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连贯主观题技巧与方法_解答语言连贯主观题的八个基本思考点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一、话题的同一性
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转换了话题,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意连贯,重点突出。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岭,墓周围古松苍翠,石栏环卫,庄严古朴。四个铁铸人像置墓门两侧,即陷害岳飞的臭句昭著的*佞秦桧夫妇等人。
该段陈述的话题(主语)为“岳飞的墓”,全段只有紧紧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才能保证语意的贯通;而画线句的主语是“四个铁铸人像”,这就转换了全段的话题,破坏了语句的连贯性,所以应调整为“墓门两侧置四个铁铸人像”。
二、行文的照应性
做语言连贯主观题,既要注意行文结构的前后照应,又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如: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这段话中④句中“就进入……的草原带和森林带”是本段具有总插性的句子,为此下文叙述“草原带”,再叙述“森林带”。②句是写草原上的情景,而①③⑤句是写与森林有关的内容,所以②句应排在前一层次,①③⑤句应排在后一层次。至于①③⑤句的内部排序,①句中“在南坡”与②句中“在北坡”相照应,自然应排在前;第③句中“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既“勾前”——紧扣①句中的“原始云杉林海”、“棵棵巨杉”,又“连后”——引用下文“野生动物”和“森林鸟类”在其间的活动,所以应排在中,剩下的⑤句应排在后。综观上述分析,几个句子排列的先后顺序应为④②①③⑤。
三、格式的一致性
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这样,既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该题画线处的五个短语,都是“修饰语+中心语”式的偏正结构,但格式各异:修饰语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动词;中心语有的是名词,有的是动词。为保持格式的一致性,各短语应都组合成以动词为修饰语、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结构,即:“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四、分承的对应性
在几句自豪感中,前面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提起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前后表述一致。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水”,①有汪汪一碧的,有晶莹清澈的,有凌空飘逸的,它们是瀑布、深潭、琼浆。它们逼真地描绘出水的②色、形、质。
该题画线处①描绘的是不同“水”的特点,画线处②揭示的是描绘的角度,二者都必须依照文章中已确定的对象(瀑布、深潭、琼浆)排序。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整合出“对象——特点——角度”三者的分承对应关系:瀑布——凌空飘逸——形,深潭——汪汪一碧——色,琼浆——晶莹清澈——质。据此,该题画线处①②的语序即可准确排定了。
五、风格的趋同性
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语言的风格应当趋于同一,要平实都平实,要生动都生动,要庄重都庄重,要简约都简约,要用修辞格都用修辞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脉的贯通。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删改画线的句子,使整个文段语言风格一致,前后语句音节对称匀整。
①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②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喧,又添蛩语。③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谢;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④笛笙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这段文字的整体风格是简约古朴,而且第②④句均为对偶句。画线句夹在第②④句之间,相对而言就显得错落平白。为保持全段语言风格的趋同性,画线句应参照前一分句的结构和用词进行压缩,使之简约古朴,并与前一分句形成对仗,即“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六、事理的逻辑性
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语意通畅。
我们的党员干部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改进作风,强化宗旨意识,①解民忧,②带民富,③知民情,④以实实在在的业绩,⑤以务实求真的作风,实践“三个代表”,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依赖。
从事理逻辑来讲,只有“知民情”,才能“解民忧”,进而才能“带民富”;“务实求真的作风”是取得“实实在在的业绩”的前提和保证。所以,该段画线处的语序应调整为:③①②⑤④。
七、组合的俗成性
有些并列词、句的先后顺序很难以一种科学的手段加以定位,它们遵循的往往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组合顺序。比方说“山”与“水”,我们通常都组合成“山水”,而不组合成“水山”如“山水画”;再比方说“天”与“地”,我们通常都组合成“天地”,而不组合成“地天”,如“天南地北”。如:
下面①—⑦是从文中横线位置摘录出来的词语,在文中它们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
“世界屋脊”上的 ,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千里风雪的青藏公路,正成为一条令人神往的旅游热线。
①晶莹的湖泊 ②大漠 ③奔腾的江河 ④雪岭 ⑤数不清的珍禽异兽 ⑥草原 ⑦冰峰
考生解答该题最大的困惑是①与③、④与⑦的组合顺序。“湖泊”与“江河”,人们约定俗成的组合顺序是“江河湖泊”,所以①与③的组合顺序应是③①;“雪”与“冰”人们约定俗成的组合顺序是“冰雪”,如“冰天雪地”,所以④与⑦的组合顺序应是⑦④。
八、音节的匀整性
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多的短语排在后,以保持整个句子音节的匀整性。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会造成“头重脚轻”等音节杂乱的表述毛病。
如上述第三部分的“示例”,就必须将三个七字短语排在前,两个九字短语排在后。再如上述第七部分的“示例”,就必须将四个两字短语排在前,两个五字短语排在中,一个八字短语排在后。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