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道|爱之道

杂文收录 2025-09-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闽侯洋里中学  余秀容

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和责任感。”这些都是至理名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都牢记在心,但要真领会这些“爱”的精髓,做到爱的得法,爱得让学生乐意接受,并回报你于爱,却并非易事。多年与学生磕磕碰碰,对“爱”有了更深的感悟。

尊重是爱的主要表现。每一个学生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才能呵护每一颗心。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因为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我只要求他们从自己的起点出发,日日向上。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心理上,还是生活上的。上学期,我带的是所谓的差班。这差班的学生可谓是五花八门,各具情态。更糟糕的是他们大多玩世不恭,破罐破摔。接任后,我首先表明了我的态度:你们这些同学只是成绩暂时不理想,但你们同样是有生命价值,令人尊敬的人。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和他们接近,关爱他们每一个。渐渐地,他们老师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被尊重中懂得了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也因我尊重他们每一个,所以他们和我打成一气,班级工作和谐发展。而且每个同学思想、学习上都取得了相应的进步,以致期末时我发出由衷地赞叹:差班我也爱!

赏识,是爱的技巧。教育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因此,作为班主任,我的职责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我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和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需,尽可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闪光点。一个自由散漫的同学,在一个风雨天准时到校了,我对他说:“你进步很大,这样的天气也能及时赶到。”一个成绩很差的同学,在半期考中三科不及格,我对他说:“只有三科不及格了,努力一下,期末考就全及格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能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劝慰和激励便是伟大的。它是学生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育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育艺术。大教育家陶行知《四个糖果给学生》的故事,不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吗?

赏识使人美丽,爱的艺术在于赏识人。对于这,我是深深的感悟到了。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聪明,思维敏捷,但他好动,贪玩,而且还有吸烟,上游戏厅,自由散漫等一箩筐的恶习。我当上他班主任的第一天,就把他请到办公厅和他单独谈话。对他的一箩筐的恶习心中早就有数,但我一句也没提他的恶习。我只肯定他的聪明,并告诉他只要努力,将来考重点高中一定没问题。然后只是随便向他了解点“家常”,便叫他离开。后来,他在一篇作文中写道“那一次被班主任叫去,我以为死定了,没想到,她竟一句都没骂我,而且还夸我聪明。诸葛亮报先帝的知遇之恩,我也应该报班主任的知遇之恩,好好学习,争取考上重点高中。”从那以后,他专心于学习,渐渐地改掉了许多恶习,成了班上的学习优秀者。

这就是赏识的魔力。作为人民教师,我每时每刻都在寻求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这种神秘的钥匙就是老师真诚的爱。只有真诚的爱才能有动情的教育,才会给予学生理解和信任,使学生得到激励,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成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产生激励效应。

“蹲下来”是爱的途径。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学生的淘气、好玩。否则,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能拉开与学生的距离。爱因斯坦小时候,把一个指南针拆坏了,却未受到父亲的任何指责。他父亲认为,孩子的好奇心,应当得到保护,而不是摧残。而我们有些老师,他们对教育事业忠心耿耿,也能爱生如亲子女,如亲兄弟,但他们就是不懂得,爱学生就要“蹲下来”看学生,就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于是,有些老师经常报怨:这些学生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在报怨中,隔阂产生了。这样,老师又怎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呢?本班的张某同学,生性玩劣,虽经多方教育,但旧病仍常复发。面对着他的一而再,再而三,有时真会忍无可忍。甚怒之下,有时难免大声训斥。但事后想想,他的恶习已是多年的积淀,又怎能让他在短时间里痛改前非呢?为了这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时候我努力唤醒自己: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没理由和他一般见识。于是,我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在和他同桌讲话时,故意顺便附上一句:“××,最近情况怎样?”一句不经意的话,却常常缩短了彼此的距离,架起了一座心灵之桥。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最终这位学生对我还是产生了敬畏,投身于学习,许多恶习也渐渐改掉了。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枝花,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阳光、空气、水分的空间,让他们迎风展姿,百花争艳。师德的灵魂永远是爱-——是热爱学生。不管时空如何改变,无论过去、现在、将来,这爱永不过时。作为一个教师,不仅心中要有爱,而且更要懂得爱。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学生才会向你倾吐心里话,教育才会成功。一个对学生缺乏爱的教师,他的收获将是零。”

让我们牢记:“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孩子。”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543.html

  • [聚焦式提问]聚焦提问法

    太和一中 刘斌 内容概述:提问法具有重大作用,教学中应分清提问的性质和作用,要注意提问的一些通病,更应掌握一些提问的技巧,只有这样“提问法”才会是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与语言训练的有效方法。关键词: 性质发问点 技巧“ 提问法”是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提问...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情感分析模板]通过情感分析进行语文情感教学

    郭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是有所侧重的。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说明当今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和文化色彩。其...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课改工作总结|语文课改,让我们喜来让我们忧

    ———一个乡村中学课改的收获与困惑 金 坛 市 登 冠 中 学 李 国 斌 新世纪初,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层层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是前七次课改中不可比拟的,这是一个将实现中小学课程由学科...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认知结构教学论]语文结构教学论纲

    面对这种情况,究实而论,“工具论”着眼于语文的学科性质,比较准确地道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而“人文论”则从“人的发展”的内在机制的激发和培养方面,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两者本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关系。虽各有侧重,但并不矛盾,为何二者要陡起争端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都只从自己的局部...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浙江永加鹤盛中学 周作云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改的三个阵地——学校教育,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社会教育,强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家...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立足文本|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要放在学上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王景华 张伟忠承袭了几千年传统的语文教学,要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需要走过十分艰难的历程。其中涉及教学观念、内容、方法、评价等诸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日常的教研工作中,走过许多学校,也听了不少语文课。一个突出的感觉是,语文教学中,以教为主,讲风过剩...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民主化”的尝试研究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 柳 剑 摘 要:“教学民主化”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整合;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同时承认个性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个性化教育;提倡大语文教学观。教学民主化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提高人的综合素...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_在反思中体验新课程

    P 相对新课改的长期与艰巨,我们的试验刚刚进行一个多学期,历程是极为短暂的,如果说新课程是无垠深邃的大海,我只能是海边的无知幼童,蹒跚而新奇地捡拾着被海浪送到岸边的几枚贝壳,海中无穷的宝藏还远远没有探到。但是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一个信念是坚定的:那就是无论哪个层面的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播放文言老师三十分]文言通假三十六记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二中李迎春邮编:272065 电话:13792301301 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它所借字的音、形与所记录的词义毫无关系。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字的本义、常用义及引申义都不能使文意贯通时,那么某字就是通假字。对于通假字,我们不能望形...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