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宽的上一句是什么]“○”和“△”天地宽

杂文收录 2025-09-0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灌云县板浦初级中学(222241)  时明来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是在已有表象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加工或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语文是一门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学生较好地具备了想象能力,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所学文章的内容及其表现方法,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较强的创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能“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

作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我们必须进行教学创新,善于抓住各种契机,采取各种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就是训练想象力的常见素材。

请先看一个训练设计:

例一:请你以几何图形“○”和“△”展开联想,写出一句话。

例句:看到圆,我想到圆圆的奶油面包,那是西方人们的主食;看到三角,我想到我国端午节包的粽子;圆和三角结合起来,使我想起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

以下是学生的答案:

答案A:看到圆,我想到了大西瓜,那是我们夏天喜欢吃的食物;看到三角,我想到了菱角,那是我们秋天喜欢吃的食物;圆和三角结合起来,使我想到了不同季节人们不同的饮食爱好。

答案B:看到圆,我想到了鼓,敲起来雄浑有力;看到三角,我想到了三角铁,敲起来清脆悦耳;圆和三角结合起来;使我想到了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

答案C:看到圆,我想到了蒙古包,那是我们蒙古族的典型建筑;看到三角,我想到了哥特式建筑,那是西方国家的典型建筑;圆和三角结合起来,使我想到了中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

答案D:看到圆,我想到了句号,那是人生圆满的象征;看到三角,我想到了着重号,那是人生突出成就的象征;圆和三角结合起来,使我想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和期望。

答案E:看到圆,我想到了乒乓球,那是我最大的爱好;看到三角,我想到了纸牌,那是弟弟的最大爱好;圆和三角结合起来,使我想到了我和弟弟兴趣爱好的差别。

答案F:看到圆,我想到了圆月,那是团圆的象征;看到三角,我想到了箭,那是古代战争用的;圆和三角结合起来,使我想到了和平与战争。

答案G:看到圆,我想到了温和,那是我妈妈的性格;看到三角,我想到了严厉,那是我爸爸的性格;圆和三角结合起来,使我想到了爸爸妈妈不同的性格特征。

答案H:看到圆,我想到了圆滑,那是老好人的“座右铭”;看到三角,我想到了个性,那是刚正不阿之士的个人信条;圆和三角结合起来,使我想到了两种不同的人物性格。

如果说答案A还是局限在“食物”角度的话,那么后来的答案则可谓异彩纷呈了,“音乐”、“建筑”、“标点”、“爱好”、“社会”、“性格”等各个角度,各显神通,让我们不禁为这些初一学生惊人的创造力大声叫好!

同样的素材,不妨再换一下训练的方法:

例二:请你对几何图形“○”和“△”的大小、位置等的不同组合,展开合理想象,说一说,你能想到什么。

训练中,我们吃惊地发现:有的同学想到了诗词名句,如“白日依山尽”、“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有的同学想到了成语“日薄西山”;有的同学从外形上想到了日常生活中的“高尔夫球”、“跳棋”、“冰淇淋”、“气球”、“降落伞”、“戴着帽子的小娃娃”、“茄子”、“电灯”、“鹦鹉的头部”、“戴着斗笠的农民”、“时钟”、“台灯”、“蘑菇”、“火炬”、“鱼”、“扎小辫的女生”……也还有的同学想到了“心向祖国”、“受精过程”等等。

——一幅幅美景令人为之心醉,一个个构思令人拍案叫绝!

我们不妨再进一步拓展:

例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就三个抽象体展开想象,可单个看,也可任意组合,注意联系社会现实,说说你独特的想象。

看看学生们(源于网络)的精彩答案:

答案A:三个图形不断接近圆,反映我们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逐渐接近真理的过程。

答案B:锋芒毕露;方方正正;圆滑世故。

答案C:表示人的个性逐步丧失的动态过程。由有棱有角——方方正正——圆滑。

答案D:三角形:表示一个人先走一段上坡路——达到光辉的顶点——步入下坡路;正方形——正直;圆形——机动灵活。

答案E:正方形和三角形组合成一所小房子,圆形构成一个小车轮,这是我为湖区的老百姓制造的一种特殊的房子,大水来时,将房子滚到堤岸上,不必搭帐篷,水退后,又可以搬回原处,不必重建家园。

——哲理与爱心呼之欲出!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像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想像力便得到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拓展,创新的萌芽便破土而出。从以上的答案不难看出,学生有着惊人的想象潜力,他们的大脑确实是沉睡的巨人!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方法,也许就能开发出这些宝藏!事实上,从刚才的例子不难看出,“○”和“△”,就有着不同凡响的创造天地!

想象是翅膀,能带领我们在思想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想象是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想象就像火一样能燃起我们创造的烈焰;想象是一个神奇的魔棒,它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变得有滋有味。陶行知先生说:“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做一个语文创新教育的有心人,就不愁挖不出类似甚至更好的训练素材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放飞他们想象力的翅膀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514.html

  • [聚焦式提问]聚焦提问法

    太和一中 刘斌 内容概述:提问法具有重大作用,教学中应分清提问的性质和作用,要注意提问的一些通病,更应掌握一些提问的技巧,只有这样“提问法”才会是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与语言训练的有效方法。关键词: 性质发问点 技巧“ 提问法”是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提问...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情感分析模板]通过情感分析进行语文情感教学

    郭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是有所侧重的。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说明当今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和文化色彩。其...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课改工作总结|语文课改,让我们喜来让我们忧

    ———一个乡村中学课改的收获与困惑 金 坛 市 登 冠 中 学 李 国 斌 新世纪初,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层层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范围之广,速度之快,是前七次课改中不可比拟的,这是一个将实现中小学课程由学科...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认知结构教学论]语文结构教学论纲

    面对这种情况,究实而论,“工具论”着眼于语文的学科性质,比较准确地道出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而“人文论”则从“人的发展”的内在机制的激发和培养方面,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两者本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关系。虽各有侧重,但并不矛盾,为何二者要陡起争端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者都只从自己的局部...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浙江永加鹤盛中学 周作云 内容摘要: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改的三个阵地——学校教育,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社会教育,强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家...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立足文本|语文教学的立足点要放在学上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王景华 张伟忠承袭了几千年传统的语文教学,要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需要走过十分艰难的历程。其中涉及教学观念、内容、方法、评价等诸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日常的教研工作中,走过许多学校,也听了不少语文课。一个突出的感觉是,语文教学中,以教为主,讲风过剩...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民主化”的尝试研究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 柳 剑 摘 要:“教学民主化”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整合;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同时承认个性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个性化教育;提倡大语文教学观。教学民主化的终极目标是追求提高人的综合素...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_在反思中体验新课程

    P 相对新课改的长期与艰巨,我们的试验刚刚进行一个多学期,历程是极为短暂的,如果说新课程是无垠深邃的大海,我只能是海边的无知幼童,蹒跚而新奇地捡拾着被海浪送到岸边的几枚贝壳,海中无穷的宝藏还远远没有探到。但是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一个信念是坚定的:那就是无论哪个层面的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播放文言老师三十分]文言通假三十六记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二中李迎春邮编:272065 电话:13792301301 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现象,它所借字的音、形与所记录的词义毫无关系。我们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字的本义、常用义及引申义都不能使文意贯通时,那么某字就是通假字。对于通假字,我们不能望形...

    发布于:2025-09-05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