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点滴收获|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哈尔滨市第六十四中学 陈宏杰
语文教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听说读写面面俱到。如果想让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扎实牢固,就必须要不断的强化训练。学习本身就是顽强的劳动,古今中外有名的学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才取得出色的成就(吴晗)。在刚教六年级的时候,看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那样差,自己觉得无从下手。苦思冥想之后,就将整册书中的重点字词整理、打印,发给学生,象英语书的单词表一样贴在语文书的后面,每节课前诵读五分钟。每天都诵读,学生觉得没有新意,产生了厌烦情绪,因为翻来覆去总是那点东西。于是我就采取了另外一种刺激学生学习热情的方式,每节课前考20个字词的听写与注音,全对者有奖励。考了20次,全对的最多一人为13次,最少的一次都没全对。有些学生将“喉咙”的“喉”写成“口候”,“沟壑”的“壑”写成“ ”,“甜腻”的“腻”写成“ ”,“迫不及待”的“及”写成“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次纠正这一个,下一次那个又错了,层出不穷,屡见屡鲜,象过街老鼠一样,赶不尽杀不决。学生在拼写词语的时候也总是出错,我又有些茫然了。难道这个办法功效甚小?偶然读到一篇短文,一个著名的推销员做成功经验演说,整整40分钟他一言不发,一直用一个小锤敲打舞台中央的巨大铁制圆球。观众们在台下忍无可忍了,本来想从推销员那里得到些成功捷径,没想到40分钟都看到同样一个动作。有些听众打算要退场,忽然有一个妇女惊呼“大球动了”,台下顿时鸦雀无声。这时推销员声如洪钟的说:“如果你不能耐心的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就要耐心的面对失败”。这则小短文对我启示很大,这项语文课前活动一定要坚持到底,进行之中也遭到了其他任课教师的质疑:这么做有什么用处吗?成效需要慢慢体现:7月9日的动力去语文测试中,第一大题中的汉字的书写与注音得分率在白分之八十以上,这是以往成绩中最好的一次。学习好象马拉松赛跑一样,贵在坚持和耐久(杨乐《功到自然成》)。我国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要求中小学生的作业 不得超过多长时间等等,目的是要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不写作业 或者少写作业 对孩子们牢固掌握知识绝对没有益处。中国现在教育改革不在于改教学内容,而在于改教育制度,改变家长们的心态。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别取其糟粕,践踏精华。想出解决问题的良方,别盲目的追风、跟风,在教育改革上搞花样,不务实,将祸国殃民,这决不是夸大其词。
语文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过程,语文教师也是所有教师中工作最辛苦的。因为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处处皆是,需要有心人不断的去积累。我们语文教研组有时讨论的问题是其他学科教师认为多此一举的:项羽死后,乌骓马的结局?刘邦的出身?“六艺”中的“御”指什么?“不瘟不火”的含义可推知大概,为什么几种版本的词典不收录该词条?“呵”有的字典有六种读音,有的词典上就有两种。同样是商务印书馆的字典和词典字音为什么不一样,“颏”字典上只有“ké”一种读法,词典上就有“ké、hé”两种读音,难道是同室操戈,亦或是李逵遇到了李鬼?┅┅这样的问题非常之多,语文教师也成了问题教师,有些问题不是不想解决,而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木兰诗》中“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的“裳”,有的教师读“shang”,有的教师读“cháng”.读‘shang’者认为是换下作战时的衣服,重新著上女儿装;读‘cháng ’者认为是下裙,更能体现女儿的本色。谁也说服不了谁,也许这正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只有等待将来的语文教师或语文教育家找到更有利的证据,将多足鼎立的局面归于一统。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习是最大的快乐,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积累是你成功的基石。
现代社会由于计算机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快捷了。钱伟长在《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一文中写到:他八十年代初去美国访问,美国当时的计算机终端联网机器有50万台。20多年后,我国计算机的使用也迅速普及。我们学校在校领导的高瞻远瞩之下实现了网上办公,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开阔了教师的学术视野。我非常喜欢上“yuwen123”这个网站,我一个人教一个学年,有许多资料想整理,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可通过网上查找就快捷方便多了。有时我也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资料发到网上,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大家互惠互利。减轻了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最近几年哈尔滨市的中考都考有关四大古典名著的问题。我也想给学生练一些相关的小问题,但有关四大名著的问题非常多,稍不留意就容易练的过深或过浅 。恰巧网上浏览到了这方面的习题,拿过来,按照自己的需要加以改动就可用,方便得很。我也想告诉所有的语文教师时间充足时一定要多上网,还要将自己总结的东西及时发到网上,这样网上的资源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语文教学要想取得成果,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勤于动手。习惯使用语文工具书,平时多摘抄,业余多练笔。“好习惯使人养成良好的性格,好的性格可以成就美好的命运。”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杜威《教育论著选》)。二年一班的王琰天资并不过人,但她学习习惯非常好。遇到老师读的字音与自己读的有不一样的马上就查字典,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消除自己的疑虑,还可以加深印象。她的这种举动对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大有裨益。她从上初中以来一直保持着摘抄的好习惯,上课时老师说到什么名言佳句,他都会请老师再说一遍,然后抄录到本子上。7月6日上复习课,讲到一副对联“一撇一捺易写难做,三横三竖春种秋收。”,其他学生只觉得好,而王琰迅速的将对联抄在本子上,这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做法值得广泛推行。有时遇到生僻的字词她马上就查字典、词典,而且还在练习本上多写几遍。我上课时写的板书她都记在课堂笔记上,坚持不懈,乐此不疲。教育并不仅仅用于装点记忆力和启发理解力,它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引导意志力。(儒贝尔《格言集》)。期末整册书的字词测试王琰全学年第一,无人可与之匹敌。
语文教师是一个杂家,语文教师的教学成果在多年以后才能突显。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甜,希望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品尝到甘甜的教育之果。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