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交换”合作学习和“激励竞争”机制的应用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交换”合作学习和“激励竞争”机制的应用
石家庄市第二十二中学 王晶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 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学生与学习资料等之间,形成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反观目前的教学实践,我们所提倡和采用的互动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至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则始终未能受到重视,因而教学中少有或根本没有多向型的互动方式。甚至不少人还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视为非建设性的消极因素或破坏力量。这些都是一些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误区。因此在我的教学中,不单单注意到了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加大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结合这种教育教学的实际,我将这种合作学习称作是“交换”合作学习。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概念,很多人一定觉得不很理解其中的涵义。其实这只是一个比较生动的叫法,其内涵也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在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换”中,促进合作学习。换言之就是:把“交换”作为一种合作学习的手段,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通常来说,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的教学活动。而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多数的教师采取课堂分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和性格特点,划分小组成员。这种形式固然很好,也便于教师的实际操作。但是只采取这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时常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消极的思想,冲淡学生的自我意识。认为什么问题,都不需要自己积极的动脑,因为在小组里一定会有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完成老师所要求的学习任务。长此以来,便产生一种惰性心理,不便于合作学习的开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发现了一种可以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使用,并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合作学习形式,那就是:“交换”合作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打破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局限,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合作学习形式,要求的是班和班之间的合作。也可以说是此班学生和彼班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合作。比如说:我经常会将我所教的两个班级的作业 、作文、试卷、小测等进行交换。用此班的学生来看彼班学生的作业 、作文、试卷、小测,尤其是选择程度比较高的同学的作业 、作文更适合在不同的班级进行展览。这种“交换”合作学习,打破了以前的班级的局限,将学生推向了更加宽广的领域。榜样也不再是一个班级的榜样,而是我所教全体学生的榜样。这样使程度比较好的学生,更加的有自信。而其他的同学也认识到了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对好的地方加以学习和改进,不好的地方,进行自我反省,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问题。当然进行这种合作,也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的。我建议所选择的班级是平行班。这种平行班,可以是一个教师所教的不同的班级,也可以是不同的教师所教的程度相同或相差不大的班级。这样能够使学生做出比较清楚的比较。一定要避免选择程度相差很大的班级进行“交换”。这样会使程度较差的班级中的学生产生挫败感,因为目标高不可攀而变得不求上进;程度较高班级的学生又会因为自己高高在上,而变得沾沾自喜。这样就达不到合作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有的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以上是我所说的“交换”合作学习,下面是在学习下需要应用的机制:即“激励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竞争是一种普遍而基本的社会现象。有那种弱肉强食的竞争,也有那种促进人的发展的有益的竞争。人生本来就处于一个大竞技场中,总是同他人处在竞争之中,球场、赛场、官场、考场、战场,如此等等,人生到处都有竞争,只不过是竞争的方式和规则的变化而已。不同的竞争目标和规则导致不同的竞争方式。作为我们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一定也要在自己的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让学生们也会到竞争的重要性。但是这里对学生所要强调的则不是那种弱肉强食的竞争,而是那种促进人的发展的有益的竞争。这种竞争也就是我要说的“激励竞争”。竞争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斗志,让学生在竞争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励竞争”最适合的就是应用在“交换”合作学习当中。在这种不断交换,互动学习中,使学生的身心受到极大的震动。让那些出色的学生成为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好好的充实自己。同时也能够将那些和自己生活和学习在相同环境里但是个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做为自己赶超的对象,在不断的竞争中实现自己的进步。
以上可以说是我对一年多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所产生的一点点不成熟的想法。“交换”合作学习和“激励竞争”机制这些做法不单单能够应用在语文的教学中,还可以应用在各个学科当中。其实教育工作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工作。我们要在自己的教学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经验。总之,在我的一年多的实践工作中,“交换”合作学习和“激励竞争”机制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成绩稳步的提高。其实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自己的实际操作中不断的总结,不断提高,都会受到很好的回报。
-
怎样开发课程资源|怎样筛选课程资源?详细阅读
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过滤才能确定。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
-
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详细阅读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懂得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等等。教师的角色和以往不同,要求发生较大的变化...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详细阅读
在开展研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点,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一)类型1、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主要可以区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
-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文教学模式_“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详细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的内涵。 “人是生成与创造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发展最直接的因素”。“主体—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立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并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三个维度十项指标。三个维度是: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十项指标是:自尊自信、...
-
【成都市教科所所长】李镇西(成都市教科所):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详细阅读
主 题: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主讲人:李镇西(成都市教科所)时 间:2003年4月12日地 点:徐州矿务局会堂内 容:一、 语文新课程改革与民主教育民主教育的含义,简言之,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语文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语文教育,就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语文教育,就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语文教育。...
-
让课程走进教师|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尽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已经表明,它对教师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它让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但是要让教师真正能走进研究性学习却并不那么容易,有时甚至相当困难。在各实验学校开始课程实验时,相当一部分教师持旁观的态度,有的甚至明确表示反对。这其中除了惰性及一个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方式很难改...
-
研究性学习_研究性学习之我见详细阅读
当前,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与实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很多,但以下几方面尤为重要和迫切。第一,“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提法问题。目前,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这两种研究在我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一方面,近两年来上海等地有一些学者正在大力提倡和从事研究性学习,而且势头很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人;...
-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_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是怎样制定的?详细阅读
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从2000年初项目申报到2001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历时一年零七个月。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是由几百名大学科研人员、各地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的研制专家组不舍昼夜地辛勤劳动的成果,它凝聚了专家们的心血,是集体智...
-
【关于审美的文言文】文言文审美教学略谈详细阅读
摘要:3、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审美 鉴于上述种种实际存在的情况,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足够重视和充分实践: 综观当今的文言文教学,那种只重灌输不重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作法还普遍存在,令人深恶痛绝。文言文教学必须充满审美的愉悦,必须能引领学生徜徉于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详细阅读
评价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充分关注学习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一般原则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因此,要采用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