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备课的内容_研究型备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思考

杂文收录 2025-08-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摘 要〕:研究型备课是响应国家“科教兴国”的号召而提出的以学习加研究的一种难度较高的备课模式,是培养和提高师资力量的一个较好的途径。本文就为了推广这种模式作了一些介绍,分别就研究型备课的含义,研究型备课在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在推广过程中所遇的困难与条件等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说。

〔关键词〕:研究型备课  学习型备课  教材的重组  人文性

 

“科教兴国”的方针已经深入人心,教研兴校也接踵而来。同时,深化教研改革措施也纷纷出台,使人目不暇接。我认为,要进一步深化语文教改科研,研究型备课是最好的选择,它在语文教学中意义深远。下面就研究型备课的意义与思考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一、什么是研究型备课

备课有学习型备课和研究型备课两种形式。所谓学习型备课就是一位教师在课前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和准备教具,最后形成教案的过程。熟悉教材是消除自己和教材间的距离;了解学生是消除自己和学生间的距离;选择教法和准备教具则是为了消除自己和教材,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距离。这种备课,通常是教师以己有的经验去理解既定的教材和选择运用的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师对已存在的事物的理解、消化和感受。从实质上说,这样的备课是一种学习和吸取,或者说是一种重现和模仿。

研究型备课虽然也以教材、学生、教法和教具等为对象,却不止于熟悉,还将它们作为研究的对象,教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举个例子,如教学《桃花源记》,假如一位老师先是反复地阅读了《桃花源记》课文到了烂熟的程度,然后仔细地翻阅了多种教学参考书,从中摘录有关文本、作者和时代背景的文字数据,最后依据它们和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实际,写成备课笔记和教案,完成备课过程,这位教师的备课就是吸取现成的结论,重现他人提供的事实和见解,这就是学习型备课。如果另外一位老师同样地熟读课文,也阅读了教学参考书,与此同时,该教师还阅读了作者的其它作品如《归去来兮》、《五柳先生传》等,把握了作者的创作风格与思想。不仅如此,还翻阅了《晋史》,从第一手材料中了解那个时代,又翻阅了其中的《陶潜传》,把握了原始材料中记叙的事实和评价观点。此外,又根据有关材料中提到的“乌托邦”思想,再进一步检索“社会学词典”中的相关内容;如果还知道了王维模作《桃花源诗》,再去阅读。最后,根据上述材料和学生实际,形成心得体会,写成教案。这就是研究型备课。

二、研究型备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众多的教育家、语文教学研究者、特级教师、校改新星等,都在语文教学中不同程度地使用过研究型备课,利用他们阅读到的材料,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但教给了学生知识,还影响了学生的刻苦钻研精神,对教师和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重大意义。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如果一味地捧着教学参考书或者教案而进行照本宣科,丝毫不理会学生的反应以及课堂纪律,他就没有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以至让参考书或教案牵着鼻子走,教学业务水平就达不到一个新的里程。如果采用了研究型备课,不但可以进行脱本教学,而且还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1、对“突发事件”应付自如。

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千差万别,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教学《桃花源记》时,有学生这样问:“老师,陶渊明做官时是否积累了很多财富?”如果教师了解《晋史》的有关内容及陶渊明辞官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就可以知道,当时社会的财富都集中在士族的手中,即使陶渊明是个贪官也不可能从士族那里要到;另外,他自己的薪水也不过是五斗米,可想而知,陶渊明的财富从何而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可以突破课堂内容结构的完整而达到思维逻辑的完整。

一般的上课是老师按照一节课的既定要求把准备好的相关内容按部就班地陈述,注重的是内容和结构的完整,忽视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思维的完整,如:教学《醉翁亭记》,当教学完既定的内容时,有的教师提出给太守打分这一个教学环节,看起来与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也扣住了“乐”字,太守能与民同乐,说明他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是一个好太守,也暗含了他的政绩斐然。难道不应该给他打分吗?这就是思维逻辑的完整。

3、有利于教师把握新课标理念,并更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新教材、新课标的出台,给语文教学重新作了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贯穿整个语文教学中,但是人文性的观念却未能扎根与教师的心中,往往在教学中给学生划一个框框,未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多样性,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研究型备课因为课前就已经在备课时研究了课文内容及学生实际的方方面面,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的拓展。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期行》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友人责骂陈太丘后,元方当即作了反驳,使友人感到惭愧,你觉得元方怎样?友人下车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却“入门不顾”,你又觉得元方怎样?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的体会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只说元方讲诚性就了事,正如西方人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学生认为讲诚性最重要,有的学生则认为元方敢做敢为,更有的认为元方疾恶如仇,对友人的陋习深为不满,也有的认为坦率刚正,如此种种理解,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

(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研究型备课就像上文中所说有利于教学内容逻辑思维的完整,并挖掘更多的人文空间,使学生学习的氛围活跃而又轻松。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使语文课堂自然和谐,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辅导学生获取知识,并使学习的知识得到拓展迁移。如《陌上桑》一诗,全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外貌与内心兼美,勤劳而聪慧的农家青年女子形象。另外,诗中还写到一个人物“使君”,历来的教学参考书及一些资料的评价都说他“凭借权势,觊觎美色”,以及“诱骗,威逼”罗敷。如果教师就按照这些讲给学生,那么,无形中就给学生的思维划了一个框框,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研读学生很有可能这样的观点:第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少年、耕者、锄者可以见罗敷而动容、忘情,为什么使君就不能?第二,“使君谴吏往”,仅仅是打听而已,并未强行将人带走,又怎么凭权势威逼呢?第三,使君上前“谢罗敷”,一个“谢”字,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不起,请问”,又怎么说是“诱骗”?第四,听了罗敷的一番“致辞”后,诗中并未写到使君如何恼怒,又怎么能凭空说使君威逼?

(三)有利于教材的整合与拓展。

1、整合。所谓整合,就是围绕“内核”,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块”。如教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的“春雨图”时,可以选编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白居易的《微雨夜行》的名句“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韩愈的《早春》中的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以及《在烈日和暴雨下》、《看云识天气》中对“暴雨”的描写等,整合为“雨”的教学块。通过对比阅读,理出春雨与夏雨的不同,古诗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

2、拓展。备课时,教师应该注意教材的拓展与挖深。如教学《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可以要求学生说出月亮的别称,有关写月的诗句,然后,再讲一些登月之事,歌曲《十五的月亮》,神话故事“嫦娥奔月”等。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课文的理解更为透彻,同时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此外,这样的备课还可以修正教材中一些不足之处。

三、研究型备课实施的思考

1、教师自身的条件。

(1)要有勤于阅读、写作、思考的习惯。)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师首先要有学习的精神,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把握教改新动向,掌握高科技的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另外,教师的能力与习惯也应该加强,特别是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阅读的习惯、写作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要养成。

(2)要搏采众人之长,教出自己个性。值得庆幸的是各地各校纷纷进行了集体备课,都达成了集体就是力量的共识,通过众人的智慧,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但是,各教师的业务水平仍然有待提高,集体合作精神也要继续加强。

2、客观条件。

首先,学校应该备置一些工具书,如字典、辞源,哲学和社会研究领域的辞书,一些专门的学术著作,如语言学、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著作。其次,还得有一些期刊及影像设备等。另外,学校领导人的提倡、支持及参与,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总而言之,在当今“科教兴国”的方针下,在“科研兴校”的氛围中,进行研究型备课,是新时期赋予教师们的重要职责,也是检阅教师素质的重要依据。希望这项活动以后更加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同时,也希望这项活动进行得越来越火红,为教育谱写出光辉灿烂的赞歌。

 

 

 

 

 

参考书目:

1、《语文教育科研导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语文教学要重视教材内容的重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146.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