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董建华的自强不息精神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自古雄才多磨难”。
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虽然出身世家,但他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迈入成功之路。
童年之梦
董建华1937年出生在上海,1948年迁居香港。父亲董浩云对子女教育十分严格,为了从小培养和独立生活能力,便把还只有10岁的董建华送进了寄宿学校,叮嘱他要好好念书,将来能多做对社会有用和有意义的事情;还要他牢牢记住自己是中国人,要以中国人为荣。当时董建华一句广东话也不会说,同学们又听不懂他的上海话,常常要取笑他。在学校背诵书本也用广东话,困难就更大了。但是董建华人小志高,并没有被困难吓倒,通过主动与同学交谈,一字一句用心学习广东话,只用几个月时间,就很快消除了语言障碍。1954年,17岁的董建华在香港完成了中三学业,父亲又送他去英国读书,并规定进大学后才可回香港。当时董建华只会说 “Yes”、“No”以及“How are you”这样几句英语,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董建华知难而进,硬着头皮与英国同学多接触、多沟通,在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努力,便能完全适应新的环境了;三年后进入大学的目标,也如期实现了。董建华在英国读书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人民生活比较艰苦,父亲寄给他的钱又严格限制在仅够学费及生活支出范围之内,所以到了暑期,他还得去打工,如到餐厅服务、去煤气公司铲煤等,这也使他从多方面接受现实生活的磨练。董建华在回忆学生时代这段经历时说:“不会说广东话要进寄宿学校,不大会说英语要去英国升学,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锻炼。我喜欢为自己定下一个长远的目标。定下了目标,我便会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从小就培养出这样的个性。达到一个好的目标,是人生的乐趣。”
报效祖国
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1949年在香港组建金山轮船公司,逐步发展成拥有多家公司的董氏航运集团;1973年又组成了“东方海外货柜航业集团”,大力发展集装箱航运,共有各类船舶110艘,总吨位达1300万吨,成为世界七大船王之一。1982年董浩云逝世后,董氏航运集团由其长子董建华继承掌管,在此期间,正值世界航运业衰退,至1985年,东方海外货柜航业集团的外债高达62亿美元,面临破产清盘厄运,5000多名员工也面临失业威胁。为了不使母亲在香港经受这么大的风波,当年8月,董建华下决心把母亲送到美国与妹妹一起居住。他的妹妹和女儿正在美国读大学,对还能不能替她们支付下一个学期的学费都心中无底。
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董建华当时的信念是:千万不要放弃,要自强不息,对自己有信心。不能因为大气候不好而怨天尤人。他对自己定下了奋斗的目标,抱着诚恳和笃实的态度,百折不挠、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同时他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孤军作战、要与朋友和同事团结一起,共同去克服困难,实现奋斗目标。在这最艰难的时刻,很多朋友也都认同他的目标,纷纷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董建华逆境自强,充分施展经商才华,一方面积极招揽货运业务,争取收入;一方面主动与供应商商量延期付款、与银行商讨债务处理等问题,沉着应战,处变不惊,迎着困难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走去。最后,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终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将陷入困境的事业挽救过来,使东方航运重新成为世界货柜运输业的强者。
1999年1月3日,他应邀出席新城电台“逆境自强”节目,细说他在人生不同阶段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畅谈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项挑战的人生经验,勉励港人在新的一年要自强不息,树立信心,掌握命运。他说:“现在香港经济比较低迷,很多市民对前途产生茫茫之感,还有很多人失业,我对此十分关心。以我的经验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强不息,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信心。不要怨天尤人,应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香港面临比较困难的时期,但是我们的基础良好,一方面国内的经济发展得很好,第二方面香港人具有刻苦耐劳的特性,懂得应变,机灵乖巧,反应又快捷。雨过之后,便会天晴。再加上我们拥有非常雄厚的财政储备,理财方式一直非常良好,银行的架构又非常稳健。经过调整后,我们是会复原过来的。今天的困难也给予我们机遇和挑战,只要努力,将来定会成功。逆境不再,强者永在。”董建华还说:“特区成立18个月来,成功落实了‘一国两制’,香港650万市民都应当感到自豪。”
自强不息的坚强女孩
湖南妹子刘璇,5岁走进体操房,8岁进省队,13岁入选国家队。 在16年的体操生涯中她至少有两大突破:一是在进入成人年龄段后,搞体操被一般人认为是不可能再出好成绩,面临着退役的窘境中,她不认命不信邪,在困难中奋起,与自我挑战,终于枯木逢春,曙光再现,荣登世界体坛巅峰,二是她是训练局运动员文化学校建校四十年来,第一个坚持读完中专,并荣获毕业文凭的女运动员,是的,刘璇不但在体操专业上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尖子运动员,在文化学业上也是一个顶呱呱的好学生。
在女子体操的四个单项中,璇璇历来平衡木最强,高低杠也可以,就是跳马和自由操比较弱。经过亚运会的集训和比赛,使她的体操技能得到了全面的加强,成为一位全能强手。璇璇自进入国家队,就被公认为是队里最乖巧、最听话的好女孩。但她却变为听话和乖巧并不等于就是一个好运动员,"那时候年龄小,不懂事,也不知道用脑子,只知道教练叫怎么练就怎么练。而要成为一个好的运动员,必须把心志由"要我练"改变"我要练",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自己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打算和训练重点,要动脑子从训练中找到自己的感觉,会自己纠正动作中的毛病。"
至于说到自强,在体操队姐妹中,没有一个不佩服璇姐的吃苦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的。十八九的老运动员要取得女子项目的突破,谈何容易?节食控体重的煎熬且不说,为了增加体能她一次又一次地扛起加男孩们也望而生畏的杠铃,为了练臂力,刘璇常常要单臂长时间地把自己挂在高低杠上,直到支持不住掉下来为止。为了提高动作的高难度,常要引进一些男子体操的惊险动作,训练中从器械上摔下来是家常便饭。至于说到苦不苦累不累,只要看看她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和脚腕手臂上时常缠着的绷带,你就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其实,苦累对从事体操训练的女孩来说早已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考验,使她们稚嫩的心灵最感到难以承受的则是每临大赛的巨大压力。刘璇是女队的“老大姐”,又是队长,技术也是最拔尖的,领军压阵的任务自然要落在她的肩上。尤其是在团体项目上,队长每一个动作的成功与否,往往对全队的取胜具有决定的意义,必须带头拼搏把动作做好。同时,她还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小伙伴因发挥不佳而受伤的心灵,鼓舞大家团结奋斗。
无论压力有千斤重,夺金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刘璇总是面带微笑,奋勇拼搏,带领女队的小姐妹们一次次地顶住压力,出色地完成了比赛任务,使中国体操女队在近年来的亚运会、世锦赛和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始终高居三甲,令世人不得不为中国女队长的顽强拼搏精神和砥柱中流作用,高高地竖起大拇指。
自强不息的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一家的生活担子全由父亲开了一家小杂货店来维持。幼年的华 罗庚 常被人讥笑为“ 呆子”。上了中学后,由于贪玩,第一次数学考试 就不及格了。还好在老师的劝勉下,他下定决心,发奋努力,从此不但成绩名列前茅,数学成绩更是全班之冠。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到上海去读了一年书。第二年,他因为交不出五十元的伙食费而被逼退学。回家后,他到父亲的店里去帮忙,但他对数学的兴趣并不因为辍学而减低。在店里,他总是捧着向老师借来的数学书苦读,结果忘了接待顾客,气得父亲暴跳如雷,恨不得把他的书全扔了。
五年后,华罗庚开始写些数学论文寄到报章去,虽然很多稿件都被退了回来,但他并不灰心,还是继续写下去。一日,他的一篇论文终于被刊载在当时的著名杂志上。清华大学的数学主任对一位受教育不多,却能写出这样有水准的论文的青年感到惊讶又欣赏,就请他到大学担任数学系的助理员。大学丰富的数学藏书使华罗庚有机会获得精深的知识。他常常发表论文。二十六岁那年他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读书,回国后为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华罗庚曾说:“ 天才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累积”,可见一个 人 要成功,勤奋努力、自强不息是必要的。
自强不息 追求卓越
明年,河南大学将迎来九十华诞。一次次的校友聚会告诉我们,无论满头华发还是年轻少壮,谈起母校,他们都是那样的一往情深,那样的留恋。留恋的是河大那种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培育这种精神的环境。
林伯襄校长的功绩,李大钊先生在六号楼的演讲,一二·九运动时一批高举抗日旗帜的热血青年,北约轰作我驻南使馆时学生们愤怒的呐喊……在河南大学的历史上,这些都是不能忘却的。在这些记忆片段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使河大那种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世代相传并且能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的主要原因,是河大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暑假期间,我参加了孙培新书记带领的探寻河大抗战时期办学旧址的活动,对这方面有了新的感受。在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侵略者的炮火使昔日铁塔脚下宁静的校园再也放不下神圣的课桌,河大先后辗转于信阳、南阳、洛阳、西安、宝鸡等地,在“后有日军枪炮追逼、途有土匪抢劫、饥寒交迫、饱尝困厄”的困难日子里,河大没有忘记自己教育救国的使命,仍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招生、上课,在宝鸡还邀请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李约瑟博土作了“科学与民主”的演讲,维持了较高的学校声望和学术水平。同时,在逃难的途中,河大师生走到哪里,就把抗日的火种播撒在哪里,组织战时教育工作促进团,在镇平建议成立青年救国团,在潭头和荆紫关创办了一些中学、小学和幼稚园,进行了大量的抗日宣传工作。河南大学把自己的命运和挽救民族危亡的大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正义的事业总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人民群众也没有忘记河大师生,当我们抵达潭头时,当地的群众扯起了“热烈欢迎河大亲人常回家转转”的横幅。最使我们感动的是,在那里有一位老人,他见证了半个世纪前那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见证了河大人在强敌面前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几十年过去了,无论时空怎么变幻,他都坚持为当年被日本鬼子屠杀的河大师生扫墓,风风雨雨,从未间断。
当年河大人冲出校门,以纤弱之躯与旧势力斗争、与侵略者对抗的动力,是河大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现今河大人在文、理、工、经、管、法、哲、教育、历史、医学、军事等学科努力奋进、寻求科技教育兴国方案的动力,仍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成为河大的传统,成为河大的骄傲。
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说过:“在人们的心日中,大学始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标志。作为一座精神家园的象征,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不断探索、征服自然之路和不断挑战、超越人类自我的发展史。”如果说教育在工业化时代只是一种陪衬的话,那么教育如今则是知识经济的基础,面向对世纪的教育战略不仅要求教育去适应未来,更强调创造未来。伴随着全国高校改革的深入,河南大学的发展也揭开了新的篇章。占地近2000亩的新校区即将动工兴建,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河南大学一定会成为一所综合型、创新型、研究型的一流大学。河南大学的历史、现在和未来,都将使我们充满欣慰和自信,她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在这个百舸争流的时代里,祝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在河大永存。明年就是河大九十岁华诞了,我触景生情,作文纪念,文浅情深,欲言不尽。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