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着鼓点还是合着鼓点|合着校本的鼓点,释放生命的活力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筻口中学 许寒梅
走进筻中,为校园每一个角落都翻滚着课改的热浪而震撼不止;看到筻中人,又会为每一位教师投入课改的热情和活力而感慨动容;关注筻中课堂,更会为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张扬而畅快淋漓、释怀万千。课改风来满眼绿,筻中校园尽是春,这一道道朴实而明丽的风景形成了筻中独具特色、颇具实效的校本教研。踏着“一个学期一个主题、一个主题一种形式”的教研步伐,课改把筻中的校本教研推向了前台,校本教研把筻中人推上了舞台。在一次次有序而实效的讲座、培训、交流后,在一个个艰辛探索的实践中,厚积薄发,开拓创新,新课程正从理想状态走向现实,真正的课程正在这里生成,教师的生命活力在这里释放。
一、聆听专家的声音,走进课程改革的快速通道。
点击课改两年中曾莅临我校的专家,有远道而来的市教教科所的领导,也有关系密切的县教研室教研员们;从理论性很强的学术专题报告,到与一线老师一道备课、听课、评课;从与教师们文字上的交流,到面对面的对话。每一次与专家们亲密接触,心灵都为之振奋。讲座中他们铿锵有力的措词,让我感到课改势在必行;交流时他们高瞻远瞩的目光,让我对课改有坚定的信念;课堂上他们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进入了课程改革的快速通道。更新观念,荡涤心灵是专家们对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课改的关键所在,聆听各级专家的报告和指导后,新名词、新观念、新做法在脑海里定格,我不再追求一体化的课堂,更欣赏个性的张扬;我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课堂是孩子们的世界:我不再只欣赏成功,有时失败也是一种美。课堂上,孩子们的笑容多了,胆子大了,小手举起来了,思维活跃了,童言稚语,个性想法、团队精神四处横溢,“老师,我想提个问题”“我有不同的想法”“我对他的发言有意见”“我们这小组认为”?……60个生命,60个主体,这一些不正是我们呼唤已久的灵性吗?因为有了课改,孩子们才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因为有了专家们的亲临指导,我才让这个舞台更加绚丽多彩。
二、交融同伴的智慧,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灵感。
每到周五下午,筻中校园里总是洋溢着浓厚的教研氛围。全员性参与,按学科交流,分年级“登台”展示,“合作教学竞赛”已成为每一位筻中人的习惯。上课、说课、评课,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关注点,实验老师和非实验老师没有距离,老老师
记得那堂合作教学竞赛课:老师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再分的方法来求出平均数,然后再教学平均数的算法。课后交流环节中,有的听课老师提出让学生经历平均数得出的过程非常好,但活动和教学算法脱离了,并没有体现活动的真正意义这个意见。听完老师的点评,我深有体会,数学活动要和算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这确实是我们备课时所忽略的,通过合作教学竞赛,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听其它年级组的合作课,让我走进了不同的年级,走进了更广阔的天地。评课中唇枪舌战,会心一笑,这种智慧的碰撞往往就是我茅塞顿开、创生灵感的瞬间。
手捧着三本汇集着集体智慧结晶的教案集,更有一种沉甸甸的喜悦。当年级组里分配好每个人的备课任务时,大家分别开始潜心钻研教材,尝试独立备课,有困难或有疑惑,再立即和备课组的老师一起研究,解决。拿到其它老师的备课教案后,也都是仔细研读,圈圈点点,结合学生等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每一次合作备课,都会产生疑问,让脑子高速运转起来,也会有好的想法和大家分享,这种大家互相启发,互相完善的教案集,散发的是清香的油墨,浓缩的却是集体智慧的精华。
三、沉淀自己的思绪;让课程改革在理性中升华。
2004年9月,校本教研又推出一项重头戏,撰写《教学反思录》。凝视着《反思录》上“精彩回顾”、“弥补追述”“教育摘录”以及“教学随想”等栏目时,我深深的领悟到,课程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需要每一位实验者“风风火火搞课改”的同时,更需要我们沉淀自己的思绪,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课改在理性中升华。每一次翻开《教学反思录》时,不禁会把课堂上的一切在脑海里重放一遍。有时,为自己能恰好地把握教学契机,转变成功有效的教学资源而兴奋不已;有时,为自己对学生没有充分信任或充分考虑又懊恼不已;这些真实的情绪和想法都得到了及时的保存和沉淀,为课改的理性升华提供了素材和可能。“精彩回顾”让精彩永恒,“弥补追述”让弥补不断减少。也正因为开辟这种教研形式,让我学会了思考,更准确的把握好课改的方向和需要。在反思中,我会为了点滴细节或喜悦或遗憾或发现,我是真的投入了!
春,让江河一起解冻,让树木一起更颜。让筻中求索者们的心灵迎着课改的春风一起萌动乐观和喜悦,让筻中弄潮儿们踏着校本教研的步伐,共同释放出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筻口中学教科室
2005.6.28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