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快速入境】快速入境,从容应对

杂文收录 2025-09-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在读写容量增大、要求提高的命题改革背景下,快速阅读和快速写作的要求凸现出来,成为考生获取中考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本期我们重点先谈一下快速阅读的问题。

速度是效率的标志。没有速度的阅读是语文能力低下的象征,快速阅读是检测语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尺。中考的阅读是不同寻常的读写过程,有它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测试内容的全新性。2。应对测试的独立性。 3。完成测试的时效性。

以上特性决定中考在考查阅读基本能力的同时也在考查学生快速应对的能力,快速准确地完成阅读是成功应对中考的重要保证。

快速阅读的能力是体现在读写的基本能力之中的,中考对这种能力的考查中在以下方面。

快速阅读的能力主要有:①快速认读和把握材料内容的能力;②快速领悟设问的能力;③设问与阅读材料快速对应的能力;④快速提取、整理信息的能力;⑤快速表达的能力。

快速阅读的能力既靠平时的训练,也需要我们掌握科学的考场应对策略。快速阅读有哪些策略呢?

试卷设计的阅读题是特定环境中的阅读目标,也是阅读的指向,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需要选择一种科学的方法。我们把这一方法概括为几个步骤:①速读全文,掌握大意。对阅读材料要迅速通篇浏览,了解文章写什么。记叙文要了解写的是什么事;议论文要了解议论什么问题以及观点态度;说明文要了解说明的是怎样的事物。这时的阅读只须掌握大意即可,不必咬文嚼字、深究细研。②综览设问,明确意图。了解文章大意后,对命题人设计的意图及设问的角度。③对应原文,聚集考点。根据设计的问题,逐一找到原文的对应处,确定考题的落脚点。落脚点一般有两类:一是局部的语段或语句;二是文章的整体。④收集整理信息,稳妥解答。从文章中收集整理有关信心,结合自己的理解,用确切的文字加以表述,完成解答。

快速阅读要防止几种错误的做法:①不顾及设问,过细研读原文,无的放矢,耗费时间;②被设问牵着鼻子走,答一题看一遍原文,耽误时间;③不认真阅读试题,忽略试题中的有效信息,不领会设问意图,误解题意走弯路。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734.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