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道|爱之道

杂文收录 2025-09-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闽侯洋里中学  余秀容

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和责任感。”这些都是至理名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也都牢记在心,但要真领会这些“爱”的精髓,做到爱的得法,爱得让学生乐意接受,并回报你于爱,却并非易事。多年与学生磕磕碰碰,对“爱”有了更深的感悟。

尊重是爱的主要表现。每一个学生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才能呵护每一颗心。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因为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我只要求他们从自己的起点出发,日日向上。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心理上,还是生活上的。上学期,我带的是所谓的差班。这差班的学生可谓是五花八门,各具情态。更糟糕的是他们大多玩世不恭,破罐破摔。接任后,我首先表明了我的态度:你们这些同学只是成绩暂时不理想,但你们同样是有生命价值,令人尊敬的人。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和他们接近,关爱他们每一个。渐渐地,他们老师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被尊重中懂得了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也因我尊重他们每一个,所以他们和我打成一气,班级工作和谐发展。而且每个同学思想、学习上都取得了相应的进步,以致期末时我发出由衷地赞叹:差班我也爱!

赏识,是爱的技巧。教育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因此,作为班主任,我的职责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我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和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需,尽可能从他们的身上找到闪光点。一个自由散漫的同学,在一个风雨天准时到校了,我对他说:“你进步很大,这样的天气也能及时赶到。”一个成绩很差的同学,在半期考中三科不及格,我对他说:“只有三科不及格了,努力一下,期末考就全及格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能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劝慰和激励便是伟大的。它是学生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育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育艺术。大教育家陶行知《四个糖果给学生》的故事,不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吗?

赏识使人美丽,爱的艺术在于赏识人。对于这,我是深深的感悟到了。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学生,他聪明,思维敏捷,但他好动,贪玩,而且还有吸烟,上游戏厅,自由散漫等一箩筐的恶习。我当上他班主任的第一天,就把他请到办公厅和他单独谈话。对他的一箩筐的恶习心中早就有数,但我一句也没提他的恶习。我只肯定他的聪明,并告诉他只要努力,将来考重点高中一定没问题。然后只是随便向他了解点“家常”,便叫他离开。后来,他在一篇作文中写道“那一次被班主任叫去,我以为死定了,没想到,她竟一句都没骂我,而且还夸我聪明。诸葛亮报先帝的知遇之恩,我也应该报班主任的知遇之恩,好好学习,争取考上重点高中。”从那以后,他专心于学习,渐渐地改掉了许多恶习,成了班上的学习优秀者。

这就是赏识的魔力。作为人民教师,我每时每刻都在寻求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这种神秘的钥匙就是老师真诚的爱。只有真诚的爱才能有动情的教育,才会给予学生理解和信任,使学生得到激励,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美国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成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产生激励效应。

“蹲下来”是爱的途径。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学生的淘气、好玩。否则,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能拉开与学生的距离。爱因斯坦小时候,把一个指南针拆坏了,却未受到父亲的任何指责。他父亲认为,孩子的好奇心,应当得到保护,而不是摧残。而我们有些老师,他们对教育事业忠心耿耿,也能爱生如亲子女,如亲兄弟,但他们就是不懂得,爱学生就要“蹲下来”看学生,就要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于是,有些老师经常报怨:这些学生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在报怨中,隔阂产生了。这样,老师又怎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呢?本班的张某同学,生性玩劣,虽经多方教育,但旧病仍常复发。面对着他的一而再,再而三,有时真会忍无可忍。甚怒之下,有时难免大声训斥。但事后想想,他的恶习已是多年的积淀,又怎能让他在短时间里痛改前非呢?为了这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时候我努力唤醒自己: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没理由和他一般见识。于是,我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在和他同桌讲话时,故意顺便附上一句:“××,最近情况怎样?”一句不经意的话,却常常缩短了彼此的距离,架起了一座心灵之桥。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最终这位学生对我还是产生了敬畏,投身于学习,许多恶习也渐渐改掉了。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枝花,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充满阳光、空气、水分的空间,让他们迎风展姿,百花争艳。师德的灵魂永远是爱-——是热爱学生。不管时空如何改变,无论过去、现在、将来,这爱永不过时。作为一个教师,不仅心中要有爱,而且更要懂得爱。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学生才会向你倾吐心里话,教育才会成功。一个对学生缺乏爱的教师,他的收获将是零。”

让我们牢记:“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孩子。”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543.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