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作文命题]2006年中考作文命题走势

杂文收录 2025-09-0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2005年是推行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实施中考的第二年。《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生活化选材、情感化体验、个性化表达的精神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特别是中考作文命题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按照既有利于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又有利于中考选拔人才的原则,广大中考命题者对作文命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据此我们可以窥望2005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新趋势。
一、 从题型选择上看,呈现“一退二进三稳定”的态势
     所谓的“一退”,是指单纯以话题作文命题的考区有所减少。2003年中考话题作文高达总题量的65%,2004年则下降到56%左右。这是因为,经过前几年的盲目跟风之后,更多的命题者步入了理性思考。一方面,一些紧密联系生活的话题已经频频出现在中考里,不愿重复和守旧的命题者干脆就另辟蹊径;另一方面,话题作文本身存在着难以避免宿构、难于统一评分标准的问题,再加上课标精神的普及,一些命题者就开始探索兼顾公平竞争和测试学生综合素质的合适题型。同时,一部分考区将话题作文纳入选题作文之中作为备选项之一,也是单纯以话题作文命题的考区有所减少的重要原因。
    所谓的“二进”,是指半命题作文和选题作文正在升温。半命题作文让考生自由填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通过指定一些词语,又有一定的限制性,比较适合用于选拔性考试。这种题型在中考中所占比例,从2003年的8%上升到2004年的13%,估计这个比例到2005中考还会提高。选题作文在总题量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4年分别占11%、14%、16%、23%,可谓一路攀升。选题作文让考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同时又可以在全命题、半命题、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题型中任意调剂,选取合适的题型作为选项,其应变性很强。因此,这种题型正在成为中考命题者的“新宠”也就不足为怪了。笔者大胆预测,这种题型还会继续抢占其他题型的“地盘”。
    所谓的“三稳定”,是指全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小作文题型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全命题作文得到了上海、江苏苏州、福建泉州等考区的青睐而得以生存下来,连续几年占当年总题量的6%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材料作文已经比较接近话题作文。至于小作文,更是具有地区连续性,在一些考区试卷中连年出现,因此,这些考区的考生及其他考生不可忽视要有目的地练习文章修改、据观点写小议论文、看图写作或应用文写作等。
二、 从内容取向看,呈现“四大主题”并存共进的局面
    近年来,中考作文试题讲求全面对接中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真正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实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命题者常着眼于自我与成长、素质与情感、社会与生活、想象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按照上一个年度考题为重点避免对象的惯例,笔者特拟出相关的新题目,以助师生们备考。
    一是自我与成长类。基本做法就是在命题作文中常以“我”为中心拟定,比如“我和______”、“我多么想______”、“我的特长”、“我终于战胜了______”、“______有我”、“为自己而骄傲”、“我们这些人”等。又比如,以“成长”、“第一次”、“秘密”、“个性”、“离开”、“朋友”、“我们”、“回答”、“作好准备”、“实践能力”等为话题作文,内容上贴近学生的成长经历,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他们体会最深,感受也多,容易下笔。
    二是素质与情感类。比如以“感受快乐”、“喜欢”、“兑现诺言”、“美德”、“珍爱”、“吃苦”、“合作”、“心怀感激”、“追求”、“宽容”、“体谅”、“温暖”、“友好”、“满足”、“健康”等为话题写作,就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人情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让考生在深入思考中加深对真、善、美的体验和向往。
    三是社会与生活类。比如以“交往”、“贫困”、“公开”、“帮助”、“关注”、“动力”、“支持”、“读书”、“家”、“书”、“回忆”、“细节”、“精彩”、“习惯”、“学习”、“水”等为话题写作,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热点话题,放眼社会生活。
四是想象与创新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但是,这类试题如果处理不当,过于脱离学生生活,就会助长“假、大、空”风气的盛行。命题时要有利于写作者从生活出发,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风雨之后”、“阳光”、“风景”、“新”、“自然”、“0”、“门”、“结果”、“钥匙”、“星星”等命题或话题,就能够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创新,在创新展示风采。

 
2005年中考作文命题走势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704.html

  • 【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标志: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作者在《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25期上撰文认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这一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实质效果的首要标志,是本轮课改区别于以往课改的显著特征。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暑假创意作业|创意型作业 ——新课程学习中的“休闲点心”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关心的只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这道精美的“学习大餐”,忽视了对创意型作业 ——新课程学习中的这道“休闲点心”的研究与制作。真正的学习是不分课内和课外的,我们应该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寻求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创意型作业 的设计无疑为这种学习方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与补题]半命题作文的填题与运思

    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一切都在演进变化。开放的社会、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大语文教育观,促成广大中学生心连广宇、视野开阔、生活丰富多彩;而地域的不同、民俗的不同、经济发展的模式与速率的不同,更使得每个中学生置身其间的生活场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由此,引发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变革,促使作文的命题...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小学语文课如何导入]如何让语文课导入 语更具吸引力

    教师说好语文课导入 语非常关键,如果导入 语导的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课堂气氛,自然的进入语文课学习,又能发挥语文教师“口才言语”的特长,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信心百倍。那么如何才能使得语文课的导入 语更具吸引力呢?我从教语文课的感受中总结了以下几点,...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初中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初中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在非重点中学,初中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 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专稿】 在非重点中学,初中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厌学之风日长,不但使家长茫 然、教师忧虑,而且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初中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优秀作文从哪里找_优秀作文从哪里来?

    A 是谁把简单问题弄复杂了?作文能发泄自己的情感、吐露自己的心声、化解内心的不快等,由感而发,其乐无穷!写文章本应是件十分快乐的事。可事实上如今写不出一篇像样文章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还大有人在,何况是我们这些小学生呢?曾有人套用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之名句“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理科生可以报语文教育吗|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

    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教育论文]——姜太公钓鱼(原创)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语文教育只盯...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多彩的语文课堂作文|创设多彩的语文课堂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生活。面对青春年少的学生,我常常思索,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一个怎样的生活。 一、创设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大部分时间只是被动的倾听者,“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痛苦”。在新课改中,...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八下语文能力培养答案人教版答案_生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

    甘肃省张掖铁路学校(734012)张晓军联系电话0936—3670952当前教育界的一项重大工程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紧随时代步伐,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和审美方面的素质。一、紧密联系生活,陶冶情操,力求文道合一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叶圣陶说“它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 突出语文特点的句子_突出语文特点 激活语文课堂

    ——试谈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青海省湟中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彦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一直沉闷、乏味、效率不高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学校...

    发布于:2025-09-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