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心得体会】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lyhlqy)
自我教育就是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觉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以达到 改变自我行为,提高自我思想境界的能力。“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艺术,在教育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自觉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学习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有用之才。中学的学习不同于小学,科目多、内容深;中学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管教也不象小学教师那么面面俱到,学生自升入初中后很不适应,学习吃力、成绩下滑,这就特别要求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自觉端正态度,完成学业。怎样引导呢?我召开主题班会——我的理想。会上,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自己未来的蓝图:有的立志要当一名音乐家;有的要当一名企业家;有的要圆自己的足球梦,渴望未来能驰骋绿茵场……而要使这一切变为现实,就必须立足于现在——努力学习、提高素质。通过这样的班会,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学习是为将来打好基础,必须要有真才实学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通过这样的班会,学生们树立理想、明确目标、努力奋斗。但现在的独生子女学生常常被惰性、玩心所困扰,学习自觉性较差,为此,我组织讨论课:讨论“要我学”与“我要学”,并强调结合自己来展开的讨论。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讨论中进行自我教育 ,逐步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要主动积极地学习,摈弃那种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受挫气馁时,又往往半途而废,放弃努力。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找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鼓励他们振作起来。每次考试后我都启发学生写考后小结,引导他们自我剖析:因为我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对于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一混就过去,这样一来越积越多,而懂的也变成不懂了;因为自己懒惰,不肯动脑筋;因为自己学习方法不得当等等。学生在总结中正确认识自我,进行自我教育,逐步端正态度,自觉学习。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律意识、自我管理
纪律是学习的根本保证,提高学生自律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确保良好纪律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律意识,我动员全体学生以“假如我是班主任”为主题出班刊,开展“丑态曝光”活动等,收到良好的震撼效果,使他们在自豪和自尊的心态中提高自律意识,自我觉悟。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我在班上推行操行百分制,教室制作一张操行总表,学生每月的操行分都是一百分,每日扣分或加分学生自己掌握,每周结算1次,每月统计操行总分,这种方法给每个学生以公平竞争的机会,给每个学生自己管理和规范自己的权利,这周表现不好,下周努力,自己的表现自己打分,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掀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痛楚,给他们以自我教育的改过机会,增强其进步的信心。
现在的学生自尊心较强,即使是差生也是如此,当他们做错事之后内心也是很痛苦的,也有悔过的心理,对他们所犯下的错误应多教育少斥责,多讲要怎样做,少讲不要怎样做,语气要多温和而少大声训斥。有一学期开学时我一改以前的种种班级规定,而改变为:本学期我应该努力做到的——我要按时到校上课,我要认真完成作业 ,我要……结果这学期我所带的班学生特别乖,班集体每月都被学校评为文明班,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法国心理学家西曼诺说过:“对人犯下的最可怕的罪行是剥夺了人的自尊。”学生即使铸成大错我也很少大声责骂,而是循循引导,让他们静下心来反省自己的过错,自我觉悟。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加强劳动观念、自我服务
“教育的真谛就在于一个人要在劳动中造就自己”。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更多的进行自我教育。学生中独生子女多,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做。独生子女中好吃懒做者甚多,自理能力亦差。我班2004届学生在进校时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洗衣服、做饭、烧菜。其原因,一是家长不让学不让做,二是学生本身依赖思想严重不去学不去做。对这样的学生特别要加强劳动观念的教育,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能力。为此,在迎新年时由我发起在全体同学中开展“百菜争艳”竞赛活动。同学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做菜,在联欢会上统一将自己的“作品”呈上,请科
清洁卫生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必要条件,做值日是学生在校最基本的劳动,是学生应尽的责任。每天是否能有良好卫生的学习环境呢?我规定了值日生职责:每小组做全天值日,负责维持全天教室的卫生和卫生监督。值日生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同学服务,为同学提供清洁卫生的学习环境。这样周而复始,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劳动责任得到培养,在这种不断重复的劳动中进行着自我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能奢望付出心血就收获果实。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培养起来的。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