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资料】中考复习指导:语文准备应注重积累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关于文言文阅读语言含量增强需积累“打底”
近几年来,文言文考试的发展趋向,大致走过了3个阶段:先是读读背背、加强积累和感悟迁移;然后考在现代语言中有生命力的词(如“夫大国难测也”中的“测”字,即使考 课外语段,2003年考的“徐”和“顾”两字,也说明了这一点);直至去年考开放性试题(谈谈对“强不知以为知”片面认识的看法)。可以说文言文考试的发展变化跨度较大,它只用5年时间走完了现代文试题要用10年才能走完的路程。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考试一方面分值增加,另一方面近两年已拓展到考课外语言材料。
鉴于此,考生除了读好各自版本的课本,背好、默好各自指定的篇目外,还得注意积累。其中包括:一、生活的积累,尽管时代变迁,但有些基本词还是一致的,如“山”、“水”、“人”等。二、长期阅读文言课文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如上述提到的考题“徐”和顾“两个字都学过。三、文化知识的积累,如山之阳为南,阴为北;河之阳为北,河之阴为南。你只要记住江阴是在江南,依次反求,全部掌握。
同时要把握好文言实词的几个特点:一、一词多义。二、通假。三、古今异义。四、词性活用(包括: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运用好这些原理可以顺利地驾驭课外文言文材料。
关于现代文阅读
理解性试题更需整体理解
由于考试时间减少,因此两个语言材料的篇幅可能较以前略短些,试题也可能少些,而每题分值可能有所增加。几年来,现代文阅读呈现这些特点:
题材宽广,内容多样化,反映时代风貌。以2000年至2004年为例,其中大多涉及人们关注的问题。既有讲工作态度问题,如2000年的《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又有说人格的问题,如2003年的《成全一棵树》和2004年的《最完美的礼物》;有反映生态平衡的,如2000年的《沙尘暴敲响了警钟》,也有介绍西部开发的,如2001年的《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等等。
开放性题目份量加重。从2000年的对《沙尘暴敲响了警钟》一文论述的中心的讨论开始,一直坚持质疑和创新。
鉴赏性试题贯穿始终,并有加强的趋势。较早的是2001年的对《山村传圣火》的评价性文字,到2002年的写出你最欣赏的句子,而2003年已提高了要求,从细节角度进行鉴赏,到了2004年则干脆写150字的片断,或点评或写感想。
理解性试题增加,纯知识性题目减少。阅读考你理解文章的能力,而不是考你对文章中知识的了解程度。
对阅读理解,建议大家掌握整体理解的阅读手法。它大致上包含:在把握文章主题的基础上,一、理解词句在文章中的意义。二、把握文章中关键的词句。三、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五、识别、筛选文章的信息材料。六、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对于如何进行整体理解,可以从这样几方面进行:一、从题目着手,有些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精华,带有提示意义。二、从文章框架着手,文章框架最能显示结构层次。三、从诵读和语感着手,平时要加强朗读训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声地读。四、从文体着手,记叙文的特点是形象性,说明文的特点是科学性,议论文的特点是逻辑性。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