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课遭遇意外|让遭遇“意外”的课堂也精彩

杂文收录 2025-08-2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假如你是一位正在上课的老师,遇到下述的情景,你能忽视它,依然如故地上课吗?

【情景描述一】:

那天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我曾遭遇这样的情景:

当我兴冲冲地捧着教案和课本来到教室,准备上精心备好的课文《丑小鸭》时,学生反常地垂着头,叹着气,表情无奈得有点夸张。一经询问,才知道他们认为文章从小就读起,何况小学时还学过,没什么可读性,因此失去了学习此文的兴趣。此时,我该怎么办?

【情景描述二】:

正是春天,空气里流淌着花的清香。我正绘声绘色地讲着课文,忽然从窗外闯进一位不速之客——蝴蝶。它把所有学生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蝴蝶在教室里翩然起舞,丝毫未意识到不该来打扰这些在求知的孩子。我已经无法继续讲课了,学生们也终于忍不住跳了起来,大胆地去追赶蝴蝶了。许多学生说:“小心啊,别把蝴蝶吓坏了。让它从窗户飞出去吧。”大家一边追赶着蝴蝶,一边快乐地笑着,教室里热闹非凡。当蝴蝶被大家耐心地请出教室后,他们意犹未尽,纷纷议论着,猜测着。有的说:“那只蝴蝶是天使派来的,它想看看我们是怎样上课的。”有的说:“它被网追赶,到这里来倾诉的。”------

接着讲课文还是……?

【情景描述三】:

《五先生传》一课快上完时,我见学生听得正认真,便脱口问道:“你喜欢陶渊明这样的人吗?”

“不喜欢!”显然这是大多数同学的想法,所以回答的声音比较大。其间也有回答“喜欢”的,但声音比较微弱。

我愣住了!怎么会这样呢?

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发展的,其变化速度有时快于部署计划的速度,我们的课堂上也常常会遇到这些意外。作为老师,此时此刻如果仍旧依照原方案办事,忽视教学环境和学生状况的改变,必然会使课堂失去鲜活的亮彩。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师生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著名教授叶澜先生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在教师的心中,应削弱教案的权威性,提升它的随机性。教师要及时抓住课堂的这些意外,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头脑风暴的新亮点,还课堂以精彩。

在情景一中,我首先想到两种方案:一种是硬着头皮强行讲课;一种是让学生来决定如何上课。他们的表现真是让我又惊又喜。他们经讨论后慎重地告诉我:他们要自己上课!最终通常情况下都属于我的讲台前站着我的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讲,而我则在属于学生的位置上拿着课本听课。(我今天当了我的学生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出色。他们不仅读课文,分析课文,思考问题,还把安徒生的童话集也搬到了课堂上。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平时上课的拘谨和三缄其口都不见了,课堂上精彩迭出。而课后作业 也完成得相当不错。有的同学在日记里大大地感叹到:自己上课的感觉真好啊!

课后,我也进行了如下反思:学生不是不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是我们为人师者思想禁锢,抱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不放,才使得他们失去了活力,乃至于学习的兴趣。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活泼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会使我们的课堂出现未曾预约的精彩!所幸我抓住了这次契机,给学生一次展现风采的机会,也给自己几多认识和感悟。

在情景二中,我趁热打铁:“为蝴蝶的造访我们著文记之,如何?”没想到一向怕写作文的学生很乐意地答应了。在阅读学生的临场作文时,我被学生神奇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纯真的感情深深地打动了!在这堂课上,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放弃而已。学生情感的火花竟迸发得如此绚丽夺目!

在情景三中,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生:我不喜欢,因为他只是一味的消极避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他自己是舒服自在,那国家怎么办?

(有许多同学表示赞同)

生:我反对,他当时只一个官职卑微的县令,怎么斗得过那些权贵呢?怎么能力挽狂澜呢?

生:假如我们的父母也象陶渊明这样,那我们如何为社会做大的贡献呢?我们没有足够的条件啊!

生:但我欣赏他的这种精神,不慕名利,甘于贫贱而不愿向世俗低头。现在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太好了,就不好好读书学习,失去了精神追求,那不是更可怕吗?

生:如果人人都这样消极避世,躲进深山老林,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的牺牲岂不是没有价值了吗?

生:不喜欢,他写文章只是“自娱”、“以乐其志”,他应该批判朝廷的腐败。

生:他应该象鲁迅一样,把笔当作战斗的武器。

(在座的学生为其喝彩。)

生:我喜欢他闲适自得的心境,但又觉得他应该关注国家的命运。

……

虽然学生更多的是说不喜欢的理由,但他们没有落入我的“圈套”,按照标准答案来回答,而是各抒己见,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回答得异彩纷呈。课堂也因此波澜迭起,抑扬有致。学生激烈的争论打破了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也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既加深理解和体验,又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应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及时作出适应形势变化的调整,形成新的行动方案。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枝末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学生富有个性化的丰富的生活体验、奇思妙想和大胆的探索往往是课堂中的智慧之源,为师者多么需要敏锐地捕捉这类具有生命力的意外啊!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有创造性的组织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有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保护自尊心的爱心体现,有对敢于提问精神的培养,我们的课堂能不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精彩吗?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042.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