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内容]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杂文收录 2025-08-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福建福鼎市茂华学校     唐炯武

 

《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文学可以塑造人,改造人,象通过琢磨把普通的玉石制成玉器一样,通过文学教育,可以把庸人变成知名之士。《论衡》记载:孔子有个弟子名叫子路,未入孔门时,是“勇猛无礼”的,经过孔子的教育,“卒能政事”。针对文学的教育功用和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 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大纲还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过程 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如何做到文道的最佳结合,已有众多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悉心钻研并有诸多的专论散见于报端。笔者做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语文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的话时刻不敢忘:“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就有关文道结合的方式方法等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予阐述,见笑于方家。

一、掌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树立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谋求文道结合的最佳方式。

1.语文教学中有两种倾向必须禁止:一是单纯的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字课,只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教育课,而不顾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及目的。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不是强加给语文的一个政治任务,它应该是同听、说、读、写等同起来的一项语文内容。入选语文教材的篇目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文章”。从宏观来讲,为了达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教材总是系统的选择一些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是非善恶正义感的教育、献身精神的教育、勤奋求学的教育、尊老敬师的教育等内容;就每篇课文来说,都有其侧重点,而且思想教育的内容也已经融在课文的主题中,不能孤立的把它列出来,从这个角度讲,语文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把握这一点,领会教材的德育体系,并制订学期德育计划。具体的落实到每一节课上,则要求尽其自然,贯彻德育教育应不存有斧凿痕迹痕迹,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语文老师要上政治课的感觉。教师中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如导课时渗透,了解背景时渗透,辨词析句时渗透,把握情节时渗透,分析人物时渗透,探讨主题时渗透等等,环节很多,手法也因人而异。但在哪个环节进行思想教育的时机最好,重要的衡量手段就是看你是在“渗透”,还是在“硬套”。领会大纲精神,重点也在“渗透”上。《辞海》解释“渗透”时说:渗透是指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理解词义,似有一种“暗渡陈仓”的意味。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时所要贯彻的也正是这一点。比如我在上《驿路梨花》一文时,完全没有向学生提出要学习雷锋精神等问题。只在导课时,概括出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问:解放军、梨花姐妹、瑶族老人、老余和我都为小茅屋着想的动机是什么?带着问题,导入  正课,层层剥笋,水落石出,终使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他们都是在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既要授业又要传道,这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学具有形象性,这是它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之一。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去探求真理的欲望”。语文教学过程 中分析文学内容时容易上得生动,学生乐听易懂,而贯彻德育教育时就往往形成一种平板的模式,单纯的说教,用老腔老调去吓唬学生,招引学生的反感。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不孤立德育内容,不向学生提出应该怎样而不能这样等问题,而是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形象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茹志鹃的《百合花》这篇小说曾看过多遍,也多少体会到新媳妇的美好心灵,而一节文学概论课留下的印象更是难忘。执教老师对文章的内容只字未提,充分蕴藏酿好感情后便开始专注的朗读,当读到最后一段:“是我的—她气汹汹的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时,声音停住了。我们抬起头,只见老师的脸上已泪流满面,教室里,静默一片,但我的心却久久地被那拖毛竹的青年撞击着,被新媳妇那晶亮的眼神震撼着,学生时代的这一节课告诉了我,要传输给学生某种情感或精神,唯有自己要投入,以情激情,换得学生的共鸣,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心灵的熏陶。

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贯彻文道结合的精神。

初中低年级学生好模仿,在家学家长,在校仿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在学生面前起表率作用,而不能因自己的随意成为学生反面学习的榜样。比如教师要求学生不玩电脑游戏、不上网吧聊天,而自己在课堂上却大讲特讲网络上的事,逗引学生的兴趣;再如给学生上《俭以养德》,边板书边扔粉笔,象这些教师在语文教师中还是存在的。这里暂且不谈这对自己形象的损害,单是给学生间接的形成一个模仿的机会,对学生的危害也够大了,学生会认为:老师也爱玩电脑游戏,老师也爱浪费公物,老师也说谎,老师也爱抽烟,老师也爱骂脏话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所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将会使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变成零甚至负号。所以说,要贯彻文道结合,首要的就是教师 以身作则,严以律已,用自己无声的语言带给学生有形的教育。

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较强,严厉尖刻的批语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这方面,语文学科相对其它学科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利用得好,往往能事半功倍。如在上《最后一课》时,当讲到小弗兰士因迟到而产生懊悔心情时,对几个经常迟到的学生进行目光交流,发觉他们都有愧疚之态,而且此后也准时多了。有一次在路上发现班上有两个同学因撞车而吵而斗,等见到我时,已跑得无影无踪,第二天当他们怯生生到校时,我并未批评他们,只是临时改变教学内容,复习起记叙文的六要素。当谈完《一件珍贵的衬衫》一文的起因后,便说到:“我的背被车碰了一下而且剐破了一点皮,所以 我怒火万丈,砸开车门,拉出里面的人就骂就打对吗?学生听后摇头大笑,争相着把他们知道的内容喊出来。课后,这两个男生自觉地默默的跟在我的后面,这是他们交来的最好的检查书。我笑问:课听懂了,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让他们走了。

三、加强语文的综合透视作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开展多种多样灵活的语文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道德情操都有好处。

 1、课前五分钟立意讲话。意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学生的每篇稿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每节课由一个学生上台讲演三分钟,然后短评两分钟,学生评姿态、语音、音量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则针对其思想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课前五分钟立意讲话用时虽少,但它重在日积月累。每日三言两语的思想教育,积累起来,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不无好处。

2、加强日记的沟通效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对于初一的学生,要求写周三记,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辅助手段,同时也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通过日记,你可以看到一扇扇敞 开的心灵窗口之内的喜怒哀乐。有一女生在日记中写道:“弟弟考上了一中,妈妈把他捧上了天,而对我,左右都不顺眼,不是喊来就是骂……”了解这种情况后,我首先帮她认识到妈妈的辛劳和伟大,给她解释妈妈的偏见是有原因的,并且告诉她,只要勤奋学习,妈妈是会一样疼她的,而且三年后照样可以去一中。过了几周,她又在日记中写道:“妈妈果真对我好多了,而且还经常表扬我读书很努力……真得谢谢老师”。还有一位男生在日记中写道:“真讨厌,又要轮到我做卫生了,大家扔的纸要我一个人扫”。我在他的日记本中写到:你愿意自己的班级像牛栏一样脏吗?你能早上四点起床去看看街上的清洁吗?《人民勤务员》中的雷锋为什么要帮助列车员扫地板?向他提了三个问题,最后他用三篇的日记向我做了回答。

 我钟情于日记,把它当作是一条联结师生情感的金色桥梁。寒假要学生写日记,军训要学生写日记,并进行评比,择优展览。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极其显赫,它综合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德育水平。设计一个好的作文题目,能启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装的想象力,并能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思想教育。例如习作《变化就在我的身边》,要求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给时代带来的深刻变革,学生可以以小见大,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来反映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再如《功到自然成》、《“为学”读后感》、《清流与活源》等作文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情感及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的感性、理性材料,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地对此作出具体体验、分析,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及其结合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那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能更加贴近学生,更易于让学生接受,效果也就越明显。

 

                                                                         2004年7月二稿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045.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