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课遭遇意外|让遭遇“意外”的课堂也精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假如你是一位正在上课的老师,遇到下述的情景,你能忽视它,依然如故地上课吗?
【情景描述一】:
那天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我曾遭遇这样的情景:
当我兴冲冲地捧着教案和课本来到教室,准备上精心备好的课文《丑小鸭》时,学生反常地垂着头,叹着气,表情无奈得有点夸张。一经询问,才知道他们认为文章从小就读起,何况小学时还学过,没什么可读性,因此失去了学习此文的兴趣。此时,我该怎么办?
【情景描述二】:
正是春天,空气里流淌着花的清香。我正绘声绘色地讲着课文,忽然从窗外闯进一位不速之客——蝴蝶。它把所有学生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蝴蝶在教室里翩然起舞,丝毫未意识到不该来打扰这些在求知的孩子。我已经无法继续讲课了,学生们也终于忍不住跳了起来,大胆地去追赶蝴蝶了。许多学生说:“小心啊,别把蝴蝶吓坏了。让它从窗户飞出去吧。”大家一边追赶着蝴蝶,一边快乐地笑着,教室里热闹非凡。当蝴蝶被大家耐心地请出教室后,他们意犹未尽,纷纷议论着,猜测着。有的说:“那只蝴蝶是天使派来的,它想看看我们是怎样上课的。”有的说:“它被网追赶,到这里来倾诉的。”------
接着讲课文还是……?
【情景描述三】:
《五
“不喜欢!”显然这是大多数同学的想法,所以回答的声音比较大。其间也有回答“喜欢”的,但声音比较微弱。
我愣住了!怎么会这样呢?
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发展的,其变化速度有时快于部署计划的速度,我们的课堂上也常常会遇到这些意外。作为老师,此时此刻如果仍旧依照原方案办事,忽视教学环境和学生状况的改变,必然会使课堂失去鲜活的亮彩。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著名教授
在情景一中,我首先想到两种方案:一种是硬着头皮强行讲课;一种是让学生来决定如何上课。他们的表现真是让我又惊又喜。他们经讨论后慎重地告诉我:他们要自己上课!最终通常情况下都属于我的讲台前站着我的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讲,而我则在属于学生的位置上拿着课本听课。(我今天当了我的学生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出色。他们不仅读课文,分析课文,思考问题,还把安徒生的童话集也搬到了课堂上。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平时上课的拘谨和三缄其口都不见了,课堂上精彩迭出。而课后作业 也完成得相当不错。有的同学在日记里大大地感叹到:自己上课的感觉真好啊!
课后,我也进行了如下反思:学生不是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是我们为人师者思想禁锢,抱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不放,才使得他们失去了活力,乃至于学习的兴趣。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活泼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会使我们的课堂出现未曾预约的精彩!所幸我抓住了这次契机,给学生一次展现风采的机会,也给自己几多认识和感悟。
在情景二中,我趁热打铁:“为蝴蝶的造访我们著文记之,如何?”没想到一向怕写作文的学生很乐意地答应了。在阅读学生的临场作文时,我被学生神奇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纯真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在这堂课上,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放弃而已。学生情感的火花竟迸发得如此绚丽夺目!
在情景三中,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生:我不喜欢,因为他只是一味的消极避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他自己是舒服自在,那国家怎么办?
(有许多同学表示赞同)
生:我反对,他当时只一个官职卑微的县令,怎么斗得过那些权贵呢?怎么能力挽狂澜呢?
生:假如我们的父母也象陶渊明这样,那我们如何为社会做大的贡献呢?我们没有足够的条件啊!
生:但我欣赏他的这种精神,不慕名利,甘于贫贱而不愿向世俗低头。现在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太好了,就不好好读书学习,失去了精神追求,那不是更可怕吗?
生:如果人人都这样消极避世,躲进深山老林,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的牺牲岂不是没有价值了吗?
生:不喜欢,他写文章只是“自娱”、“以乐其志”,他应该批判朝廷的腐败。
生:他应该象鲁迅一样,把笔当作战斗的武器。
(在座的学生为其喝彩。)
生:我喜欢他闲适自得的心境,但又觉得他应该关注国家的命运。
……
虽然学生更多的是说不喜欢的理由,但他们没有落入我的“圈套”,按照标准答案来回答,而是各抒己见,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回答得异彩纷呈。课堂也因此波澜迭起,抑扬有致。学生激烈的争论打破了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也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既加深理解和体验,又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应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及时作出适应形势变化的调整,形成新的行动方案。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枝末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丰富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的探索往往是课堂中的智慧之源,为师者多么需要敏锐地捕捉这类具有生命力的意外啊!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有创造性的组织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有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保护自尊心的爱心体现,有对敢于提问精神的培养,我们的课堂能不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精彩吗?
-
【初中课外文言文字词翻译大全】初中文言文翻译解说及课外文段阅读练习详细阅读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任务。通过翻译,可以更加深刻地弄懂文言文,也能锻炼自己驾驭现代汉语的能力。 文言文今译有一些要求。 1、 要求准确地表达原意 文言文的原意是什么,我们翻译的时候就应该表达成什么,不能走样,尤其是不能按照今天理解去翻译。如: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法律承载道德理念]承载一种理念的题型--中考语文背诵默写题简析详细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的题型。 纵观近三年的语文中考题,背诵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直接型默写题 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
-
[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谈谈如何确定语文的教学目标详细阅读
作者: 任晓东 最近几年,我在听课时发现课堂教学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这就是在导入 新课之后,教师随即以不同的方式展示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并围绕教学目标 展开教学过程 。这种模式正在语文教学领域中迅速推广,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它改变了原先的那种漫无目的的、随心所欲的、收效甚微的教学状况。那...
- 详细阅读
-
2006上海语文中考答案|上海2006年中考語文命題趨勢展望與策略详细阅读
“一水声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2005年中考转眼已近在眼前,探究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备战中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对此试着做了一些探析,供广大师生参考。 随着我市二期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方案的出台,文言文的阅读也有了新的要求:“强化文言文的学习,为促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
-
语文究竟怎么学|语文究竟该学些啥?详细阅读
近来,有关中小学语文课本的新闻热闹非凡: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体育明星刘翔“跨”进上海市小学语文课本;而《狼牙山五壮士》也在网上热传已从上海市的新语文教材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中删除。这一连串的改变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一时间,“语文课本究竟应...
-
[网络上的流行用语]本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详细阅读
网络评选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结果本周揭晓,“偶稀饭”、“弓虽”等语汇入选“十大”之列。这次网络流行用语评选是猫扑网和天涯在线在网上联合举办的,据主办方介绍,在几天里有数千网友参与了评选活动。最后得出本年度10个最流行用语分别是:“做人要厚道” (电影《手机》里的台词)“沙发” (指论坛上第一个...
-
学生上网的好处_学生上网:亦喜亦忧的话题详细阅读
张女士近来忧心忡忡,因为她发现15岁的女儿几乎每天晚上都在电脑上写日记,并给日记加了密码。无法得到密码的她忐忑不安。张女士坦言,她曾多次偷看女儿的日记。女儿的日记开始是记在一个普通的本子上,后来换成了带锁的日记本,虽然带了锁,但是张女士说她有一把能打开日记本的钥匙。可是如今面对女儿在电脑上加了密码的...
-
2021中考语文命题趋势|上海2006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一)详细阅读
作者:久隆模范中学高级教师 朱寄望 “一水声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2005年中考转眼已近在眼前,探究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备战中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对此试着做了一些探析,供广大师生参考。 随着我市二期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方案的出台,文言文的阅读也有了新的要求:“强化...
-
[魏书生教学生写日记]魏书生管理日记-知人 育人详细阅读
●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耍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 ●彼地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此地的学生;昔日的措施原封不动地搬来教今日的学生,也有可能碰壁。 ●育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