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课堂活动作文|记一次课堂意外的处理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教学故事
一只小白鼠,颗颗小童心
——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工作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位富有人情味的人。”经过了那件事后,我对此深深赞同……
——题记
小龙,曾是一个让我非常“头痛”的学生。他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搞恶作剧、嬉皮笑脸、破坏纪律的行为层出不穷。比如说,今天你没收了他带到教室来的篮球;明天你会带一个足球,被没收了;后天,他照样背一副羽毛球拍;第四天,你定会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两个小乒乓来……他始终是那么的“乐观”又那么的屡教不改。我们的关系也在这多次的指责和指责的无效中“僵化”着。
直到那次课堂意外的出现……
上课了,我带领孩子们走进了优美的语文殿堂,一起学习《生命,生命》这篇文章。突然,我发现小龙他在走神!他的桌上赫然放着一个铁笼子,一只拳头大的小白鼠正在里面上窜下跳。我条件反射似的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小龙领会了我意思,有些不自然的左顾右盼。
渐渐地,同学们被文章中震撼人心的语句所打动,都沉浸在作者对不屈服的生命的热情讴歌中。然而,我担心的事情还真的发生了。
小白鼠不知怎么回事从笼子里钻了出来,在教室里四处乱窜。顿时,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男孩子们吼着叫着,要抓住它;女孩子们吓得又哭又叫……初一的小孩子这个时候显得特别兴奋。
我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抓住了小白鼠,气不打一处来。“你看!你干的好事!”我的眼神又在说话了。也就在这一刹那,我敏感地发现,小龙从来没有象现在这么惊慌失措过:一张小脸憋得通红,全身瑟缩着,眼睛里充满了恐慌和内疚……也许,也许他也不知道会闯祸?
一瞬间,我做出了一个选择:
我一手把小白鼠高高举起,一手做手势安抚大家静下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现在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个小生命在我手中跃动的喜悦,和我们书上描写的是一模一样!‘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转移了,渐渐安静下来,惊奇的看着我。不少孩子要求要握一握小白鼠,连刚才吓哭了的女孩子都勇敢地举起了手来。多么纯真的孩子们!
小白鼠在同学们中传递着。他们都小心翼翼地用小手捧着,充满了爱惜。我顺势说:“小白鼠的求生欲望是这么的强烈,我们应该爱护它们。大家说把它关在笼子里可以吗?”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要求把小白鼠放了。一股爱的暖流在教室里流淌开来,一曲珍惜生命的赞歌
真正的在课堂上奏响了!
课后,我让他们写了学后感。当然,小龙写得最好、最感人。后来,他对我好得不得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也终于“冰释前嫌”。
教后反思:
这堂课后,我一直为自己没有当堂指责孩子而感到庆幸。多险啊!如果当时稍微处理不当的话,会伤害多少颗纯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从儿童来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身上所有好的东西。”其实,任何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想做好孩子的愿望,我想,作为教师应用自己的真情小心翼翼地呵护这一美好的愿望。有时候,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体谅他们毕竟还是孩子。是孩子就一定有孩子的天性,不能太求全责备。要知道当孩子们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是多么迫切地想得到老师的理解、宽容和帮助,而不是粗暴的批评,更不是示众惩罚。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跟孩子们没有共同的兴趣,喜好和追求,那么我那通向孩子们的心灵的通道将会被永远堵死。做孩子的朋友,永葆童心,世界在我们面前将永远是灿烂的阳光。”小白鼠,在我的课堂上是破坏纪律的“证物”,而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却是可爱的值得呵护的小生命。这次课堂意外的出现,反而让《生命,生命》这篇文章有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这绝对是我备课时始料不及的。我庆幸,孩子们呵护了小白鼠,我呵护了一颗颗纯洁珍贵的童心……
重庆市巴蜀中学初中语文教师 许靖
e-mail:
邮政编码:400010
电话号码:023-60975022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