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你是怎样理解的_“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山东省昌邑市第一实验小学 李美荣 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教师应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何才能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呢?我觉得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针对具体的语文教材,我们在深入挖掘课内资源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拓展利用各种校外资源,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新教材发下来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总体上初步感知教材,如教材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景等,以便有目的的开发课程资源。比如师生外出旅游,可有目的地选择景点;阅读课外读物时有重点地选择要读的篇目;进行社会调查时,会关注有关人物及事件;观看或收听新闻节目时也会留意与教材有关的内容……从而有助于课外资源的搜集、加工和积累。
在教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南京长江大桥》一文前,我与学生是这样做的:第一,搜集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有关资料;第二,搜集现代化桥梁的相关资料;第三,弄清我国目前建桥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有条件的同学利用假期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亲身感受了大桥的伟岸,并拍下了许多照片。而有的同学则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搜集了关于南京长江二桥的有关文字介绍及图片资料。不仅如此,同学们还搜集了古往今来许多世界名桥的图片。如此丰富多彩的资料,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要以教材为载体加强各科联系。把教材当作载体使教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还以教《南京长江大桥》一文为例,首先,师生通过对数字的具体分析,使课文内容的理解简单化。如9个巨大的桥墩、正桥连接22孔引桥、大桥分上下两层、两座工农兵塑像左右挺立、两个高大的桥头堡等等,通过数字使学生感受到大桥的雄伟;其次,从公路桥与铁路桥的合理布局、混凝土桥墩与钢铁桥身的材料安排上,感受大桥建造的科学性。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当时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由于建国不久,经济基础非常薄弱,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长江江面很宽,风浪很大,千百年来河底沉积了大量泥沙,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又加之中苏关系紧张,建桥过程中,他们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等。但是,中国人民没有退缩,靠着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超凡的聪明才智,硬是靠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把大桥给建了起来,这样不但教活了知识,更激发了爱国热情。
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创造与开发。除了搜集加工课程资源,密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之外,如果能使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与想像,就会更好地激发其创造潜能,更有利于教材的创造与开发。学完《南京长江大桥》一文后,我们分三个层次展开联想:第一、根据课文内容想到了什么?第二、通过交流所搜集的课外资料有何感受?第三、看了关于对南京长江二桥设计者的采访录像后又有何想法?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探讨,学生们不只想到了长江大桥的壮观,想到了大桥建成的意义,也不只想到了中国近年来科技的进步,想到了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变化,更意识到了我们这个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27日第4版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