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如何教英语|农村中学如何强化口语教学

杂文收录 2025-09-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柳市    老高

       口语是人类交流交际过程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工具。然而农村中学的学生普遍存在口语素质比较低——答非所问、不知该怎样表达、会话时表现得口笨语塞、语无伦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是一些教师和学生及家长片面追求分数所致,并没有认识到说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初级中学教育正是素质教育发展阶段,提高学生口语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中学学生口语素质,全社会都在关注。现代社会呼唤大量“能说会道”、“出口成章”的新型人才出现。我们应该把口语素质训练摆到语文教育的重要位置。
         怎样才能提高农村中学生口语素质呢?
  一、要掌握中学生口语表达特点
      中学生正处于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在急剧变化。在心理方面,中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增强,开始更多注意自己的形象,说话羞怯感,怕讲不好丢面子。在个性上,开始变得沉稳、内向,遇事不急于表态,说话要看对象。在思维和语言上,中学生思维能力在急速增长,但外部语言组合能力赶不上思维表达的需要,说话较罗嗦。在社会交往上,同不相识的人接触讲话,神情难免紧张。言谈中,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一些问题看法难免片面。结合中学生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力求使中学生口语准确流畅,生动得体。
二、多从学生兴趣和自身需要出发,调动起他们的“内驱力”
        强化心理素质训练。教师要以学生为友,热情引导,创造宽松的语文学习环境与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心态开放,大胆自信,无拘无束地开口说话。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若是“乐知者”,学习就能事半功倍。农村中学学生生活范围小,当变换一个环境时,对一切都新鲜,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新生到校之际,选择那些有话可说,有趣可乐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第一次说话课,我让同学们自我介绍。由于同学们彼此不熟,都渴望了解别人,同时也希望别人了解自己。于是,个个争相介绍,但大多数同学在作自我介绍时,几乎千篇一律地向报户口一样只介绍姓名、年龄、性别、住哪儿,其他便不知该说什么了。于是,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对这个问题进行点拨:作自我介绍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通过点拨,学生在作自我介绍时就能克服以往的毛病,能抓住重点了。其次,开展丰富多采的说话活动。我在每一节课前,都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前两分钟的口语训练”,让学生讲见闻与经历,环境介绍、事物介绍、一事一议等口语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练习说,然后由大家简评,老师指导。这样学生通过多次的自己说话和听别人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不但开阔思路,还增强了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强化思维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说话技巧。
        农村中学条件较差,很多音像器材没有。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例如录音机的使用,它利于教学信息的记录、储存、呈现和调节。如在口语训练中就可以播放一位同学的录音朗读,再播放优秀的课文朗读带让其做对比训练。记得我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我先录下同学们的朗读录音,后再播放优秀的朗读带,学生通过对比训练,纠正了朗读中的不准确、不正确的地方,然后跟着录音机重复朗读,引导他们向优秀的朗读者学习,学习优秀者的断句、节奏、表情、轻重音处理的技巧。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学习口语的劲头也更大了。为了帮助学生纠正字音不准,语调不清,语句不通等毛病,还可以结合各科教学进行口语表达方式和思维能力的学训练,通过复述、解说、描写、评议等,将思维转换为言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拓性、条理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可以让学生复述一篇课文、一个故事,注意进行详细复述、概要复述、扩展复述、变角度复述的练习。也可以让学生说一个定理、一种现象,描述一位人物,评议一个事件活动等,要注意语言的简约性、严实性、形象性、谐趣性。
四、切入社会热点,拓展口语训练
        在学生身边,每天都要发生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每个人对这些事的看法及所持的态度都不一样,经常性的开展专题讨论或主体班会,及时澄清是非曲直,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也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有了较高的思想水平,才能有较强的认识问题能力,说话才能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如当看到学生将吃剩的雪白的大米饭和大漠随意倒掉和扔掉时,我就提出:“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点,中学生是否应该勤俭节约?”的话题让同学们在周会课上进行辩论;当看到同学之间因为小事而相互大骂时,我又提出:“同学之间该如何相处?”让同学们在主题班会上进行讨论。由于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学生发言积极。通过辩论,学生明辨了是非,提高了认识,又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口语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在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说话本领,组织演讲、交谈、讲故事、辩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各种言语表达技巧,在各种场合讲话,都能符合学生身份,话语动听,让人爱听。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817.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