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时政热点题|中考热点题——仿句题透视

杂文收录 2025-09-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甘蔗,秋天收获定是蜜糖,如果你种下的是……

翻开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一篇篇文质清新、意味隽永的美文点缀其间,犹如一幅幅五彩斑斓、美轮美奂的画面跃入眼帘,美不胜收。刘增山的《秋魂》魅力无穷,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动感十足,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它不仅激发学生的仿写创作冲动,同时也为中考拟题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近年来,中考试卷中仿句题的闪亮登场,频频亮相,为试卷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所占比分之重,所涉能力之广,充分体现了选拔考试检验素质、展现能力的原则。它既考查了学生遣词造句、运用语言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考查学生的修辞逻辑知识,同时考查了学生审题、判断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等,是一种寓人文性、知识性、情感性于一体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不能不引起广大教师和考生的关注。

仿写题,顾名思义,就是在拟题者给予的语句或语段的前提下,“依葫芦画瓢”,即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自己已有的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进行语言组合,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或语段。

此类题型犹如话题作文,属半开放型,既有严格的限制,又有广泛的自由。在形式上,仿写句必须与例句一致(包括结构、字数、标点),与原句构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内容上,上下连贯,语意衔接;在构思上,可以驰骋想象,任意东西,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任你选材。

例如:仿照下面句式写三句话,使之与原句构成排比句。

中国是小时候老师挂在黑板上的那一张花花绿绿的地图;中国是王军霞在奥运跑道上身披的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中国是 ;中国是 ;中国是 。

这道题的特点是用借代的手法,以部分代整体,以具体代抽象。既可以从历史人物上构思,也可以从空间上构思。可写成:中国是焦裕禄脚下那一片并不富裕却坚贞热烈的土地;中国是屈原叩问九天的那一块古老沧桑却又凝重厚实的沃野;中国李时珍遍尝百草,悬壶济世的那一方并不挺拔却又蕴含宝藏的山川;中国是三峡大坝拦起的那一片碧波万顷,渔歌荡漾的秀美湖泊;中国是万里长城环绕的一座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崇山峻岭;中国是天安门广场耸立的那座写满历史、万人景仰的丰碑……。

仿写题题材丰富,题型广泛,现就仿句题作一分类:

一、拟人、哲理句仿写

如:依照下面“自然的启示”类警句,自选二——三种事物,写两个托物抒怀、富含哲理的拟人句。

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得很高。

篮球——容易坠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

可以写出:

竹——每攀登一步,就做一次小结。

沙发——柔软不一定就是无能。

气球——总是爆烈,因为有人吹你。

二、排比句仿写

如:在下面这段话加横线的地方仿照划“ ”的部分,各写一个句子

面对郊外这座古旧的寺庙,佛教徒想到往日鼎盛的香火, ,

, 。

可以写出:

历史家想到古代文化的交流。

建筑家想到庙宇结构的精巧。

政治家想到历代王朝的兴衰。

三、比喻句仿写

如: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个结构相同的句子

挫折对于强者是一块磨砺锋刃的磨刀石,对于弱者是从此一蹶不振的深渊。 , 。

可以写出:

成功对于有志者是继续攀登的台阶,对于无志者是一道就此止步的屏障。

四、比喻+排比仿写

如:学习,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学习,是攀登科学高峰的工具;学习,是 ;学习,是 。

可以写出:

学习,是通往成才路上的桥梁;学习,是渡向成功彼岸的航船。

五、比喻+复句+排比仿写

如:依照句式,以任何一种职业或职务开头,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

教师好比蜡烛,虽然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可以写出:

农民好比蜜蜂,虽然耗尽了体力,却创造了甜蜜的生活。

清洁工好比城市美容师,虽然弄脏了自己,却洁净了大街小巷。

六、排比+排比+复句仿写

如:给下列句子横线上补上适当的句子。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于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于做花园中普遍的一朵; , ; ,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 , ; , 。这样人生也就无悔了。

可以补上:

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中的一滴;见到宽阔的马路,你只盼无愧地做铺路石中的一粒;见到无边无垠的草原,你只愿无愧地做绿毯中普通的一株。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虽是一粒,却能支撑庞大的车轮,虽是一株,却能展现勃勃生机。

七、对偶句仿写

如:是处高寒,高处不如低处暖。

可以写出:

此山路险,上山容易下山难。

八、拟人+比喻+排比仿写

如: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双浆。

可以写出:

勤劳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梨耙;

困难说,人生就是暗礁中行进的航船;

挫折说,人生就是坎坷曲折的山路。

九、对比+排比仿写

如: 仿照下面例句,补写三句,使之组成一段意思相关的文字。

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可以写出:

能买到补药,不能买到健康;能买到别墅,不能买到爱情;能买到汽车,不能买到安全;能买到时装,不能买到美丽;能买到礼品,不能买到友谊。

十、设问(或反问)+比喻+复句仿写

如:依照下列例句,以“你渴望理解吗?”或“你希望成才吗?”作开头写一句话。

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你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可以写出:

你渴望理解吗?那么你别封闭自己,因为沟通是理解的桥梁。

你希望成才吗:那么你别骄傲,因为骄傲是成才的绊脚石。

以上列举,仅露出了仿写句的冰山一角,其种类还远无不止这些。那么,仿句题的解题思路又如何呢?

第一,仔细阅读例句,把握例句的结构方式、句式特点以及所用修辞手法。比如,上例八中,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双浆。这里分别采用的是拟人和比喻,且不论谁说,都是关于人生的话题。又如上例九,“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形成对比,从而构成排比,又如上例二,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联想,将联想句构成排比。

第二,捕捉例句所给的隐含信息。比如上例九,拟题者把佳肴、书籍、胃口、知识这些各不相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意在告诉人们佳肴、书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能买到,而胃口、知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花钱也买不到。这意在告诉人们,能买到物质性的物品,却买不到精神性的东西。弄清了题意,并由此思路来仿写,定能写出好的句子来。

第三,展开合理的想象,让仿写句与例句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就达到了既形似,又意谐的效果。

比如:上例二,面对破旧的寺庙,佛教徒想到香火,那么历史家又想到什么呢?想到这是古人进行文化交流的地方;建筑学家又想到什么呢?想到古代建筑的精美艺术;政治家又想到什么呢?想到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又比如上例三,挫折对于强者如何,那么仿写句一定要与之相对,挫折对于弱者又是如何,从而形成对比,达到意韵相谐的效果。

同样,又比如上例五,前面是一比喻句,后面是一转折关系的复句,而且就整体来讲,都是盛赞那些行为高尚的人的。

第四、注意锤炼语句,尽量与例句达到和谐、照应,让读者读起来一气贯成,不留任何痕迹和阻碍,同时还要注意句子内部的前后照应。比如上例六,前面写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花园中普通的一朵,江河中浪花的一滴……后文就要有与之对应的一株一朵一滴,如果将后面的顺序颠倒,就不能与前面的照应了。

仿句题虽有规律可循,但并非是在复习期间练习评讲几个典型例题即可,它不仅是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丰富学生想象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要提高学生仿句题写作的能力,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读书和积累习惯,仿写题中有许多抒情类、哲理类、议论类的仿写,很多来自平时读书中的积累和筛选,这就要平时掌握一些名言警句,了解一些名人的典型事例,留心一些生活现象,积累一些必要的素材。其次要提高学生语言修养,平时多做这类题目的练习,达到熟能生巧,最后得心应手的目的。再次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合理的想象力,多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最后在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单一的修辞手法仿写,词语的造句入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修辞手法组合,从单纯的形似过渡到既形似又意谐,这样才能达到既学会了仿句题的答题,又提高了语言修养的目的,从而达到妙笔生花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701.html

  •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标志: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作者在《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25期上撰文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这一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效果的首要标志,是本轮课改区别于以往课改的显著特征。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暑假创意作业|创意型作业 ——新课程学习中的“休闲点心”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关心的只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这道精美的“学习大餐”,忽视了对创意型作业 ——新课程学习中的这道“休闲点心”的研究与制作。真正的学习是不分课内和课外的,我们应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寻求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创意型作业 的设计无疑为这种学习方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补题]半命题作文的填题与运思

    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一切都在演进变化。开放的社会、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大语文教育观,促成广大中学生心连广宇、视野开阔、生活丰富多彩;而地域的不同、民俗的不同、经济发展的模式与速率的不同,更使得每个中学生置身其间的生活场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由此,引发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变革,促使作文的命题...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小学语文课如何导入]如何让语文课导入 语更具吸引力

    教师说好语文课导入 语非常关键,如果导入 语导的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课堂气氛,自然的进入语文课学习,又能发挥语文教师“口才言语”的特长,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信心百倍。那么如何才能使得语文课的导入 语更具吸引力呢?我从教语文课的感受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初中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初中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在非重点中学,初中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 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专稿】 在非重点中学,初中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 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优秀作文从哪里找_优秀作文从哪里来?

    A 是谁把简单问题弄复杂了?作文能发泄自己的情感、吐露自己的心声、化解内心的不快等,由感而发,其乐无穷!写文章本应是件十分快乐的事。可事实上如今写不出一篇像样文章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还大有人在,何况是我们这些小学生呢?曾有人套用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之名句“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理科生可以报语文教育吗|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

    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教育论文]——姜太公钓鱼(原创)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语文教育只盯...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多彩的语文课堂作文|创设多彩的语文课堂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面对青春年少的学生,我常常思索,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一个怎样的生活。 一、创设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大部分时间只是被动的倾听者,“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痛苦”。在新课改中,...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八下语文能力培养答案人教版答案_生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

    甘肃省张掖铁路学校(734012)张晓军联系电话0936—3670952当前教育界的一项重大工程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紧随时代步伐,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和审美方面的素质。一、紧密联系生活,陶冶情操,力求文道合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叶圣陶说“它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突出语文特点的句子_突出语文特点 激活语文课堂

    ——试谈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青海省湟中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彦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一直沉闷、乏味、效率不高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学校...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