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_在反思中体验新课程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P相对新课改的长期与艰巨,我们的试验刚刚进行一个多学期,历程是极为短暂的,如果说新课程是无垠深邃的大海,我只能是海边的无知幼童,蹒跚而新奇地捡拾着被海浪送到岸边的几枚贝壳,海中无穷的宝藏还远远没有探到。但是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一个信念是坚定的:那就是无论哪个层面的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学期下来,边学习实验区的经验,边结合本地教学实际开展,求创新求真实,在摸索反思中前行。@
一、新教材创意使用带来良好课堂状态6>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主要是课程的决策者,这一理念给了教师极大的创造空间,在教育情怀上,使教师时常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比如在对教材解读上,过去老师是教参的留声机,把教参知识一搬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新课标给了老师决策的权利,我们可以对教材文本进行创意解读,融入理性的独特感悟,结合本校本班和个人风格,上出课堂上的“这一个”。七上第二单元中有一篇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教参上的解读是:抒写行道树奉献的情怀,赞扬奉献崇高的精神。我在钻研教材中感觉仅停留在“奉献”主题上有些偏狭,于是翻阅了张晓风大量的散文及创作经历,用时代视角审视,认为应从生命本身观照,于是读出了行道树对生命事业的虔诚,坚韧中的平和,心胸气度的宏阔,既求得精神自守,又与环境共生,超越世界、追求高贵的气质。带着这样的理解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交流对话,行道树一个丰满的形象根植在学生心中,也垫高提升了课堂教学。教师创造性运用教材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调整编排顺序,七下有两篇文章,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和东北作家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都是关于爱国主题的教材,自读课本中还有一首绿原的诗歌《读最后一课》,我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作为一课交叉融会学习,用日军在南京和东北三省残害中国百姓的图片和《松花江上》的歌曲做辅助,连续上了一个星期,几天来的语文课堂上笼罩着悲愤压抑的气氛,当我满怀一腔悲愤激情朗诵完诗歌《读最后一课》时,看到有的学生在擦眼睛,课后学生在随笔里写下了课堂带给他们的震撼。正是因为这几篇文章的重新组合,使师生共同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生命体验。N(U4
二、将身边资源转化为课堂的现实要素E/
新课程在要求我们有敏感的资源意识,网络图书周围社区自然环境等都可以用做课程资源充裕课堂教学。教学《紫藤萝瀑布》时,学生提出疑问,“阳光下的紫藤萝泛着点点银光”应是金色,作家宗璞描写有误,我很激动学生敢于向作家质疑,但学生的认识明显违背了自然规律,因为只有朝阳或夕阳下的景物才是金色,作品中是阳光灿烂的时候。如何给学生解决?用语言解说显得苍白无力,这时窗外摇曳的梧桐树提醒了我,我引导学生观察,这时正是上午第二节,阳光灿烂下的梧桐树衬托着透明的银光,学生终于明白自己判断有误,而作家是细致准确的。在《咏雪》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对白雪像撒盐还是像柳絮争执不下,恰好第二天,天赐瑞雪,于是带领学生走向操场,观察大雪降落的样子,最后得出结论,当有寒风吹起的时候,雪落像撒盐,当无风的时候,雪落像柳絮。利用自然资源,不但拓宽了课堂空间,还使学生得到了审美愉悦,有了一次不可重复的人生经历。由此看来,除了网络图书馆,我们可以随时把身边的资源(包括文具、师生着装、盆花、甚至是学生间的误会等)转化为课堂现实要素,为教学服务。我以上的课例写成反思,投在《中国教师报》上,很快收到了用稿通知,并在109期上刊出。k
三、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殿堂+PRes
从上学期至今,班级集体阅读了三本名著《爱的教育》、《繁星春水》和《童年》,其中《爱的教育》和《童年》举办了读书报告会,《繁星春水》举办了冰心诗歌鉴赏会。读《爱的教育》和《童年》时,首先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了两部书内容或语言的精彩之处,引起学生兴趣,然后鼓励学生边读书边在空白处记下自己的心得,待整本书读完,老师在写作上进行细致的指导,学生写出一本书的读书感悟,接着举办读书报告会,请学生担任评委,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发奖品鼓励,老师也和学生同写读书笔记。这项活动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使他们学到了读书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增强了口语交际能力,拓宽了知识视野。《诗歌鉴赏会》是老师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形象语言赏析,学生试验模仿,小组交流—班级交流,最后挑选自己喜欢的诗歌背诵积累,这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了学生情感,提高了文学文化修养。语文新课标提倡“多读书,少做题,读好书”,我们集体扎实阅读的基础上,又给学生推荐了其他中外名著,请学生把名著佳作拿到课上来读并及时指导,同时在阅读教学上拓展内容,从上学期至今,结合课文又给学生补充了汪国真、迪金森、何其芳、普希金等人的诗歌,张晓风、朱自清、李汉荣、鲁迅的散文来拓宽学生的智力背景。u1~Hid
四、鼓励学生为心灵而发声w
语文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以说,这样的表述回归了写作的本真,是令人兴奋的。写作首先是我手写我心,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并非“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空话套话,因此在随笔与作文指导中,提倡学生“抛弃刻板范式,自由抒写性灵”,鼓励学生真诚、坦然地表达自己,只有为自己心灵而写的文章,才有生命的活力。以前在写作教学上,两周一篇的大作文是主角,而随笔用来跑龙套,老师的批改和学生的写作都流于形式,新课改实施以来,我提升了随笔的地位,与作文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互相渗透。随笔不定题目,选择自己最受触动的事情或者学生头脑久久缠绕挥之不去的材料来写,不限文体,诗歌也可以写。作文课不只讲评大作文,更多的时候是点评指导学生随笔,作文内容可以是精心修改后的随笔。一个学期下来,感觉学生注重了观察和体验生活,注意了随笔质量,因为是表达自己的心声,没有写作模式的限制,所以许多同学写出了真情之作,题材上有校园、亲情、自然、环保、人生等涉猎广泛,文体上有诗歌、散文、小说、杂文等丰富多样,文笔优美,想象绮丽,有些习作蕴涵着丰厚的哲理。其中樊同玉同学的《夏日的乡村》一文被海南省的一家正规杂志看中,已经发来了拟用稿通知。0
五、开展凸显语文特质的综合性学习&h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如何搞好这项活动,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当翻开网页查看时,是比较失望的,大多数综合性学习成了相关文字图片展示,语文老师在这项活动中成了蹩脚的历史、生物、地理或艺术老师,丧失了语文本身。于是我在引领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凸显了语文的学科特质,加大文学文化的力度,在素养上,融合书写、阅读、口语、写作,审美、思想观点等方面,同时与学科其它学科交叉渗透,比如《探索月球奥秘》,使学生利用网络查阅筛选了有关月亮的起源、人类登月的历史、月相月蚀的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讲述月亮传说、积累月亮美称、背诵有关月亮的诗歌、并在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中欣赏有关月亮的散文,最后布置学生写下这次活动的感受。在《走进戏曲天地》综合性学习中,通过让学生亲自看、听、唱、念,用学生体验戏曲魅力的形式,带学生走进他们陌生的戏曲天地,不仅开展了戏曲知识竞赛,更主要的是赏析戏曲语言,把戏曲语言的优美典雅深邃同古代诗歌的共同点对接起来,以突出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特点。但是深感遗憾的是目前对此项的评价还没有探索到明确的思路。<<
-
[聚焦式提问]聚焦提问法详细阅读
太和一中 刘斌 内容概述:提问法具有重大作用,教学中应分清提问的性质和作用,要注意提问的一些通病,更应掌握一些提问的技巧,只有这样“提问法”才会是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与语言训练的有效方法。关键词: 性质发问点 技巧“ 提问法”是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提问...
-
[语文情感分析模板]通过情感分析进行语文情感教学详细阅读
郭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是有所侧重的。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说明当今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和文化色彩。其...
-
语文课改工作总结|语文课改,让我们喜来让我们忧详细阅读
———一个乡村中学课改的收获与困惑 金 坛 市 登 冠 中 学 李 国 斌 新世纪初,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层层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是前七次课改中不可比拟的,这是一个将实现中小学课程由学科...
-
[认知结构教学论]语文结构教学论纲详细阅读
面对这种情况,究实而论,“工具论”着眼于语文的学科性质,比较准确地道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而“人文论”则从“人的发展”的内在机制的激发和培养方面,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两者本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关系。虽各有侧重,但并不矛盾,为何二者要陡起争端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都只从自己的局部...
-
【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详细阅读
浙江永加鹤盛中学 周作云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改的三个阵地——学校教育,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社会教育,强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家...
-
语文教学立足文本|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要放在学上详细阅读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王景华 张伟忠承袭了几千年传统的语文教学,要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需要走过十分艰难的历程。其中涉及教学观念、内容、方法、评价等诸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日常的教研工作中,走过许多学校,也听了不少语文课。一个突出的感觉是,语文教学中,以教为主,讲风过剩...
-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民主化”的尝试研究详细阅读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 柳 剑 摘 要:“教学民主化”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整合;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同时承认个性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个性化教育;提倡大语文教学观。教学民主化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提高人的综合素...
-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_在反思中体验新课程详细阅读
P 相对新课改的长期与艰巨,我们的试验刚刚进行一个多学期,历程是极为短暂的,如果说新课程是无垠深邃的大海,我只能是海边的无知幼童,蹒跚而新奇地捡拾着被海浪送到岸边的几枚贝壳,海中无穷的宝藏还远远没有探到。但是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一个信念是坚定的:那就是无论哪个层面的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
-
[播放文言老师三十分]文言通假三十六记详细阅读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二中李迎春邮编:272065 电话:13792301301 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它所借字的音、形与所记录的词义毫无关系。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字的本义、常用义及引申义都不能使文意贯通时,那么某字就是通假字。对于通假字,我们不能望形...
-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