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英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管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杜斌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摘 要: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逐渐普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语文教育在新形式的影响下,教学模式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一模式,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本文主要从网络和多媒体教学两个方面来论证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 教学模式 行为主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知识﹑对人才﹑对人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离不开教育,语文教育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新的世纪里,社会对语文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发展性﹑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促使语文教学模式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由
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开始出现并迅速得到普及和发展,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平等的﹑自由的﹑开放式空间,这是新型的交互教学平台。其次,网络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无穷无尽的资源,为教育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库。
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包括音频﹑视频超文本等多种媒体的刺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和想象力,有利于教学情境氛围的营造。
一﹑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
1﹑传统语文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是注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即在教学活动过程 中,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 的把握,对学生的管理和控制。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过分依赖于教师,受教师主观上的影响,学生难以培养其主动性。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人,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人类学习过程是被动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外部刺激。学生是被动的灌输对象,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主体。长期以来,这种理论使语文教育深受其害。近几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引起重视。
2﹑语文教育应突出其人文性的特点
语文是语与文的结合体。学习语文,不仅仅要掌握汉语语言和正确使用汉语,还要学习其中的“文”。这里的“文”突出其人文性,包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传统的儒家文化。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一直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重视“德育”。同时,也重视语文教育的功用性,注重文以载道﹑文道合一﹑文以致用。但是受许多方面的影响,社会上普遍缺乏对文化底蕴的重视,缺乏良好修养。如: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新文化运动以来过多否定传统文化,新时期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思潮以及港澳台思想文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需要人文性基础来支持、维护。人文性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据百科数据库1995年的统计资料表明:1995年中国的人文发展指数是第111位(0.549),加拿大,美国,日本位居世界前列。人文指数低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出现了一些普遍的社会问题。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要加强人文教育,注重对青年一代的人文培养。人文性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征,也决定了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作用。
前不久,在徐州举行的叶圣陶教育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
二、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1、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新语文教学模式
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样,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更新的,更先进的教育观念的产生。如: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网络远程教育,解决了许多传统教学模式所面临的问题。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应用的迅速普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和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 中教学围绕如何帮助学生“学”的问题(即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展开。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包括:学习环境的设计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其中,学习环境是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来帮助和促进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自主学习策略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需要指出的是:以“学”为中心,并非是“放羊”教学,让学生盲目地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学。
学习环境的设计是外因的条件,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这里主要指两种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但二者都基于计算机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融汇的。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是指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处理,实现文字、数据、图形、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获得声、像、文并茂的教学内容。而网络技术(Network)是指将计算机相联接,组成网络,以达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技术。网络技术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一个全新的、相对自由、平等、自主的交互式开发平台。而多媒体技术提供多种感官上的刺激,使语文课更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想象力。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2、网络教学提供了自由、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
“网络是一场革命,使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着难以想象的变革。”
——葛洛帝《数字化生存》
计算机网络是指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不同空间位置,操作相对独立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配置一定的系统和应用软件,从而实现软、硬件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按其覆盖地域范围大小分为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区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Internet(国际互联网)是广域网的典型代表。互联网覆盖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拥有无穷无尽的资源。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如:网上购物、网上炒股、网上电话、网上聊天、电子邮件等。
教学网、办公网、校园网是局域网的代表。在当地的网络中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同时,网络是虚拟空间,每一个人、每一台计算机从本质上讲是平等、独立、自主的实体。在一个教学网络中,教师与学生同处于一个相对自由、平等的交互式开放平台。因为信息传递的加快,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更方便、简捷。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加以指导。在教学过程 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因为每台工作站是他们使用的硬件,网络上的共享资源是其软件基础。网络的知识容量是任何一位教师所无法比拟的,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外界环境,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
在语文教学过程 中,讨论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观念上、地位上的影响,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讨论的效果往往受带有很强主观色彩的权威性所限制。在教学网络中,学生与教师是网络的各个独立实体,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从网络的角度来说,各实体的关系是平等的。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公平、合理的讨论和交流。在网络上进行讨论的方式有:BBS(公告板)、E-mail(电子邮件)、实时聊天。BBS有很形象的中文名称公告板,在公告板上,可以发贴。所谓贴,就是关于某一问题的见解等。在网络中,可以公开地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E-mail是目前在网络上广泛的工具,通过电子邮件,学生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不仅仅是在校园里,在家也可以实现。实时聊天更方便了师生之间的实时交流。教师可以方便地对学生的心理,学习过程加以指导。
由此可见,随着教学观念的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纵深化,语文教材的多样化和语文教师的学者化也将逐步成为现实,教学的现代化将成为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1、1919年出版的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2、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3、《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5、《计算机网络》Andrew S. Tranenbau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