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梦论文|梦书的论文:由“放猪”和“放驴”想到的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十年前,我在一所乡镇中学任教,学生很难管理。一分钟也离不开老师的看管。于是自习课被“包产到户”。有老师戏称去看自习为“放驴”。当时大家哈哈大笑,我也认为这个比喻实在是妙绝,一样乐不可支。没想到前几天,听到一个异曲同工的笑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说现在教书跟放猪一样。在与十年前同样响亮的笑声中,我却再也笑不出来了。
我想起了十年前被大家认为是驴的那些孩子们。他们现在都已成人。有的务农,有的经商,有的成为上班族(有的成为我的同行)。他们不再顽劣不堪。连那个昔日最张狂的李宝森,这个一提打仗像吃馅饼似的“小混混”现在也变得谦恭有礼。最让我感动的是,前年我得了一场病,二十多个学生竟一起去看我,送我的礼品堆得像小山一样。看到这一群英俊潇洒的姑娘小伙子们,再想想他们当初的埋汰脸儿顽皮相,心里那个欣慰呀。与此同时,昔日我虚伪地对待他们暗地里骂他们骂老天的情景也涌上心头,真的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件事改变了我的学生观。我不敢再小瞧任何一个学生。也许他们现在一无是处,但人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你就知道他们将来会没出息?在参加了课改实验以后,我不断地反思,我越来越觉得我以前许多行为的错误,许多思想的荒唐。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教师的学生观对学生发展的重大影响。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他们做人,让他们在求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做人的幸福。既然如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学生当成人。这话听起来有些可笑,但在现实中,又有多少老师真的把学生当成人呢?在有的老师眼里学生不过是得分的机器,在有的老师眼里学生是装知识的容器。正因为如此,如果学生得分低,老师便会生气,有的知识灌不进去,老师便会不满意,如猪如驴等斥责之词就难免不绝于耳了。还有一种老师,他们境界稍高一些,他们很爱学生,但仍不把学生当成人,学生在他们眼里是神。他们不能容忍学生犯错误,一旦学生犯了错误,那么神的光环不在,学生就如同被打下凡间的天蓬元帅一样,连做个人或单纯地做只猪都不成,只能当个妖怪,成为老师眼中的异类。这样的教师比起前两种来更是可怕。他们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把不成器的学生打入冷宫,目中再无此人。作业 不交,不要;上课睡觉,不管;严重违纪,让班主任去解决或直接找家长。享受此等“殊荣”的学生对此如何看的呢?有过多年教师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一点:越是调皮捣蛋的学生毕业以后见到老师越亲。当然,前提是这老师当年得关注过他。有的苦口婆心地劝说他,有的甚至用手拧脚踢来表达“爱”。但这样的学生却最有人情味,他们多数能理解老师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他们对老师有着深深的敬意。尤其是成人以后,这种敬意会更深。而对那些漠视他们的老师,那些不尊重他们的老师,他们会恨一辈子。
教育学有一个著名“罗森塔尔效应”,一个被老师期待的学生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于被老师漠视的学生的几倍。所以,被老师关注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而相比之下,那些被老师轻视和忽视的学生是多么不幸!他们在老师眼里无可救药,他们自已往往也破罐子破摔。前几天看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了教育的几种境界,作者认为若以大蒜和水仙为喻,较高的境界是把水仙看成水仙,而最高的境界是把大蒜看成水仙。这样,被期待的目光笼罩的大蒜也许会不断超越自己,最终会创造出一个个奇迹。邓亚萍、孙雯都曾不被人看好,自身条件也不好,但幸运的是,她们都被看成了水仙,都在教练的鼓励下奋发图强,最终成为体坛骄子。教师可以成就人,有时也能毁了一个人,有可能就在你不经意间的言谈举止中。然而有许多时候,我们的许多教师是那么高傲!他们常常随意地臧否学生,给学生乱扣帽子。他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缺少了解,与学生缺少沟通,对学生更缺少尊重。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把学生当成一个人来尊重,那么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教育境界!
当今教育呼吁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我个人认为,把学生看成人是基础。这是作为教师从教的前提。然后,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夏丐尊先生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 ,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只有正确地看待孩子,还他们应有的地位,才能萌发出真正的爱。否则,对猪对驴即使怀着善心,但又怎能心生爱意呢?
前几天看到丰子恺先生的一幅名画,题目为《众生》。两个人拿着长长的棍子一前一后地走,在他们中间的是一群猪。丰老先生配画曰“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伶彼昏蒙……”看罢多时,仍觉意犹未尽,想起“放猪放驴”之说,不觉浑身发冷。故作此文以自警,也希望有心人察之。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