致上包含:在把握文章主题的基础上,一、理解词句在文章中的意义。二、把握文章中关键的词句。三、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五、识别、筛选文章的信息材料。六、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对于如何进行整体理解,可以从这样几方面进行:一、从题目着手,有些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精华,带有提示意义。二、从文章框架着手,文章框架最能显示结构层次。三、从诵读和语感着手,平时要加强朗读训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声地读。四、从文体着手,记叙文的特点是形象性,说明文的特点是科学性,议论文的特点是逻辑性。
-
小组讨论一般几人|“小组讨论”的几点思考详细阅读
丘小霞 新课程着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绝大多数老师在上课时有意识地使用小组讨论这一教学形式(特别是在公开课中),是把这种教学形式看成是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许多人认为课堂教学中若没有小组讨论,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就没有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听课者也往往以此作为衡量新...
-
谈吐风雅打一生肖|谈 作 文 创 新 的 标 准详细阅读
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作文创新可以说是语文创新的重头戏。对于学生而言,“创新”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的。作文创新应该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严华银先生说:“在写作中,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也就是有创新...
-
【说课常见的问题】说课中常见的三个问题探讨详细阅读
实践证明,说课不仅是考核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还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举措。这种新型的教研活动形式,已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小学各科教学研究、教师考核和评聘工作之中。说好某一课题的教学设计及其思维过程,已成为每一位中小学教师职业成长过程中应该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
-
中考目标励志语_目标教学法在中考语文复习课中的应用详细阅读
目标教学教学过程 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而复习则是巩固知识,提高智能和拓宽思维的有效手段。在中考复习中,语文科的知识具有多层次、覆盖面广的特点,采取机械的重复学习或简单的找漏补缺是不能奏效的。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中考语文复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分块检测,获取信息。把整个...
-
培养学生发现美|让学生发现美详细阅读
摘要: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他们读了什么,写了什么,是否做到了发现生活的美和再现美的生活,语文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帮助学生去完成这项审美活动。 关键词:生活的美 感悟美 发现美 再现美 语文课文是文学作品,而文学又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审美。记得在《新...
-
[努力工作改变自己的句子]努力工作,先改变自己详细阅读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他以年轻的肩膀挑起原本不属于他的任务。他走进贵州的大山狗吊岩,当那里的烛光摇曳生辉之际,徐本禹的灵魂也得到升华。他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和毅力感动了他的学生,感动了村民,感动了当地政府,感动了山东农校,感动了中国。他的脸流淌着朴实与坚毅如磐石般。有人问他为什么放着研究生不...
-
进一步探讨合作|合作探讨,摘吃大桃——走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路上体会之二详细阅读
合作探讨,摘吃大桃 ——走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大路上体会之二2002年9月,我们学校初2005级采用苏教版语文教材。已教书20年的我,赶上这次课改。两年来来,我用新课改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始终也没有停止过对新课改的探索,实践。我努力尝试在课堂...
-
[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详细阅读
作者:马光彦 摘要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是其审美修养的主要体现,与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关系密切。它主要包括:1.审美感知力。教师要从语文入手,以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审美感知力,开掘并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艺术形式的美或生活内容的美。2.审美鉴赏力。教师要具有丰富的情感,准确的评判力和一定的审丑能力,从而...
-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技能详细阅读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般认为,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记忆力、阅读速度等,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对...
-
[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详细阅读
孙继兰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卡尔。马克思也说:“科学的教育任务是教育学生取探索创新。”社会飞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在这样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时代,培养创新能力从成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焦点。 本文就“在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问题从两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